四川三农新闻网南充讯(通讯员 莫子君 周跃明 文/图)2月28日,笔者从四川省阆中市扶贫开发局了解到:2014年,阆中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42个,贫困人口2.2万户、6.4万人、贫困发生率10%。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阆中市认真贯彻中央、省、南充市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贫困户“一超六有”、贫困村“一低五有”、贫困县“一低三有”脱贫标准,统筹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脱贫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提升和社会治理,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江东百里百村脱贫奔康产业园
组建由书记和市长任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下设10个专项工作推进组,切实夯实脱贫攻坚领导力量。形成三会并行的政策协调机制,分层分级研究政策、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强化一线推进的责任机制,常委包片、县级领导包村,深入一线开展问题排查、责任落实、问题整改等工作。
严格落实“五个一”帮扶要求,推动274个单位结对帮扶贫困村和非贫困村,派出375名第一书记、11个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142名农技员和1.6万名帮扶干部,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全覆盖联系。
充分发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省政协办公厅等国农、省帮扶优势,引进资金3500余万元,引进企业5家,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社3家。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浙江省天台县累计给予阆中市1.05亿元的资金支持,实施了46个扶贫协作项目。
天宫镇乡村旅游
7年来,累计投入扶贫资金80余亿元,重点投向住房、水利、交通、产业等关键领域。
累计发放低保兜底资金1.7亿余元,发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7410万元,切实保障所有贫困户收入达标、吃穿不愁。全面完成1.1万人易地搬迁任务,对近5万户“四类重点对象”实施C、D级危房改造,全力保障贫困群众住有安居。累计报销医疗费用5亿元,保证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个人支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缓解了贫困家庭就医负担。贫困家庭6-15周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达100%,严格落实各项教育资助政策,共发放普惠性资助资金3.6亿元,保证贫困子女学有所教。
建成江东现代农业、江天休闲农业、江西传统农业、江北生态农业四大扶贫产业园,形成了总规模18万亩的“东柑、西椒、南果、北药”特色产业格局,带动近20万群众、3万余名贫困人口持续增收。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在122个贫困村分村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生产出的农产品经过包装,在古城城区、乡村旅游景区开设展销店进行销售。对20个不适宜当地建园的贫困村,以“飞地入园”的方式入股四大扶贫产业园。按照“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发展庭院经济1.1万户。
2014年以来,改造县、乡道路近300公里,建成通村硬化路2989公里,进一步破解了农村交通瓶颈。建成农村单(联)户井3478口、集中供水设施156处、千吨万人供水工程6处,管网延伸7060公里,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化供水格局。完成了339个村电网升级改造,保障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用电;建基站、铺光缆、接光纤,实现行政村4G网络全覆盖。
江天火龙果、凤梨、燕窝果产业园
对61所农村薄弱学校进行全面改造,配齐教学设施,优化师资队伍,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成达标卫生院49个、达标村级卫生室142个,切实改善基层就医条件;建成文化活动阵地156个、文化活动广场7.5万平方米,同步配齐健身器材、图书资料,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坚持改建结合,完成所有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规范设置320个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站,全面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突出短板。
2019年2月阆中市顺利通过了贫困县摘帽省级第三方评估,并于同年4月省政府正式批准该市退出贫困县序列。截止2019年底,全市已完成所有贫困人口、贫困村的脱贫退出任务。绝对贫困得到全面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