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玉芳 李雪梅)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做到确保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让他们住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位于大渡河峡谷地形之中的汉源县河南乡平等村,四面环山,由于地形狭窄、交通不便,平等村的村民世代以耕种为生,日子过得十分困苦。脱贫攻坚启动之时,平等村锁定建档立卡脱贫户为59户174人,大部分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传统村落由于贴近“原生态”,很多房屋是土坯瓦房,经过“5.12”汶川地震和“4.20”芦山地震两次强震的影响,很多房屋存在安全隐患。 2016年开始,雅安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对河南乡平等村实施定点帮扶。
雅安市汉源县河南乡平等村,一个位于古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古老村落。帮扶人员走进平等村,就被眼前错落的古民居所震撼,“充满了历史的气息,仿佛穿越到了百年前,马蹄声声萦绕在耳。”雅安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审计办主任岳斌惊叹道。
面对住房安全问题,河南乡党委书记阿衣海呷说道: “很多村民在老房子的地方住惯了,不愿意搬地方,想原址拆除重建”。而在面对平等村面临的难题,雅安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帮扶人员决心要保留这一段“古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于是与河南乡党政工作人员一道挨家挨户做工作。给他们讲历史、讲政策、讲后世子孙……
“平等村是我们世代生活的地方,老房子就是我们平等村人的根,我们不能让后世子孙没了记忆。”平等村村民郑山松说道。
最后,在帮扶人员的“软磨硬泡”下,住在土坯房的所有村民全部同意异地重建。
据悉,在实施异地重建的同时,河南乡统筹资金使用,对古民居进行了加固修缮。经过近五年的保护和修缮,平等村打造了一条完整的明清老街,成为了当地乡村旅游的打卡地之一。
如今,在青山掩映的平等村里,现代民居与古村落交相辉映,“古丝绸之路”穿越百年时空再现当年繁华景象。脱贫后的平等村,水泥路直通家门口,马匹、骡子换成了摩托车、小汽车,还形成了以种植业、养殖业、乡村旅游为主的产业体系,造血能力不断增强,正在向着乡村振兴的目标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