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排勇 杨玲 肖欣雨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正勇 文/图
“我们新桥村与白水村结对共建。通过党建引领,两年来,白水村与新桥村加强合作提升,相互学习借鉴。今年,又通过新桥村与白水村出资共建‘飞地’4S 店集体经济服务项目。目前,整个建设正在有序进行,预计12月底全面投入运营。”10月17日,在汶川县威州镇新桥村,占地10亩的白水村与新桥村集体经济建设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新桥村党总支书记冯从军介绍,该项目的施工建设是通过党建引领,创新推出两村“飞地”抱团发展模式,共同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尝试。
白水村与新桥村的集体经济建设项目正抓紧推进。
2021年,按照威州镇统一部署,新桥村党总支与白水村党支部建立党建结对共建关系,两年来,双方共同推行“政治理论联学、活动阵地联用、党员队伍联带、组织生活联过”的工作法,凝聚党建资源力量。今年,为帮助白水村发展集体经济,破解该村集体经济空壳问题,白水村通过争取项目资金360余万元,新桥村通过出让土地、投入资金460余万元共同建设汽车4S综合服务站,共同推动两村集体经济发展,积极探索“党建+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
“我们白水村地处高半山,交通不便。通过和新桥村结对共建、党建引领的方式,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争取资金363万元,在新桥村共同建设厂房,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村民增收。”白水村党支部书记石定平介绍,通过结对共建,村集体也将破解集体经济空壳难题,实现集体经济发展“零的突破”。
据悉,该集体经济建设项目总投资700余万元,占地面积达10亩,其中建设面积1500余平方米。该项目一期工程主要为汽车4S店综合服务场地建设,后期将配套建设新能源汽车服务配套设施,预计主体工程将在11月底全面完工。
近年来,汶川县在实施两项改革中,将原雁门乡所有村并入威州镇,一些村发展不平衡,交通条件差,可利用资源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甚至为零。为破解难题、扭转局面,该镇通过党建引领、支部结对共建的模式,将发展较好的村与相对落后村结成帮扶对子,推出“飞地”抱团发展模式,共同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