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正勇
深秋季节,九寨沟县脆红李喜获丰收,该县李子园区的4000余亩、600余万斤李子,通过冷链车队远销厦门、北京、深圳、广州等地商超,实现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
施好秋肥育出优质水果
在李子产业园内,施肥技术员杜夕波介绍,秋肥也叫“月子肥”,要以树冠大小来确定开挖施秋肥沟渠距离和用肥量。秋季施农家肥有三大好处,一是能够迅速恢复树势;二是继续促进花芽分化,对果树翌年的萌芽、开花、坐果、高产、优质都有独到的好处;三是营养贮藏充分、健壮的果树抗病、抗寒、抗旱能力强,有利于安全过冬。
这里的小李子深受省外各地市场的青睐,杜夕波表示,园区内的李子含糖度能达到20,而其他果农的含糖度只有16左右,秘诀就是农家肥+微量元素+田间管理。施农家肥是为了强树势和保花保果保高产;另外一种高浓缩、全水溶、全营养的绿色有机农产品肥料,能迅速满足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和补充12种植物必需元素,能增加果品甜度,改善着色,提高坐果率,纠正小果,畸形果,使果实增大、均匀,有效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合作社+公司搭建直销平台
随着园区的发展,李子园区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以李子为主导产业,已建种养酿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据悉,早在2017年,李子园区进入丰果期后,由于品种单一,未建立好的销售平台,靠周边小批发商销售,让李子园遭受巨大损失。2020年,在九寨沟县农科部门帮助下,院士站落户李子园区,农科专家解决了李子品质、产量和采摘期等问题。在东西部扶贫协作政策支持下,九寨沟县委、县政府先后与浙江省嘉兴市总工会等单位协调,为九寨沟李打通了浙江、厦门等市场路径。
2022年,园区为了延伸产业链条,在李子园养猪300余头,筛选出的残次果一部分用于猪饲料、一部分用于酿酒,而猪的粪便又是上好的农家肥,将单一的种植拓展为种养酿多产业,开启种养循环链条。今年销售李子600余万斤,仅李子就实现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年底还有300余头跑山猪、2万斤李子酒和九寨蜂蜜上市,园区走出了一条“一支多产”致富路,有效帮助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