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牟丽檠 特约通讯员 马发海
时下,万源市河口镇的1500亩青花椒进入采摘期,漫山遍野的花椒树郁郁葱葱,枝上颗颗新鲜饱满的青花椒绿如玛瑙,微风吹过,椒香扑鼻,在山间丛林奏响了一曲曲丰收“椒”响乐。
在三官场村青花椒种植基地里,该基地负责人朱登坤正和工人们手持电剪,熟练地收割青花椒。经过打捆、挑运、烘干、冷藏、订购出售等系列流程,青花椒被端上消费者的餐桌。
朱登坤透露,他种植的是“九月青”品种,生产出的青花椒鲜、香、麻特色明显,刚上市的湿花椒能卖10元一斤,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一斤干花椒壳工厂收购价在30元以上。
朱登坤是土生土长的三官场村人,2017年回乡创业发展青花椒,并将此前在成都、重庆等地考察学习到的先进种植技术及经验带回乡,无偿传授给当地群众。如今,在河口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几个帮扶单位的共同帮扶下,昔日1300多亩的荒地荒坡经集中整治“披上绿装”,一跃发展成为万源最大的青花椒种植基地。
今年60岁的杨从元与老伴儿是基地里的老员工,他们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就到基地来务工,“现在一起来这里务工的有四五十人,村里还会安排专车接送我们上下班。一个采摘季50多天,加上流转2亩土地的收入,一年到头挣上1万块钱完全不成问题。”杨从元乐呵呵地说。
群众要致富,产业是基础。今年,为主动适应市场行情变化,推动花椒产业提质增效降本,该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组团到各花椒基地学习新种植技术,投入2000株青花椒苗参与产业入股分红。同时,加大了化肥、农药等农资保障力度,提供“保姆式”招工服务,开展帮扶单位农产品消费帮扶行动,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另外,还向上争取产业帮扶资金,用于生产便道开挖新建、山坪塘及灌溉沟渠维修整治、购置冻库存储保鲜,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生产、运输等发展难题,带动村集体和群众收入“双增长”。
“预计今年湿青花椒产量在10万斤左右,可带动本村860余户村民及周边群众户均年增收9600元以上,村集体增收2万余元。”三官场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李洲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抢抓托底性帮扶万源战略机遇,做深做细三官场村的烟叶、茶叶、花椒叶三片“金叶子”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