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 旺苍县开启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新篇章
来源:四川经济网 时间:2025-03-03

(记者 侯东)“以前我们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土壤酸性化或者碱性化,使土壤越来越板结坚硬,自从用绿色种养循环的粪肥后,改善了土壤结构,使土壤变得松软了!肥力持久后劲儿足,大家种的庄稼产量比用化肥更高。”近日,在旺苍县龙凤粮油园区里,村民侯长润一边施农家肥一边说。

2021年,四川正式启动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旺苍成为全省24个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之一。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旺苍县坚持以推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为重点,以培育粪污收集、处理、配送、还田服务组织为抓手,积极构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构建起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就近消纳、综合利用的绿色种养循环发展新机制,全面提升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水平,让“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

据介绍,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实施过程中,旺苍县结合项目实施地实际情况,创新推行了粪肥还田模式,解决了畜禽粪污易污染、社会化服务组织少、土壤酸化板结等农业绿色发展问题。依托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旺苍还构建“养殖户+第三方服务机构+种植基地”转运还田模式,由第三方服务主体连接种养殖端;“养殖户+种植户”堆沤还田模式,形成种养内部循环或小循环;“养殖户+有机肥企业+种植基地”商品有机肥还田模式,由乡镇组织遴选服务主体签订服务合同,并与种植大户进行对接,及时转运、堆沤、施用有机肥,积极推进农村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品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改善生态环境,集成推广了一批技术模式,为后续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探索了经验,激发更多养殖户参与粪污资源化利用的积极性,开启了旺苍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的实施,既解决养殖场畜禽污染,又提高土壤肥力,解决了畜禽养殖粪便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养殖场粪污治理成本,减少了农民化肥施用量,有效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旺苍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杜永红介绍道,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到2024年底,全县共打造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面积5.3万亩,带动县域内粪污基本还田,确保项目实施后旺苍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推动化肥减量化,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绿色发展,收到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以前养殖产生的大量粪污无处堆放、无法利用,没地方堆放,影响了农村人居环境,周边的邻居都有意见。”旺苍县木门镇龙山村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石义良说起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赞不绝口。自2021年起参与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合作社对接5家中大型养殖场,对接307户种植农户,服务面积3000余亩。专合社对养殖场产生的沼液收集转运,通过管道输送到田间,均匀喷洒至茶园,还田过程均利用智能化手段进行控制和管理,解决了让人头疼的大问题。通过粪肥还田,茶园亩均减少化肥施用量30%以上,茶叶产量增加5%-10%,增加了土壤肥力,避免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茶叶的品质,可谓一举多得。

“接下来,旺苍将结合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加快推动高效种养业转型发展。”旺苍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斌表示,该县将继续以推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为重点,坚持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的循环发展理念,以培育粪污收集、处理、配送、还田服务组织为抓手,通过建机制、创模式、拓市场、畅循环,构建养殖场户、服务组织和种植户紧密衔接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推进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化肥减量增效、测土配方施肥等工作开展,全面提升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水平和土壤地力水平,实现生态循环和绿色发展。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