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王建容)春耕备种虽已进入尾声,为切实做好粮油水稻“三品”工程提升,全面完成上级任务,三台县忠孝乡仍然坚持紧抓不放的措施,对有关部门和村级组织定期跟踪,定期通报,末位约谈等方式扎实推进,现目前水稻推广取得较好成绩。为切实保障好水稻“三品”提升顺利进行,保障集中育秧成果显著,搞好收官工作。近日,忠孝乡乡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副乡长多次同台沃公司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到村实地查看核实集中育秧场选址、建设,和公司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对技术人员多次要求,务必要保障后期秧苗充足,质量有保证,切实提高群众农业生产收入。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4-13
  (记者 李传君)四川省三台县不仅是农业大县,也是人口大县。户籍人口136万余人,拥有劳动力75万余人,常年在外务工36万余人,成熟的产业工人12万余人,人力资源优势突出。  日前,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工作会议在三台县召开,三台工业园区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园区(示范)”称号。  三台县能获此殊荣,正如三台县委书记吴明禹所说:“我们走基于农业优势和人口红利的工业强县的发展道路,将群众就业需求与企业用工需求无缝对接,畅通群众从家门到厂门的就业通道,形成推动纺织鞋服产业与群众就近就业互促共进的相关经验。”  这一经验成功入选四川“省政府2022年下半年综合督查发现19项典型经验做法”,全省仅有3个县入选。如今,三台县纺织鞋服类企业共50余户,年产值60余亿元,正朝着2024年产值突破100亿元、2028年产值突破300亿元的奋斗目标加速前进。  养蚕制种与收购加工互促共进  目前,三台县有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家省属蚕种场和一家县属蚕种场,年养蚕发种4.3万张,蚕茧产量达150万公斤,带动农户1.2万户,为农创收1.2亿余元,每年帮助养蚕农户户均增收5200元。  县属双石蚕种场位于三台县石安镇德胜村,已有30多年历史。场长景代举介绍,该场年产蚕种2万余张,40%供给本县,由三台县银泰丝绸有限公司订单收购,再发给农户,年产茧36万公斤,可带动农户年创收1800余万元,仅石安镇就达560余万元。  因德胜村为制种基地,100余养蚕户均由双石蚕种场带动。“每年从省属三台县蚕种场引进原种400张左右,5月开始小蚕共育,养到三龄分给农户养,6月初开始收购种茧,大约可收购6000公斤,7月份开始制种,制成的一代杂交蚕种按订单出售。”景代举说。  仅制种这块,双石蚕种场年产值可达100余万元,破茧后的“血口茧”再利用,每年可生产蚕丝被500余床,产值增加50余万元。另外,每年桑茶又可增加50余万元产值。  作为省级龙头企业,三台县银泰丝绸有限公司下有1家缫丝厂和6家蚕业站,并在各乡镇设立36家鲜茧收购加工网点。为了互促共进,公司采取扶持专业能人和新型业主、共建特色产业村、“公司+基地+订单保护价”等方式,带动了乡村产业发展及农民就业增收。  为了打造标准化集约化蚕桑基地,该公司已连续10年以每亩每年240元的标准给予资金扶持,40余个特色产业村已成为公司稳固的原材料基地,发种量占全县34.9%,产茧量占到全县55.8%。通过桑园综合利用,带动农户养殖家畜6000余头、家禽2万余只。  养蚕已成为三台县一项理想的居家产业。德胜村村民景乔安老两口在家养蚕,一年养四季,每季养四至五张,一年售茧收入5万余元。“除了100余户为双石蚕种场提供种茧外,全村还有400余户养蚕,像景乔安这样的人家就有十七八户。”村党支部书记景成国说。  群众就业与企业用工无缝衔接  “去年市场不好,尤其供应链不完善,设备也没上齐,故而产值只有1亿元左右。今年形势大好,预计产值可达1.8亿元。”位于三台县黄家坝工业园的三台县宜乐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冕说。该公司2019年从重庆引进,总投资1.2亿元,年产布匹2000万米。  进入工厂,从整经、浆纱、穿筘到织布、整理、打包入库,整个流程均忙碌不停,170余名员工在各自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仅织布车间,就有192台织布机,25人一个班组负责生产。织布工人十八九个,一个人负责10台机器,员工90%为三台本地人。  “生产一线员工90%来自三台农村,一线员工工资每月在5000元至7000元之间,熟练工可达8000元以上,个别员工可拿到1万元以上。比如打包工,需要一定体力,劳动强度比较大,一般都在八九千元。”徐冕介绍。  “我以前长期在三台县棉纺厂工作,掌握了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技术,在现在的厂子每月能拿1万多元。”来自八洞镇的章有书说。章有书目前在县城买了房,夫妻俩一年收入十八九万元。  同样是2019年从福建晋江引进的三台县翰彬林鞋业有限公司,干脆把工厂建在乡镇,目前在西平镇、芦溪镇分别有一座工厂。位于西平镇的工厂现有工人520余人,去年产值2000万元,预计今年产值可突破3000万元。  “我们99%的工人属农村人口,主要来自西平、八洞等乡镇,西平的工人又占了九成左右。”三台县翰彬林鞋业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夏晓虎说。就工资而言,一线员工计件付酬,一般在3000元至7000元之间,个别的能拿到8000元以上。  住在西平场镇的张黎明以前在镇上开小吃店,每月仅能挣3000多元,现在在厂里上班,可以挣到四五千元。“早上8点来,下午5点回家,中午在厂里吃,下班回去还可以辅导孩子写作业。”张黎明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  产业转移使农业优势华丽转身  “我们的农业优势一直很突出,现在三台县经济总量稳居全省农产品主产区县首位,是全省两个连续4年蝉联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之一、3个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之一、5个入选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县之一。”吴明禹说。  农业大县如何向产业大县、发展大县跃升?那就得充分利用农业大县打下的扎实基础,向工业强县着实迈进。同时,在工业强县之路上,带动三农工作全面提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三台县逐步构建起以纺织鞋服等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吴明禹说。  近年来,三台县立足资源优势,聚焦打造百亿级纺织鞋服产业集群,有针对性地建链、补链、强链、延链,有力促进了纺织鞋服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聚焦福建、广东等地区,秉承有什么招什么、缺什么招什么、什么弱招什么,仅去年就开展‘链’式招商50余次,累计招引项目27个、总投资284.5亿元。我们还出台了推动纺织鞋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10条措施,为企业发展多方面全方位保驾护航。”吴明禹说。  目前,三台县已形成纺纱、织布、染整、制衣、制鞋、家纺等较为完整的纺织鞋服产业链。年产运动鞋2100万双、服装750万件(套)、纺纱3500吨、织布5600万米、印染2亿米。这些企业已成为上万名三台县农村人口就近就业的主阵地,年人均增收超万元。  “我们力争将园区打造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示范园区、中国西部职业装制造中心、中国西部运动鞋服生产基地,让三台县成为全国纺织鞋服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确保产值明年突破100亿元大关,全面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再解决几千名农村人口就业。”吴明禹表示。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04-13
看到水却用不上  ●山下平坝地区,来自武引工程的涪江水源源不断,开春后麦田“喝水不愁”。山上,在仅有的蓄水池耗干后,麦苗长得“面黄肌瘦”  ●在丘陵山区,大灌区内的“小盲区”并不少见。对这些“小盲区”来说,修渠引水等传统水利工程,已无法破解用水难的问题提灌站派上用场  ●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泛采用的提灌模式,是消除大灌区内“小盲区”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干坝王村五组的提灌站,可以覆盖全村半山腰近100亩土地。4月初以来,五组的提灌站昼夜不停为山上输水  (记者 燕巧)4月11日,绵阳三台县永明镇干坝王村,午后气温超过30摄氏度。  与记者同行的永明镇副镇长王晓丰说:“土都快干成石子了!”  天晴像刀,下雨像胶。干坝王村是三台县远近闻名的干旱村,因降雨少,地势高,土壤干,故名干坝王村。这样的村,怎么抗旱?干坝王村五组新建的小型提灌站。 记者 燕巧 摄难题:落差上百米,“水在山下流,人在山上愁”  从高处俯瞰,春旱在干坝王村土地上留下了泾渭分明的景象。  山下,麦田一片翠绿,麦苗高度已超过成人膝盖;山腰,略显枯黄,田埂边的麦苗高度勉强盖过记者的小腿肚。干坝王村党委书记常永刚介绍,在干坝王村8个村民小组的5000余亩土地中,有一半属于后者。  在本世纪初被纳入武引灌区的干坝王村,本不该缺水。被称为“第二个都江堰”的武引工程,坐落在涪江之上,每年农业灌溉供水数亿立方米。换言之,武引灌区并不缺水。  那么,干坝王村部分耕地为何会缺水?武引工程的水渠,为何不能直接向当地受旱的土地灌溉?  地形,是干坝王村部分耕地成为灌溉盲区的主要因素。坐落在丘区的干坝王村,农田从山脚一直延伸到村子上方,海拔落差足有上百米。山下平坝地区,来自武引工程的涪江水源源不断,开春后麦田“喝水不愁”,长势良好。山上,在仅有的蓄水池耗干后,麦苗长得“面黄肌瘦”。  因为供水的差别,多年来,干坝王村山上田块产出一直低于山下部分,山上许多土地里铺着滴灌水管,节水灌溉。“去年干旱,山上每亩地的粮食产量不到山下的一半。”干坝王村五组组长银西洪说。  “我们称之为‘水在山下流,人在山上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坦言,在丘陵山区,类似大灌区内的“小盲区”并不少见。对于这些“小盲区”来说,修渠引水等传统水利工程,已经没办法破解用水难的问题。想要给干坝王村高处耕地供水,只能另想办法。破解:5座小型提灌站完工,实现“引水上山”  眼下,干坝王村的小麦已进入成熟阶段,暂时不需要灌溉。但在春旱可能持续的背景下,山上的田块如何解决麦收后的耕地用水?  “按这个速度,半天就能把蓄水池蓄满。”站在山顶麦田旁一处蓄水池边,王晓丰指着一根正在输水的水管,长舒一口气。  这根水管是如何“引水上山”的?记者顺着山腰一口蓄水池外的水管行走,答案逐渐清晰。在水管尽头的武引灌区水渠旁,是嗡嗡作响的提灌站,抽水机让水渠里的水顺着水管“爬坡上山”。  负责提灌站管护的银西洪介绍,去年底,在三台县农业农村局的配合下,干坝王村开工修建5座小型提灌站。同时,根据山上的田块分布,配套修建了多个蓄水池。  “修提灌站不是很新的办法,但最有效。”三台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解释。  去年极端高温干旱天气之后,各级调查发现,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泛采用的提灌模式,是消除大灌区内“小盲区”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因为,在大灌区内,“小盲区”周边拥有稳定的取水点,而且所需要输配水的距离并不长、灌溉面积也不大,“往往就那么几百米、几百亩田,提灌站正好能派上用场。”三台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受地形等因素影响,三台县有四分之一的耕地需要提灌。  在这一背景下,干坝王村的新修提灌站计划很快实施。今年3月底前,5座小型提灌站全部完工。眼下,正好赶上了“出力”的时候。  “估计今年山上的田块不会那么干了。”银西洪介绍,干坝王村五组的提灌站,可以覆盖全村半山腰近100亩土地。4月初以来,五组的提灌站昼夜不停为山上输水,全力备战即将开始的大春播栽。记者手记亡羊补牢还需补结实  前往三台前,记者心里一直装着一个疑问:全省几万处提灌站,当下拿来应急后,提灌站的后续命运将会如何?  在干坝王村提灌站,记者找到了答案。本次整修前,在武引灌区持续扩面的背景下,这个1965年建设的提灌站已经被废弃多年。直到去年的夏旱,它的价值才被重新发现。经上报,这座提灌站被纳入三台县重点抗旱工程,预计其配套工程完全修复,需要至少3年时间。  还没等修复,干坝王村的干部群众就开始了新的谋划:如何管护好它?这些投资修建的提灌站如不能有效管护,等到下一次大规模抗旱,或许又要面对去年的局面。  大伙说,在经历了惨痛的教训后,这次的亡羊补牢,要“补”得更结实、更管用。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4-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 文/图  清漪江畔,高山雾大育好茶。4月10日,来自全国各地60余家旅行社代表及四方游客齐聚平武县豆叩羌族乡禅茶清谷景区。上山采茶、古法制茶、品评茶香……随着系列沉浸式体验进行,2023全国旅行社平武行暨“三首”活动之首届“绿茶文化节”拉开序幕。  泡一杯好茶,本次活动便在住羌乡民宿、采制绿茶、享地道美食、跳羌族沙朗中立体呈现“茶乡”魅力。羌族姑娘穿行茶园间采摘鲜叶。  “平武是全省30个茶叶生产重点县之一,属于茶产业‘两带两区’建设中的川东北优质富硒茶产业带片区,种植面积达13.5万亩。”平武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徐婷告诉记者,平武高森林覆盖率的良好生态下,环境无污染,种植过程中不施化肥不打药,造就了茶品质优异。此外,平武还拥有全国稀有的高山大窝茶叶基地,百年老茶树比比皆是。  优质茶还得配合古法制茶技艺。体验者将采来的嫩鲜叶倒入炒制锅中,在炒茶师傅的指导下,体验炒茶三部曲:杀青—揉捻—烘干,将亲手制作的手工茶叶带回家。  平武县级手工茶非遗传承人李正华一边现场制茶,一边向记者介绍,平武绿茶制作要经过杀头青、摊晾以及“三炒三揉”多个步骤。“手工制茶已经不多了,我们还是在坚持,就是希望这项技艺不要丢,源源不断为喜爱它的茶客送去好茶。”李正华说道。  在禅茶清谷“茶香广场”上,除了羌家干竹笋、椴木金耳、核桃花、羊肚菌、天麻、蜂蜜等平武县原生态农特产品,还有汤色清亮的平武绿茶供游客品喝。  当日,平武县还举行了“熊猫杯”美食荟首赛和“报恩情韵”首演活动,为来客端上丰盛的“文旅大餐”。据悉,此次“绿茶文化节”活动将持续至4月30日。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4-13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以高度政治自觉深化新思想主题教育,运用新时代十年来党的创新理论中不断获取精神养分、奋进力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巴山蜀水科学发展新篇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我们更大力量。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更要增强政治、思想、行动自觉,谋民利、惠民生。增进政治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结合调查研究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把学习运用落实到各级党政决策部署中来,以高质量发展新成效来检验活动新成果。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真正把“群众普遍反映的热难点”贯穿始终,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经济社会再发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在迈向新百年的关键时刻开展主题教育,十分及时而重要,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礼、一次系统的能力本领锤炼、一次严肃的纪律作风教育、一次迈进新征程的有力加油鼓劲。要把主题教育作为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检验。统一思想、意志、行动,强大战斗力,创造新辉煌。以党的创新理论科学发展巴山蜀水,须从思想深处固本培元,增强执行力,真心爱党、时刻忧党,坚定护党、合力兴党,始终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升改革发展能力水平。形成清爽同志关系、规矩上下关系、亲清政商关系,统筹实施,拼搏实干、埋头苦干,让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4-13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王锦秀 黄小华)为深入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三台新篇章,4月11日至12日,市县科协会同老科协有关农业农村、卫生健康方面的专家,结合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宣讲党的二十大、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助力乡村产业、组织、文化、人才、生态五大振兴。“众心向党、科技强国”,为贯彻落实国家《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及《四川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有关领导专家:市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宋万兴,市老科协副会长兼专家委员会主任、市农技协联合会理事长王通明,市老科协副会长兼副秘书长饶志清,市老科协专家委员会专家、高级农艺师李仕忠等同志与农村基层干群心连心,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科普增智、以学铸魂,联系实际、以学促干。按照县委、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的决定精神,市县有关专家立足提升基层干群科技素质、文化素养,让科技活动周更接地气。在现场,有关同志向当地赠送了科技书籍、科普口袋。其中有与三农服务密切相关的《气象历书》《普法宣传教育读本》《科技小常识》《科学种植》等内容,丰富了农村科技书屋和科技图书角,让农村干群学有读本、查有资料、干有依据。这期间,绵阳科普大篷车驶进芦溪场镇,涉农科技干部在现场开展技能咨询服务,为老百姓答疑解惑。通过围绕麦冬、生猪、大米、蔬菜系列主导产业及其种养技术的现实发展,着力对接村民自治、应急管理、公证办理、依法治理等工作内涵,宣讲政策法规,增强基层干群依法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包括运用科技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县疾控专家通过案例分享,以农村干部在追踪脱失和未治疗感染(病人)沟通技巧与防治知识为重点,生动讲解了艾滋防治的重要性,镇村工作职责、宣教引导等内容。市县领导专家现场向老百姓发放资料同步讲解了涉农科技小常识,气象灾害与水旱防御等重点,切实增强了三农科普服务能力。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4-13
早春三月,乍暖还寒。走进桂家湾,远山如黛,近水如烟。在青瓦白墙间,穿梭着一个忙碌的身影,他就是绵阳安州“能人”、桂家湾乡村印象农旅基地的创始人、政协绵阳市安州区第三届政协委员——桂小华。桂小华,生于1972年,毕业于绵阳高级职业中学工艺美术专业,后进修于四川美术学院,90年代开始在新疆从事室内设计工作,2000年创办了新疆川美设计有限公司,2013年成立股份制企业,先后带动了全镇近400人到新疆务工。心怀桑梓 鸿雁归巢建家乡按常理来说,年逾不惑,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他本可以开始享受生活。但是每年春节返乡的他发现儿时的家乡印象难寻,尤其是节后的乡村院落,格外冷清,乡里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现状,让他颇为感慨:“当年,我带着年轻人闯出去。如今条件好了,怎么才能把年轻人引回来?”为了让年轻人能留在家乡,让老人不再孤独,让孩子的成长不再缺失父母的关爱,桂小华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辛勤付出绘出家门口的“诗和远方”,让养育他的那一方人间烟火成为更多在外漂泊游子的心灵归宿。2018年,桂小华依托家乡秀丽的生态环境,利用三十多年积累的文旅资源,吸纳专业人才,建立核心团队,开始打造桂家湾乡村印象农旅基地,发展乡村综合休闲旅游。从最初的破土动工到如今基地投入运营,桂小华从规划布局、施工建设到人员招聘等方面都亲力亲为。在把梦想变为现实的创业路上,荆棘密布,充满挑战,幸好有来自社会各方的关心与支持,项目才得以顺利进行。安州区政协就是其中之一。在得知其项目建设的困难后,区政协多次实地走访调研,与其面对面交流,了解项目建设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将其用地规划、道路不畅、用电用气困难等难题进行梳理,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借助“有事来协商”平台召开部门协调会议,展开讨论寻求措施及时解决基地建设中的瓶颈问题。“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安州区政协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务实作风,新建的直通桂家湾的乡村振兴大道,使桂家湾乡村文旅基地的建设速度大大加快!我辈当努力,为尽快实现全体村民共同富裕和乡村发展而努力!”这是桂小华的心声。央视财经频道(CCTV-2)《生财有道》栏目通过播出“乡村振兴中国行——四川安州:经营有看点 产业助振兴”节目,用20分钟时长介绍了他的返乡创业项目。奋楫笃行 履职尽责献良策2021年,桂小华成功当选新一届安州区政协委员,这也是他首次成为一名政协委员。“成为一名政协委员,就意味着多了一份责任和义务。要当个有所作为的政协委员,绝不能挂个虚名!这是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也是我不懈的追求。”当胸前佩戴上政协委员胸牌的那一刻起,桂小华暗下决心在任期内,必将敢布腹心、直言敢谏,决不当政治“花瓶”。桂小华先后提出了《关于完善优秀农民工回引政策的建议》和《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等多条议案。立足于自己的创业经验,他更清楚返乡农民工在创业初期需要获得怎样的政策支持、获得相关部门提供怎样的基础设施保障;因此在他的提案中将它们清清楚楚地罗列出来,既有理有据、又具有可操作性。桂小华说:“乡村要振兴,关键还是要留得住人才;未来我将提出更多切实可行的提案,助力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黄小波是桂小华初中同学,一直在北京从事舞台机械等工作。在桂家湾农旅基地创立后,他毅然跟随桂小华返乡,在农旅基地任总经理兼自然教育总监,专门为中小学生开展野外生存、生物常识等辅导。同黄小波一样,自农旅基地成立后,累计吸纳了60名员工和80多名临时聘用本地村民在此务工;吸引了9名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能人在此任辅导员,从事陶艺、插花、美食制作等教学实践活动。为实现生态价值最大化,桂小华依托青松村丘区地貌环境优势,因地制宜布局打造基地设施设备,在保护原始自然资源的同时,加强基地环境打造,种植花草树木,铺设绿色植被,使基地水库面积达50亩,地貌森林覆盖率达60%,通过“生态+旅游”模式,带动村集体增收达10万/年,切实让生态资源转变为经济红利。初心不忘 情系乡亲办实事桂家湾乡村印象农旅基地经过五年多的建设,总投资逾1.2亿元,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小马驹乡村自然教育研学基地、花居共享康养小院和半山里民宿”三大板块初步建成,集自然教育、劳动实践、亲子研学、团建拓展、乡村文创、民宿、餐饮、康养、乡村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在他精心规划的这片土地上,一景一物既融入了生态理念,又融入了美学体验。在这里可以坐上乌篷船穿行于“安州小江南”的画卷中;又可以沉醉于松涛林间且听风吟;亦或是在露营基地仰望星空……丛林探秘、面包窑、陶艺工坊、插花室等团建项目更是一应俱全。如今的桂家湾乡村印象农旅基地,以绿色餐饮、绿色养殖、绿色种植、安全食品乡村旅游为主线,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成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无人问津的小山村变得生机勃勃。乡村环境更美了,当地百姓钱袋子更鼓了,村里也更加热闹了。眼看着自己一手打造的桂家湾一点点从梦想变成了规划,又逐渐成为了现实,桂小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是他依然没有停下追梦的脚步。他时刻牢记着自己政协委员的责任和使命,为更好参政议政,主动提出借助桂家湾乡村印象农旅基地近民亲民的特殊优势,将其打造成为政协工作开展的重要阵地,设立政协协商活动室,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结合,更好发挥协商作用。言出必行,行之必果。在政协领导鼎力支持和桂小华的推动下,桂家湾政协协商活动室充分发挥政协在新时代大统战工作格局中的独特作用,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民生福祉及群众普遍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了10余次专题协商议事活动。从桂家湾乡村印象农旅基地项目建设初期到现在运营阶段,开发劳务、厨师、服务员、保洁员、安保人员等多类型、多年龄段岗位,优先聘用当地贫困户及50-60岁年龄段的留守中老年人群,累计吸纳150余名村民就地就近就业,实现稳岗增收,拉动就业收入达680万元以上。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年来,桂小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为社会做奉献,尽显政协委员的担当作为,赢得了群众的好评,社会的认可。他提出的《关于完善优秀农民工回引政策的建议》提案获得优秀提案的荣誉。桂小华深知这份荣誉来之不易,也是他砥砺前行的力量。他说:“我将借助政协这个广阔的平台,更加开拓自己的视野,把桂家湾乡村印象农旅基地项目做大做强,更好地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供稿:安州区政协 丁飞飞 陈丹)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4-12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胡秀春)近日,三台县新德镇组织动物防疫工作队进村入户,坚持“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原则,采取集中注射和查漏补缺相结合的方式,对全镇动物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同时采取广播、会议、微信群、LED显示屏播放、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广泛宣传春季动物疫病防控相关知识,引导村民积极投入到动物防疫工作中。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4-11
(任露潇 记者 张宇)“观看热闹非凡的文艺表演、感受茶香氤氲的世外桃源、品尝平武地方特色美食、体验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在羌风茶韵中拥抱美好的春天……”4月10日,来秘境平武,逛熊猫家园——2023全国旅行社平武行体验活动暨首届“绿茶文化节”在清漪江畔的“贡茶之乡”禅茶清谷盛大开幕。平武绿茶文化节开幕式现场开幕式上,平武县推荐了特色旅游资源,进行了“秘境平武 · 最美乡音”颁奖仪式。同时,以茶为媒,搭乘“绵品出川”的快车,平武也向全国文旅市场发出邀请。在活动现场,来自全国各地六十余家旅行社代表齐聚平武豆叩,体验了一场以茶为主的饕餮盛宴,感受了浓浓的羌乡风情。记者了解到,此次绿茶文化节是“来秘境平武·逛熊猫家园”——全国旅行社平武行暨“三首”(即首届“绿茶文化节”、首演“报恩情韵”、首赛“熊猫杯”美食荟)活动之一。游客体验采茶“作为平武全域年度旅游文化节之一,不仅将推动清漪江流域乡镇的全域旅游发展,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与产业融合相结合的生动实践,将以一抹青春的活力,带动平武文旅走向更广阔天地。”平武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以绿茶文化民宿体验为载体,以旅行社来宾为纽带,以生态产品、民族文化为依托,旨在充分展示平武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熊猫家园”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为大家提供全方位、多亮点的休闲观光新体验和丰富多样原生态的农特产品。平武的山水条件得天独厚,清漪江流域的绿茶也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代表性的产物。《龙安府志》中曾提到,早在唐朝以前,平武境内的“翠岩山涧”已有“不种自生”的野生茶树。一千多年来,保留在平武县清漪江流域的“大窝茶”还有2万亩左右,而豆叩羌族乡也有“贡茶之乡”的别誉。游客体验手工制茶另悉,近年来,平武县立足生态文化资源禀赋,深入践行和探索“两山论”转化,以建设成渝地区生态产业强县为目标,奋力打造成渝地区新生态旅游目的地、大熊猫家园重要生态特色农产品供给县、大九寨新型生态旅游康养城。结合绵阳新一轮“三推”活动,平武也将依托白马、藏羌等旅游文化资源,深入实施“文旅发展五大行动”,围绕“熊猫家园”“白马风情”名片打造,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全力打造“云上平武·大熊猫新生态经济试验区”,致力于文旅、交旅、农旅、林旅等融合发展,走出一条资源聚集、产业融合的发展之路。(图片由中共平武县委宣传部提供)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4-11
2023年全国丘陵山区花生机械播种现场会在三台县召开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刘玉明 记者 罗敏 文/图  “正‘等米下锅’,这花生播种机刚好派上大用场!”清明后,恰是花生播种时节,盐亭县种植大户廖昌明正愁人工点播花生费时费力,急寻机械代替人力的播种方式。4月7日,绵阳市三台县西平镇召开 2023年全国丘陵山区花生机械播种现场会,廖昌明迫不及待赶往现场。2023年全国丘陵山区花生机械播种现场。人力效率低机械化播种来帮忙  花生作为重要油料作物之一,在四川普遍种植于丘陵地区,至2022年种植面积已达435万亩。然而,四川花生种植地区综合机械化率不到20%,远低于我国北方花生种植地区60%以上的水平,丘陵山区机械化推进迫在眉睫。  “靠人力播种,耕地、施肥、播种、喷药、覆膜,几个工序下来,一天一个人最多种两三亩地。”这几日,廖昌明组织村民已点播了70多亩花生,效率低,廖昌明很着急。  花生机械化播种究竟强在哪?眼见为实,现场6套花生播种机的高效作业让廖昌明开了眼界。  只见花生播种机开足马力,径直前行,所过之处,即一次性完成旋耕、起垄、施肥、播种、喷药、覆膜、上土诸多工序,作业一小时可完成约5亩地播种。“确实给力!”廖昌明田间点赞,还不忘走近仔细察看起垄情况、上土均匀度等。  但廖昌明也犯了难,现场演示的有花生精量播种机、花生起垄施肥覆膜播种机、花生开沟施肥覆膜播种机等等,到底如何选?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张小军给出建议:“要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具体需求选择。”他介绍,花生一垄两行播种机较适合四川大部分丘陵山区,较以往一垄四行花生长势更好,农户种植效益更佳;花生起高垄施肥覆膜播种机由于垄高,可防止雨季积水严重,利于农田排水。推进丘区播种机械化形成四川好经验好模式  除了种植大户,现场国家花生农机具研发人员、丘陵山区花生主产区农技人员、企业研发人员齐聚,就如何进一步改进适合四川丘陵山区作业的花生农机具进行探讨。“这次现场会就是要筛选展示适合丘陵山区的花生播种机械,探索形成‘科研单位+种植户(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市场)’的高效运行模式,助推四川花生产业提质增效。”张小军说。  当日还举行了“国家现代农业(花生)产业技术体系-丘陵山区花生机械化四川三台试验示范基地”揭牌仪式。记者了解到,三台县常年种植有16万亩花生,机械化率达45%。目前,西平镇已建成全国丘陵山区花生机械化三台示范基地2000亩。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在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花生机械化专业组组长、研究员胡志超看来,补齐丘陵山区花生农机装备短板是大事、要事、难事。“在四川丘陵地区极具典型和代表意义的三台县建设基地,实施花生播收机械化装备熟化应用集成落地,就是要推进农机与农艺相融合,将机械化使用技术推广到种植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中去,形成在四川乃至全国整个丘陵地区可复制、可推广、可辐射带动的好经验、好模式。”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廖昌明当天订购了两台花生播种机。有了机械化助力,廖昌明准备大干一场,“原本这一季打算种160亩花生,有了播种机,扩大到200多亩没问题!”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4-11
(杜康 记者 张宇)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采鲜好时节。4月8日,绵阳市安州区第六届民宿节暨枣皮走廊·蝴蝶谷采鲜节在安州区桑枣镇蝴蝶谷开幕。游客们在绢布上拓染颜色、将蝴蝶绣入手绢……把对时间的感知,揉进陶器的肌理。除此之外,还有枣园书画、非遗文化体验、乡村集市、采春茶、炒茶及采春笋挖野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安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邱兰在开幕式上介绍,此次活动将持续到4月底,是安州推进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大亮点,更是安州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一大举措。安州区第六届民宿节暨枣皮走廊·蝴蝶谷采鲜节开幕式现场 (王海涛 摄)近年来,安州区依托区位优势、特色农业产品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全力打造精品民宿等乡村旅游品牌,不仅让乡村成为旅游目的地,也让乡村成为群众增收致富地,在农旅、文旅融合中,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打造富美文明乡村典范走进位于蝴蝶谷景区的桑枣镇齐心村,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旅游公路景美如画,屋舍、民宿与绿野相映成趣。桑枣镇齐心村党总支书记陈远江告诉记者,在政府的引导和专业团队的指导下,村上成立了经济合作联社,负责整合乡村振兴、文旅等资源,盘活土地、山林等闲置资源,激活发展动能。在发展旅游产业中,经济合作联社将一部分土地、民宿资源按需提供给各类经营主体,每年收取土地流转费和1000-5000元/户的民宿管理费。聚焦“特色乡品、浓郁乡愁、文明乡风、美丽乡景、优秀乡贤”发展旅游。“将乡村旅游发展与镇域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罗浮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提升发展规划等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桑枣镇党委书记吴维维告诉记者,为了大力提升乡村旅游品质,镇上将蝴蝶谷山地康养产业集聚区和齐心、黄羊、上清、大竹4个行政村与罗浮山温泉康养产业集聚区连片打造、整体发展,相互支撑、互为依托,走出一条特色鲜明、定位准确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有了科学的规划,桑枣镇借力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在齐心村着力打造民宿产业聚集群,既有“三生山谷”的古雅清秀,又有“遇见栖心”的灵动毓秀,还有桑枣“放夏”的后现代气息……尽显“Z时代”智慧和创意,间间有星光、夜夜有故事,让这里人气爆棚。自2022年以来,蝴蝶谷景区累计吸引54万人次游客、百余个团体观光、体验,旅游收入达到3900万元。“这次被评为‘魅力民宿’特别高兴,以后还要争取其他的奖项。”去年,一场评选活动在齐心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该村4组李老栓农家乐负责人李国兵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在齐心村,建立了‘魅力齐心’乡风善治机制,制定12条‘齐心村规’,引导干群齐心抓发展、同心促善治。”陈远江说,村上还建立了“齐心为您”便民服务站,塑造“齐心为您”便民品牌,成立了“齐心为您”志愿服务队,建立了“党员帮您办”代办协办机制,让游客、村民享受“一站式”服务,群众满意率达100%。桑枣镇组织宣传委员严倩介绍,通过在全镇各村组织开展“魅力人家”“诚信民宿”等评选活动,对各类主体进行分类评星定级,逗硬奖惩措施,涵养了诚信经营、和谐友善的文明乡风,不断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走向深入。推进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去年1月,“全省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乡村旅游工作推进会”在安州区召开。通过引导区内乡村旅游重点镇、村成立乡村旅游发展自治组织,探索建立村集体、村民、乡村旅游业主共同参与的合作、管理、运营等机制,解决乡村旅游资源分散、规模效应不高、市场知名度不强等问题,探索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机制、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利用新机制、探索乡村旅游品牌推广建设新机制。今年4月4日,安州区成立了首个民宿协会——桑枣民宿协会,标志着桑枣民宿业有了系统性、广泛性、平台型的组织,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民宿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会上还成立了桑枣民宿党支部,近年来,桑枣镇以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为契机,将民宿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撑,加强民宿领域、业态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效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全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近几年,我们积极开展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努力争创天府旅游名镇、名村、名宿、名导等品牌,不断打造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的乡村旅游重点镇、重点村,巩固温泉康养、特色民宿旅游,把安州区的乡村旅游品牌做大做强,推向全省乃至全国。”安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建国介绍,品牌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安州成功跻身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桑枣镇获评第二批天府旅游名镇,齐心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松林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文旅融合释放新动能。桑枣镇秉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坚持“温泉旅游”“乡村旅游”两手抓,持续挖掘文化和旅游资源,创新文化和旅游融合方式方法,实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构建起旅游产业新格局,截至目前已培育出本土民宿38家、精品民宿8家。吴维维介绍,桑枣镇通过举办“罗浮山天池湖森林交响音乐会”“超凡脱俗·民宿节”“竹笋采鲜节”“罗浮山漂流音乐闺蜜节”等活动,指导民宿增设微景观制作区、乡村旅游图书漂流站等,在各景点推出陶艺DIY活动、剪纸、葫芦烙画等非遗体验活动,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有机结合,打造了具体桑枣特色的文旅融合品牌。共筑农文旅融合富民之路自“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安州区把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作为重点来抓,有效破解了以往乡村旅游发展中交通堵、停车难等问题,更大地提升了乡村旅游舒适度。“镇上整合项目资金近7000万元,重点用于完善蝴蝶谷景区道路、停车场、智慧旅游平台建设等,加快推进黄羊村漂流二期等项目建设,完善旅游道路标识标牌、实施‘厕所革命’,提升旅游服务配套能力。”桑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肖磊说,为了优化公共服务与旅游功能配套,镇上不断加强景区道路建设、旅游设施配套,彻底摆脱了此前“路不好、网络信号差”的窘境。基础全面提升后,安州又积极探索,在村一级大胆开展乡村旅游综合试点,把发展旅游业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着力于帮助群众增收致富,让旅游业发展红利持续惠及更多群众。2021年起,齐心村建立“5221”利益共享机制,即:在保障村民土地流转费(每年600元/亩)的基础上,按照公司50%、村民20%、村集体20%、专合社10%的比例进行分红。2022年,村集体用于村民分红的资金达到20万元,村民人均分红收益达到100元。村民可到民宿务工、将农副产品交付企业寄售等方式,获得劳务工资和农副产品销售收入,增强群众参与文旅发展积极性。安州区作为绵阳市唯一拥有创建全省天府旅游名县“入场券”的地区,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统揽,大力实施“旅游富民”战略,持续擦亮温泉康养、乡村旅游和特色民宿“三张名片”,先后形成罗浮山世界疗养温泉、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等2个世界级品牌,22个国家级品牌,45个省级品牌。“接下来,安州将以品牌创建为抓手,持续加强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研发,不断提升安州区文化资源向文旅产品的转化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大区域合作交流,与周边区县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打造文旅精品线路,努力实现旅游信息共享、线路互通和客源互推,构建全域旅游和‘大文旅’新格局。”安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敬说。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4-10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深化主题教育,以学铸魂,统一思想、坚定意志、协调行动、强大战斗力,树牢理想信念、砥砺赤诚忠心。保障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学深悟透领会新思想转化为锤炼党性、指导实践和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经得起实绩考验、实践检验。学好新思想,须放在现实实践的基础上来认识其重要性,识变应变、防范风险。精准把握世界观、方法论,坚持、运用和贯穿好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回答好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真正在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实践上作为。深化主题教育,淬炼思想、洗礼精神,须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于融会贯通中强化整体把握,增进新时代理论创新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与情感认同。全面系统掌握其中的根本原则、基本观点、科学体系,进而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为党分忧、为国奉献,切实提高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学深悟透主题教育真抓落实,就要在基层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从内心深处筑牢拒腐防变的精神堤坝。不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思想、见行动,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传承红色基因,运用“三个务必”,增强新时代赶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4-09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王开钦 王锦秀)4月7日,原绵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现任绵阳市关工委执行主任杨步润一行专程到绵阳乡村振兴(三台职业技术)学校宣贯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精神。市关工办主任伍军、九院电子专家张光明,省喜剧文艺副主席冷波,中共三台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文远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整个活动由三台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崔勇主持。“战贫困、奔小康。兴产业、惠民生。抓党建、谋发展。新时代伟大成就辉煌瞩目,最根本的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杨步润结合十年来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变化,认为:科技兴农必须深入田间地头、加强调查研究,了解广大农民朋友的喜忧盼,才能精准施策,提高履职尽责能力,科学产出更多绿色优质粮油、农副产品,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绵阳力量。文远表示:绵阳市关工委推动“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是一次深深的爱党爱国教育和精神洗礼。一定要将科学精神贯穿于育人全链条,推动振兴乡村中等职业技术科教科普,完善城乡间校内外科教资源有效衔接,实施好乡村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张光明结合身边的“两弹一星”精神,动情地讲述了功勋科学家:邓稼先、赵九章、郭永怀,周光召、王淦昌、彭桓武,程开甲、朱光亚、屠守锷等人的初心故事。省喜剧艺术家冷波向职业技术学校师生表演了充满正能量的天府方言、小品快板。充满农村生活气息的幽默段子以及很有意思的表情引得孩子们捧腹大笑。在此期间,张光明还向县乡村振兴学校赠送了《关爱明天》期刊杂志、面向未来红色基因小礼品。与会领导专家在职校青少年科创中心 “科普大篷车”附近开展了科学生产生活现场观摩。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4-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袁宇君 文/图  “从早上9点开始干,今天已经采摘了20斤春芦笋了。”4月3日,绵阳涪城芦笋现代种植推广中心工作人员何炳飞向记者展示了刚摘下的新鲜芦笋。  芦笋时常出现在保健养身食谱中。但站在种植户的角度,芦笋幼苗在移栽1~2年内只投入没有产出,一般种植户和合作社经济上难以支撑。芦笋植株高大,全年占用土地,且每年11月底至次年2月,芦笋迎来“冬眠期”,3个月的时间里,土地完全处于空置状态。  针对这一现状,四川省农科院经作所芦笋专家黄玲博士团队探索出了芦笋套作新模式。芦笋套种羊肚菌。发展套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  “怎样帮助芦笋种植户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呢?”黄玲博士将破题点放在了发展套种模式上。  “套”什么?黄玲团队发现,在四川盆地及周边区域,羊肚菌生育期短且刚好处于芦笋休眠期内,两者“时间差”打得好,芦笋套种羊肚菌不会对芦笋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2021年,黄玲团队在绵阳涪城芦笋现代种植推广中心内,进行了芦笋套种羊肚菌的试验种植。  试验发现,在芦笋休眠期套种羊肚菌,芦笋大棚不仅能为羊肚菌提供遮阴环境,还能抵御冬季寒流对羊肚菌菌丝体的伤害,与此同时,羊肚菌根系分泌物、残体腐解物对芦笋生长还有促进作用。套作增收显著每亩产值超4万元  站在推广中心的小路边,黄玲翻看起去年的账本:大棚芦笋每亩产量2618斤左右,按照市场价6元/斤计算,每亩产值15708元。套种羊肚菌每亩产量498斤,按照市场价55元/斤计算,每亩产值27390元。因此该模式充分利用芦笋冬季清园空档期进行羊肚菌套种,在芦笋亩产值近1.6万元的基础上,增加亩产值2.7万元,该套作模式亩产值可达到4.3万元左右。  “2022年,我们又在其他地块开展了试验种植。结果证实这是一种比较理想和具有高附加值的种植模式。”黄玲告诉记者,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间作、套种等方式,单位面积内土地复种指数增加了,而且实现了“以短养长”,农民的收益也得到了切实提高。在她看来,该模式的推广将促进芦笋和羊肚菌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4-07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黄应洪)4月4日,三台县召开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会。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洪富主持会议,县委组织部、县文明办、县民政局、县妇联、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等相关业务负责人以及33个乡镇分管领导参加会议。会上,县农业农村局宜居乡村股股长唐红传达学习了市、县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会精神和《三台县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县农业农村局、县委组织部、县文明办、县民政局、县妇联、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相关人员安排部署了当前工作,张洪富对专项治理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会议强调: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要将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一体谋划,高位推动;二要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要成立专门机构,落实分管领导和具体人员,健全推进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形成“部门抓协同、乡镇抓推进、村社抓落实、群众重参与”的工作格局;三要加强宣传引导。要坚持党员干部唱主角,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广播、坝坝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系列乡风文明宣传活动,落实乡镇通讯员,挖掘先进典型,加强信息报送,确保宣传到位;四要抓实抓细工作。各乡镇要制定实施方案,建好红白喜事报备等各类台账,开展“道德评议”“积分制”等各种活动,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4-06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杨都  3月29日,地处秦巴山区的绵阳市平武县水田新村羊肚菌种植大棚里,一朵朵羊肚菌破土而出,如同一把把小雨伞铺满地,长势喜人。  当天,由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下文简称“绵阳农科院”)主办的“秦巴山区食用菌高产栽培示范现场观摩及技术培训会”在此举行。当天,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还邀请省内有关专家对绵阳农科院独立选育的羊肚菌新菌株“M12”种植示范片测产验收。专家组对绵阳农科院独立选育的羊肚菌新菌株“M12”种植示范片测产验收。 (受访者供图)  “你看,这个羊肚菌新菌株‘M12’株型紧凑,色泽饱满,生长旺盛。”羊肚菌新菌株培育者、绵阳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张跃非告诉记者,该菌株是绵阳农科院食用菌团队利用采集于江油市的野生黄色羊肚菌菌株,通过多孢分离技术,经过多年筛选获得的纯合菌株。经过现场采收、称重、产量计算等环节,按每亩400平方米计算,平均亩产达353公斤。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菌株生长势强、肉质厚实、抗病性好,应尽快进行品种认定,并加大推广应用力度。“近年来,该菌株在绵阳、广元、甘孜等多地试验示范,表现性状优良,产量较高,在不同地区表现稳定,受到农户的欢迎。”张跃非说。  “四川是食用菌资源大省和产业大省,也是西部第一生产大省。其中,秦巴山区具有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是最有条件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地区之一。”验收专家组组长、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省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彭卫红研究员介绍,四川食用菌产业有着庞大的发展空间与市场潜力,以2020年统计数据为例,四川生产食用菌230.4万吨,排名全国第七;产值达到226.1亿元,排名全国第五。未来,四川食用菌科研工作者还将通过开展省野生食用菌物种多样性研究、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关键栽培技术研究等,从种质资源、品种、技术等方面发力,夯实我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基础。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4-06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瑞琪 墨峡)“巍鼎东山龙凤虎,乌衣宝树迎风舞。涅槃浴火得重生,雄踞一方真乐土。”,临近2023兔年清明,位于四川中江三台交界处的巍鼎山“谢家大院”迎来了南来北往的游客。这座赋予民族特色的谢家大院由当地名人谢名扬后裔共同捐建,也是影视明星谢娜与其父辈们留给当地群众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刚刚竣工的巍鼎山“谢家大院”彰显出广东客家人浓浓桑梓情包括良好的书香门弟家风传承和不懈战胜艰难困苦的价值流传。大院内设“谢娜张杰爱心书屋”。新落成的“谢家大院”为农村孩子积极通过高考迈进通向985、211等双一流高校专业提供了一处清净学习之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建好谢家大院的初心使命,从而激励三台和中江两县周边更多年轻人以所学知识为家乡建设发展服好务。“结彩张灯鼓乐喧,姊妹弟兄舞翩跹。谈天说地论家国,振兴乡村比蜜甜。” 来自广东省平远县谢氏乐粤公祠理事会的谢集标秘书长,在谢家大院落成庆典上激情发言。期间,宾主欣然同庆贺,亲邻愉悦喜欢联。早前,谢娜父亲三兄弟曾到广东谢氏乐粤公祠开展寻根问祖活动。在2016年9月16日,谢娜父亲谢扬功,七叔谢扬勤,五叔谢扬勉兄弟三人,专门从四川德阳来到广东梅州平远县差干乡谢氏乐粤公祠认祖祭祖,并呈送“水源木本”牌匾。清明节前,“中江表哥”谢杨功专门为大院送来女儿谢娜题写的“宝树流芳”牌匾。一束鲜花寄哀思,文明祭祖到人心。按照传统习俗,老百姓都会在清明前后为亲人上坟祭扫,燃放鞭炮、烧纸钱等以表达怀念之情。但这些方式具有噪声扰民、污染环境以及火灾隐患,包括垃圾纸灰清理麻烦等不利因素,与文明社会、时代精神不合拍。于是,当地谢姓宗亲以献花、植树、朗诵、折纸船、天堂信箱等方式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无比怀念,真诚寄托后人若干亲情、哀思。大家通过网上英烈的祭奠,进一步表达对人民英雄光辉业绩的追思以及伟大崇高精神的敬仰。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4-05
(林忠伟 记者 杨宗友)时下,正是牡丹花盛开的季节,在梓潼县宏仁镇金宝村等地,千余亩彩色牡丹竞相绽放,迎风盛放,姹紫嫣红美不胜收,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花游玩。在金宝村牡丹园内,一朵朵牡丹花在阳光下尽情绽放,雍容娇艳的牡丹大如玉盘,层层叠叠的花瓣之中还镶嵌着金色的花蕊。放眼望去,一幅牡丹花海图徐徐展开,美轮美奂。牡丹花在低矮的树丛中绽开,颜色多样,白的似雪、粉的若霞,娇艳飘逸、香气袭人,姹紫嫣红中带着古风古韵,微风拂过,花枝轻颤,更是柔美如斯。在和煦的阳光下,游客成群结队、扶老携幼,兴致勃勃地走进牡丹园内,赏花拍照,共享大自然的美景。“这片牡丹花开得很艳丽,非常好看,现在天气比较好,带女儿走进大自然,出来看一下,顺便拍拍照,作为成长纪念。”游客肖艳红说。牡丹为花中之王,有“国色天香”之称,被称为“富贵花”。据金宝村牡丹花种植业主白光福介绍,该园每年都要通过牡丹筛选、引种来提升、调整园内景观品质,目前,有“新日月”“锦袍红”“飞雁凌空”等十多个品种。这些牡丹花将依次盛放,持续开放至4月中下旬。“我们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为目标,将牡丹花种在路边,供游客观赏,其次就是卖鲜花。下一步,将计划带动群众共同发展,扩大规模,提炼牡丹精油,同时烘制牡丹茶。”白光福说。近年来,宏仁镇利用地处县城城郊的地理位置优势,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坚持“农旅融合”,引入业主前来发展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彩色牡丹,助力乡村振兴。“下一步,宏仁镇将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推进旅游产品、业态、模式创新,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坚持做到以牡丹花为笔,从‘富贵之花’到‘富民之花’,书写属于自己的‘致富经’。”宏仁镇党委书记黄兴说。据悉,目前梓潼县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为抓手,坚持“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旅游业,积极推进以生态采摘、旅游观光、休闲体验为主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假日生态休闲游”旅游品牌。(图据梓潼县融媒体中心)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4-04
四川农村日报讯 党玥 记者 罗敏十里桃林十里花,漫山遍野灼芳华。连日来,随着气温逐渐回暖,绵阳市平武县响岩镇清水村万亩桃花竞相绽放,吸引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3月20日,响岩镇第二届桃花节开幕,游客们“桃”醉在如云似霞的梦幻花海中,感受山水间的自然美景,品尝地方特色的乡村美食,体验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  响岩镇桃园面积达1.1万亩,每逢阳春三月,万亩桃花竞放,灿烂若云霞,十分壮观。“我是在网上看到了这里的美景,就约了几个朋友一起来看桃花。今天来到这里,确实非常漂亮。”从绵阳市区专程来响岩赏花的张先生开心地说道。  近年来,响岩镇着力使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资源优势转变,聚力以桃花节带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不断丰富活动内容,从以前单一的游园赏花,到如今吃、游、购、娱全面发展,桃花节逐渐成为乡村旅游的“金字招牌”,当地果农也因此交上“桃花运”,走上增收致富路。  “响岩镇举办桃花节活动,让桃花品牌越来越响。我家的几百亩果园也是连年丰收,蜜桃还远销外省,生活越来越好了。”响岩镇清水村种桃大户王明兴说道。  “同样是这片桃林,原来的效益只有桃子收入,现在桃花节名气越来越大,我们老百姓收入也越来越多。”响岩镇党委书记刘鹏说,该镇实现从卖桃到“卖景”的华丽转身,不仅环境更美了,村民收入也更高了。全镇蜜桃总产值达5000余万元,桃农人均增收1.1万元。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4-04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罗敏3月30日,作为第七届海峡两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动的配套活动,2023年“春满人间 七里花香”花卉花艺文化展在盐亭县九龙镇七里花乡现代林业园区开幕。活动以“春满人间 七里花香”为主题,期间游客可在此畅游花海、了解花卉产品、品花果美食,感受盐亭农旅发展的成果和魅力。七里花乡现代林业园区。 受访者供图  三月的七里花乡绿柳含烟柳、繁花似锦,吸引不少游客驻足欣赏、拍照留念。“今年的花卉展品种更多,缤纷的颜色视觉冲击更强,让人心情也好了。”游客冯珍妮对记者说,这里不仅可赏花,还能品尝到原生态种植的有机春菜、购买特色桑文化农产品。以花为媒,在这场“花卉盛宴”的背后是当地立足自身实际蹚出的一条农旅融合振兴路。七里花乡作为盐亭重点打造的现代林业园区,集花卉新品种研发、食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开发于一体。园区内培育种植百合、朱顶红、郁金香等花卉3000亩,建设果桑立体种植示范基地1800亩,引进初加工生产线、冷冻干燥生产线、种球繁育智能温室等配套设施。当地确立了“公司+支部+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以“花经济”让村民分享产业发展红利。据统计,2022年,园区年产值突破1亿元,村民人均额外增收1300余元。“才几年时间我们村的村容村貌、经济都有很大的变化。村民在园区打工,家门口就把钱挣了。”九龙镇青松村村民胥冬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4-04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