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郑瑶 曹莉雪 记者 程强 文/图)3月19日,记者走进石棉县美罗镇坪阳村的村集体大棚,里面挂满了一个个绿油油的西瓜,仿佛炎热的盛夏就在眼前。坪阳村通过租赁的方式盘活闲置土地,利用废旧的粮油站和产业扶持资金修建了占地4亩的温室大棚,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早在今年1月,大棚里就种下了5800株西瓜苗,如今已长得有一人高,一个个圆溜溜的小西瓜也挂满了藤蔓。大棚内设置了温度计、滴灌系统、天窗等,为西瓜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给西瓜修剪藤蔓村集体经济的农技员周兵这两天天没亮就钻进了大棚里,每天非常利落地进行修剪藤蔓、疏瓜留果、给每一颗精心挑选的西瓜贴上日期标签等工作。“一株西瓜有三根藤,但是为了保证西瓜的品质,我们基本上只会在一根藤上留下一颗瓜型、大小最佳的西瓜,这样的话一个瓜就能长到8至12斤,才能更好地保证西瓜的品质。”周兵告诉记者。记者仔细看藤蔓上留下的每一颗瓜,都能发现被贴上了一个小标签,标签上标注着3月17日、18日、20日、21日等不同的时间。“这个时间是为了方便我们预判西瓜的成熟时间,根据现在贴上的时间标签,再过四十天左右就是这颗西瓜的成熟期。而根据西瓜的大小、颜色和花纹,每颗瓜成熟会有几天的小差异。”周兵一边说一边仔细观察藤蔓上目前已经长出的瓜,他拿在手里掂量一两圈,便能给它大致预测一个成熟期。周兵的身后还有四五个村民,拿着绳子和瓜网,将周兵挑选之后的瓜小心翼翼地放进瓜网里,然后用绳子挂在瓜棚的钢架上。这样悬挂式培养长出来的瓜不会由于光照不匀,出现表皮一大块黄色的情况,表面还能有一层果粉,这样的瓜“颜值”更高。这虽然是坪阳村村民第一年尝试种植西瓜,但是对于一个月后西瓜的售卖,村民们心里已经有了盘算。“我们种的西瓜品种是美都,口感很脆,而且果肉也是粉粉嫩嫩的,4月底就能成功上市,到时候县城的市民和外地的游客可以来到我们的瓜棚里来亲自采摘,我们也可以提供同城配送。并且现在客人就可以来大棚里挑选自己喜欢的瓜,我们可以把预订人的名字贴在瓜上,等到西瓜成熟的那一天直接送货上门。”美罗镇坪阳村党总支书记徐晶高兴地介绍道。据介绍,坪阳村今年的西瓜收成预计在4万斤左右,能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万余元,并且在西瓜的整个生长管护期,通过下苗,牵藤、授粉、疏果、套袋等工序,累计带动周围用工100余人次。下一步,坪阳村将充分利用大棚种植的优势,在大棚草莓、大棚蔬菜等方面探索更多的轮作模式,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20
(唐静 记者 李国富)眼下,正是小春作物田间管理的关键期。连日来,南充市高坪区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病虫害防控工作指导。农技员对业主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指导3月19日,在长乐镇灯高山村一处麦玉豆菜轮作套种田地里,成片的小麦像绿色的地毯,铺满了农田,长势喜人,呈现出一派丰收在望之景。高坪区植保植检站副站长傅中渝一边现场察看病虫害发生情况,一边指导业主科学合理预防。“植保无人机应按推荐剂量使用农药,匀速喷洒,喷洒过程中尽量喷到植株中下部,增加防治效果。”这边田间地头指导忙,那边无人机植保作业同样热火朝天。装药、起飞、喷洒……一架满载药液的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从地面起飞,在麦田上方来回移动,将药液均匀洒下。植保无人机在田间喷洒农药“植保无人机每小时能喷洒40余亩,效率比人工打药提高了20倍左右,能减少30%以上的农药使用量。”傅中渝介绍,机洒农药与传统的打农药方式相比,漏喷重喷现象减少,喷洒更为均匀,不仅降低了喷洒农药的成本,而且提高了农药利用率。农技员指导业主科学合理预防据了解,今年高坪区开展小麦“一喷三防”飞防服务面积达12万余亩次。为抢抓农时,该区农业农村局成立技术指导组,通过“农技下乡+植保无人机”的方式,深入田间全面开展小麦春管精准服务工作,切实为夏粮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图片由高坪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20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柯学)近日,平昌县科协组织农技专家抢抓春耕生产有利时机,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走进田间地头“送良方”。  传授玉米育苗的要领、强调种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田间现场示范……平昌科普志愿服务队队员来到澌岸镇娱乐社区,进行田间示范和技术指导,提出了适合当地的育苗模式和病虫害防控措施。  “在给玉米育苗时,需要先对土壤浇灌一次水分,使其保持湿润,再将玉米种子播撒至土壤表面,然后覆盖一层3至4厘米厚的土壤。”农技人员何绍志在澌岸镇娱乐社区的田间地头,给村民们讲解玉米育苗方面的注意事项。  “课堂讲十遍,不如练一遍。何老师,您讲慢点,我得把这些知识记在笔记本上……”村民何文章追着何绍志不断提问。  澌岸镇镇长王仕明说:“目前正是春耕备耕的重要阶段,我们结合农民实际需求,邀请农技专家深入田间,把科技知识送到农民手中,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据悉,平昌为抢抓农时,组建了4支66人的种植技术服务队,深入全县各个乡镇,帮助农户做好春耕生产工作,为广大农户提供零距离、全方位的农技服务,全力守好群众的“粮袋子”。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20
  (记者 李丽颖)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童红宁团队联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破译了国际关注近百年的水稻种质资源——“复粒稻”形成的遗传基础,揭示了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BR)调控水稻穗粒数的机制,为培育高产水稻新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上。  什么是复粒稻?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童红宁解释,复粒稻是一种独特的水稻种质资源,与普通水稻穗子上种子粒粒分明不同,它结出的种子可以三粒长在一簇上,因此又被称为“三粒奇”,但这“三粒一簇”特性的机制一直未被破解。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全球超过一半人口的主粮,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人均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提高水稻单产对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水稻单产的突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种质资源中重大基因的发掘利用。  一般来说,水稻亩均产量有三个关键因素:亩穗数、穗粒数和粒重。“亩穗数主要是由水稻的分蘖数、有效穗数决定,可以通过密植提高亩穗数,但是穗粒数和粒重很难通过栽培方式提升,因此解析这两个性状的遗传机制十分重要。而复粒稻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多粒簇生,也就是说穗粒数可能会多,解析其遗传机制将有望提高水稻单产。”童红宁解释。  因此,自20世纪30年代起,国际遗传学界就开始关注复粒稻“三粒一簇”现象,但始终未能从基因层面根本破解其机理。童红宁团队长期从事植物激素调节水稻生长发育的研究,在此项研究中,该团队通过创制大量复粒稻的衍生突变体,最终发现并克隆了控制复粒稻“三粒一簇”现象的关键基因BRD3。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以降解一种被称为“油菜素甾醇”的激素。实验证明,正是在BRD3的作用下,“油菜素甾醇”这种激素的含量降低,导致复粒稻稻穗的二级枝梗增多,使得“三粒一簇”现象出现。通过进一步研究,团队明确了“油菜素甾醇”的作用机理,并发现复粒稻中由于激素被精准调控,穗粒数得以增加,但没有其他常见的激素负面影响,如粒重就不受影响。  “该研究发现组织特异性地抑制BR含量可以只增加穗粒数,而不影响粒重和品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两者之间的负相关平衡关系,是一种极有潜力的分子设计策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认为,这个策略对于其它激素而言也具有参考意义,未来应在作物中进一步加强植物激素空间分布调控的相关基础研究,为理解多性状的相互关联与平衡机制,进而开展多性状的协同改良奠定基础,最终实现高产稳产并保障粮食安全。  中国科学院院士林鸿宣评价称,这项工作说明从种质资源中挖掘基因资源是突破当前作物产量瓶颈的有效途径,应给予高度重视。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3-19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文/图)德阳市旌阳区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地带,并不是柑橘的主产区和最适生态区。然而,这里却种出了柑橘中极难种植的杂交柑橘品种“不知火”。而且,自2020年投产以来,在柑橘市场行情低迷的情况下,这里的“不知火”还能卖出10元/斤令业界刮目相看的高价。  这颗高价的“不知火”,凭的是啥?记者一番打探,发现原来是应用了柑橘专家提供的新技术,因地制宜生产出了深受消费者青睐的绿色、优质、安全的“不知火”。“不知火”挂满枝头。优质果品逆市俏销   3月14日,已是春暖花开时节,记者来到德阳市旌阳区新中镇茶店村的心一家庭农场。在这片地处山坳的20余亩不知火果园里,只见黄澄澄的果实挂满枝头,空气中也飘散着缕缕清香。  “我们这个不知火柑橘园是 2017 年底开建的,2020 年春季就投产了。简直没有想到,连续几年的果园均价都达到了每斤10元。”心一家庭农场场主张扬文说,“大多都被德阳的大户、团体购买了,去年仅3天就卖完。今年,专家测产平均亩产3吨多,还在树上的这些不知火都基本被预订了!”  当天,业主随手从树上摘下几颗鲜果当即测试糖度,分别达14.6%、15%,已高于国内优质柑橘糖度标准。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柑橘专家刘建军研究员介绍,目前,国内柑橘种植面积已达 4500 多万亩、年产量突破6000万吨。自2020年秋至今,国内柑橘市场行情持续低迷,去冬今春是售价最差的。市场上的爱媛(红美人)、春见(耙耙柑)、不知火(丑柑)、沃柑、脐橙和血橙,终端价虽有4—6元/斤的,但更多是10元3斤、甚至10元4斤,这相当于果园价才卖到1.5元—2元/斤,有的收购价才1元/斤左右。生产成本较高,盈利空间很小,甚至会导致亏损伤农。  与市场整体疲软态势相比,心一家庭农场的高价不知火令人艳羡。做水果出口生意的经销商也慕名前来果园洽购。“当今市场,优质果的需求和售价一直很高,对果品安全卫生质量的需求更高。这个果园的不知火,今年1月底经国际互认权威检测机构梅里埃(Merieux)公司检测,其安全指标已达到了欧盟标准。优质安全才是市场竞争取胜的法宝。”刘建军说。果园现场测试的“不知火”糖度。生态种植出好果  张扬文自豪地告诉记者:“我的果园生态环境好,在专家的指导下实行生态绿色栽培模式,全园绿草覆盖,每棵树周围长有野生的艾草,可以驱虫;还人工种有三叶草、光叶紫花苕等,可以固氮和保湿抗旱;而且,我们还从小榨油厂购买了香喷喷的油枯,用来做不知火的有机肥。”  其实,这个果园的奥秘并不仅仅于此。  旌阳区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部、盆地北缘地带,这里光温不足、山丘密布、土壤碱性强(pH值高达8.3),种植优质柑橘有一定难度。但是这里群山环抱,独具生态优势。于是,6年前结合业主建园,这里就成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的新技术示范基地,以探索一条发展绿色生态柑橘和节本助农增收的路子。  据刘建军介绍,建园前的基地为一个斜坡,如果改成等高梯田,不仅工程大、造价高,而且梯壁田埂占地浪费大、易垮塌。如果顺坡定植,则水土流失强,坡顶易干旱。因此,专家团队为业主设计了“垄作代梯田,绿篱固水土,宜机行间路,促长早成园,节本增效益”的建园新模式。在果园采用“自然草+人工草”的生态种植,人工机具割草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全程禁用除草剂,果园的空地“终年都是绿油油的”。  在果园管理中,专家团队指导业主聚焦果子的生态、安全、优质,最大限度减少化肥和绿色安全农药的使用量。根据土壤叶片营养诊断结果合理配方施肥,精准到每棵树每次施多少克。依据病虫测报指导精准用药,普治与挑治相结合,严格对症下药,禁用非绿色生产的化学农药,每年仅打2—3次药,个别年份4次。实施化肥农药双减,不仅减少了面源污染,还为业主大幅度节本增效。刘建军在展示防护网。以“网”替“袋”治杂症  在心一家庭农场的果园漫步,记者还发现这里的每颗不知火都没有套袋,尽享阳光雨露的同时,果面依然光洁并黄澄澄的。全园每棵果树“从头到脚”笼罩着一层40目或60目薄尼龙纱网(目数,即孔数,就是每平方英寸上的孔数。目数越大,孔径越小)。这个网,可大有妙用了!  据了解,通常不知火、春见等杂交柑橘生产普遍都要进行果实套袋,以防日灼、尘污、鸟啄、实蝇危害,防风吹导致果实刺伤或互相擦伤等,确保柑橘的商品性。但这样一来,费时费力费钱,并且在套袋的漫长过程中,有的未及时套袋果实难免同期已遭到实蝇危害,以致套袋后依然保不住果实。心一家庭农场前几年也是采用套袋,有过套袋难、成本高、套后仍有实蝇和鸟害的揪心教训。  “去年我们自行设计,首次采用全园非结构化防护网保护栽培新模式,从9月开始树冠罩网直至春季完熟采收。”刘建军介绍道,“结果表明,防鸟、防虫、防实蝇效果非常明显,还具有一定的防尘、防风、防寒作用。后期不用农药,实蝇防控效果达100%,潜叶蛾危害大幅减少,果品卫生安全。”  然而,这个防护网的成本高不高呢?“我们本地请雇工为果实套袋,由于产量高,每亩需20多个工日,我家全园请10个人套完就需要1个多月!采用专家推荐的树冠罩网,我们七八个人2天就能完成,每亩仅需0.8个工。”张扬文当场算了一笔账,“防护网的购买投入差不多可抵消当年套袋工本。尼龙网还可重复使用几年,经济上很划算。如果将单株罩网改为按树行罩网,还更节约成本!”  据了解,3月10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在这里举行了“柑橘绿色优质轻简节本生产技术示范现场会”,专家组进行现场考察和测试鉴评后,一致认为,该项目研发示范的柑橘绿色优质轻简节本生产技术,对生产优质安全果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在柑橘产区扩大示范推广。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19
  (周超文 张静欣)“养牛要赚钱,自繁自养不失为赚钱的一条好途径。”日前,走进四川省泸州市大渡口镇象鼻村养殖户童飞的肉牛养殖场,16头母牛中有7头待产母牛特别打眼,去年新产的牛犊则围绕在另外9头母牛身边或吃草,或来回走动。童飞一边给牛喂草,一边打开了话匣子。  2019年,返乡创业养殖肉牛的童飞就决定走自繁自养之路。他先后买回了16头能繁母牛进行精心饲养,又在畜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掌握了肉牛人工授精技术。  童飞就选择自繁自养算了一笔账:一头健康能繁母牛在把握好配种时间和做好饲养管理的情况下,一年可产一胎。母牛一年所需的饲养成本和产下牛犊后喂养半年的成本最多4000元。在饲养管理良好的情况下,牛犊半年就可以长到400多斤,按照市场价格可卖到8000元。除去养殖成本,1头母牛繁殖1头牛犊到400多斤出售可以赚4000元。而如果将牛犊再育肥一年,只要饲料搭配合理,牛犊就能从400多斤长到1200斤,按活牛市场价15元/斤计算,可以卖到1.8万余元。刨去育肥一年的养殖成本3000多元,通过自繁牛犊和自养育肥,出栏1头育肥肉牛实际能赚1万元。  当被问到如何控制养殖成本,童飞带笔者走到了他的青贮饲料池前,“这就是低成本养牛法宝——青贮玉米秸秆饲料。”童飞说,养牛后他便看上了周边种植户的玉米秸秆,每年秋收时节,他以每斤5分钱的价格收购玉米秸秆,粉碎后进行青贮,现在他的4个青贮饲料池每年可储存20多万斤玉米秸秆,够他的牛吃上一年。  用青贮玉米秸秆饲喂,不仅节省了肉牛饲草成本支出,还免去了村民秸秆处理的困扰,童飞和周边种植户建立起了稳定的种养循环链条关系。  除了青贮秸秆喂牛,童飞还瞄上了周边白酒基地产生的酒糟。据介绍,大渡口镇是泸州的白酒基地,大小酒庄和酒类企业就有10多家,为酒糟养牛提供了便利和保障。而在精饲料中加入发酵后的酒糟喂牛,一个月至少可以节约200元精料钱。“秸秆加上酒糟喂牛,1头牛在一年的育肥期里能节约4000余元的成本。靠着16头能繁母牛每年产下的牛犊和自繁自养,一年半的时间就能获利超过20万元,还稳定得很。”童飞欣喜地说。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3-18
(白裕秋 记者 何金委 文/图)3月14日,广安市在邻水县召开2024年春耕生产机插秧育苗技术现场培训会,邀请四川农业大学教授任万军作现场培训。培训会现场与会人员先后前往王家镇油菜制种基地、袁市镇大光明村机插秧集中育苗示范点,实地观摩学习油菜制种技术、基地建设和水稻机插秧育苗技术。在王家镇油菜制种基地,该基地负责人彭国全介绍了当地油菜制种基地的发展历程以及制种技术,并分享当地县镇村如何密切配合、争取制种公司和政府支持等实践经验。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的技术指导与服务,提升了制种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该镇表示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制种油菜,发展2000亩核心示范区和5000亩集中示范区,打造种业小镇,助力产业振兴。在袁市镇大光明村机插秧集中育苗示范点,任万军教授详细地讲解了水稻暗化育秧技术要点,包括如何选盘、浸种、平苗床、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对时间节点、用药比例、注意事项做了要求和提示,既生动又专业地讲授了一堂技术培训课,指导大家提高单产和出苗率、降低成本和风险。会议强调,一要抓技术到田。各地分管领导、技术人员要认真学习领会育秧技术要领,要把这项技术带回去,并指导种粮大户和农户进行育秧,多育苗、育壮苗,力争今年全市新增机插秧栽插面积6万亩;今天参加的种粮大户也要认真细致的学习,特别是育秧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要尽量避免,既可以保证育苗质量,又可以减少损失。二要抓单产提升。广安要在全省开展“百县千片”单产提升行动,目前已经安排了53个高产示范片建设,大家要选好区域,落实好技术要求,力争千亩示范片单产水平达到650公斤/亩以上,努力争创高产竞赛先进县、科技增粮先进单位和四川“粮王”。三要抓主体培育。各地都要把培育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既要用好中省种粮支持政策,也要出台县级奖励扶持政策,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培育更多有实力、有水平的种粮大户,引领全市粮食产业发展。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18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裴玉松  3月13日,2023年农业农村部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四川省蔬菜(番茄、花椒)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培训会在米易县举行。当天,来自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为生产经营主体代表、种植大户代表等70余人开展了一场实用的番茄、花椒生产技术培训。  蔬菜是米易县安宁河谷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花椒是该县中高山区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如何护航蔬菜、花椒产业健康发展?培训会上,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李志、杨亮两位专家,分别围绕番茄育苗生产、肥水管理关键技术等进行了授课;川农大园艺学院郑阳霞教授详细介绍了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等番茄环境调控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陈善波介绍了青花椒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春季栽培管理实用技术等。其他农技专家还围绕科学安全用药、社会化服务、回收利用地膜等进行了主题分享。  整场培训有案例、有理论、有实践,受到大家好评。米易县草场镇沙坝村种植大户杨宗会告诉记者,会上学到的知识通俗易懂、易操作,可以更好指导自家的番茄种植!“我们希望通过培训,有效解决品种杂乱、用药不当、田间地膜乱丢等问题,让全县的蔬菜、花椒产业持续助农增收。”米易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文明说。  当天下午,与会人员还前往米易县共富农场参观了番茄新品种展示基地、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对比试验。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18
四川农村日报讯 汪小川 特约通讯员 陶广汉  阳春三月,正值晚熟柑橘收获时节,眉山市东坡区尚义镇龚村农民罗成银刚卖完12万斤水果,随即将清拣出来的烂、次果,一筐筐地装进塑料大罐桶,同时加入水和红糖进行密封。罗成银边忙活边对笔者说,“这样封闭发酵4—5个月时间,就变成了上好的酵素肥料,替代化肥施用在果树叶面,不仅柑橘的品相更好了,更重要的是改善了生态环境。”  据了解,随着近些年水果产业在各地的大面积种植,果农普遍感到困扰和头疼的,就是每年水果收获清理出来的霉烂果和次劣果,除部分进沼气池或化粪池处理外,仍有不少地方存在随意乱倒乱堆现象,造成当地环境污染。对此,罗成银深有感触,他说,他家收获后的霉烂果、次劣果,以往大多散倒在路边树旁,让其自腐自烂,招引苍蝇虫类,产生臭味难闻,造成环境污染。  一次偶然机会,让他找到了烂果变废为宝的出路。罗成银介绍,那是2023年春季,他去仁寿县曹家镇一酵素果园作果树的修剪,了解到该果园综合利用柑橘皮、石榴皮、菠萝皮等废弃物,混合加入红糖和水进行密封发酵,制成酵素当叶面肥施用,收效很不错。  颇受启发的罗成银回来后便仿照该果园的技术方法,待水果采摘收获时节,专门购置两个塑料大罐桶,将自家的4000余斤柑橘霉烂果、次劣果分别装进大罐桶内,再加入一定比例的红糖和满桶的水,密封发酵约4—5个月时间,让表层形成白霉菌状态,这时腐熟发酵物就可以出桶,将其进行反复多次过滤后,把下面过滤出的酵素水(又称酵素),用于替代化肥叶面肥,在果树叶面进行喷施。同时,将过滤产生的废渣作为底肥,施用在果树地里,效果确实还不错。  “我那20亩果树通过喷施酵素,叶片深绿浓厚,显得更有光彩,产生的光合作用也很好,而且还有防病治虫的功效,就连树上的红蜘蛛等虫害也少了,这样每亩果树可节约500元的用药成本。我发酵处理了4000余斤烂次果,虽然购买储罐、红糖等成本共支出3000元,但总计节本增收约1万元,不仅节省了果树管理成本,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产出的果品更加绿色生态,品质和色彩都很好,连年都被收购商竞相买光。”罗成银坦言。  推广应用酵素农业新技术,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好方法。据有关资料介绍,在水果生产等种植上,通过对烂次果的混合发酵处理,将其变废为宝制成酵素,具有减肥增效、提高品质、减少农残、改良土壤、保护环境等诸多作用,其推广应用费省效宏,大有可为,前景可期。  目前,该项技术方法已在东坡区一些地方逐渐推广开来。“烂次果发酵变成有机肥,既减少环境污染,还提高水果品质,效果很好,我也在使用。”尚义镇龚村果农陈其勇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18
(李万辉 郭桂花 记者 李全民)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值小春统防统治的关键时期,可在广元市利州区广袤的麦田间却少见单户农民忙碌的身影,把麦田托管给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已经成为当地流行的做法。“小春病虫害防治,只需一个电话,‘田保姆’们就来了,方便得很!”3月13日,利州区嘉陵街道小岩村二组村民赵桂芳对新型经营主体提供的土地托管上门服务赞不绝口,她说,自从小麦春管实行统防统治,不仅可以腾出劳力到城里打工挣更多的钱,一亩麦地还要节约40至50元的管理成本。“现在种地,村民大都当起了‘甩手掌柜’,春管有政府补贴,一亩麦地村民只出10多块钱的工钱就够了。”正在小岩村大片麦地里忙活的广元市群源家庭农场负责人尹定林说,趁着晴好天气,他就近组织熟悉田间管理的村民对全村600余亩小麦进行统防统治,确保今年丰收增产。据该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树勋介绍,随着城乡融合步伐的加快,像小岩村这样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村子越来越多,农民既可以在城里务工,还可以将老家的土地托管,不耽误种粮。今年,该区创新社会化服务全覆盖,依托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组织、供销体系、农事服务中心,围绕耕、种、防、收、创新“订单式、保姆式”农业社会化服务,小春社会化服务面积达31万亩次。其中,按照统一订单种植、统一农资采购、统一技术培训等“六统一”模式扩大全程社会化服务面积3万余亩。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3-14
 近日,青神县高台镇百家池村举办了一场芋头种植技术指导活动,邀请种植专家就芋头种植的土地准备、芋种选择、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讲解和科普。活动现场,种植专家不仅详细讲解了芋头种植的理论知识,还示范了种植过程,让每位农户都能理解和掌握种植要领。“这次种下了什么时候追肥”“芋种一直不发芽怎么办”“是不是不能中午浇水”……在互动环节,种植户提出种植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种植专家一一解答。专家强调,芋头种植的每个环节都需要科学的管理和操作,才能确保产量和质量的提升。据了解,芋头种植是该村重要农业产业之一,此次种植指导,旨在进一步提高村民种植管理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助力群众增产增收。“此次技术指导还充分考虑了百家池村的实际情况,专家与村委会成员共同制定了符合当地条件的种植方案。”高台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还将持续探索集约化种植帮助村民实现增收。(供稿:青神县委宣传部 胡丽琴)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3-14
  (伏红梅 记者 赵艺璇)一年好景看春耕。为科学应对寒潮雨雪低温天气对小麦、油菜等农作物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积极创办“田间课堂”,将“农技教室”搬到田间地头,以“理论+案例+实践”的方式,指导农户做好小麦、油菜、林果、蔬菜等农作物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为农作物稳产增收奠定基础。  “对于播种较迟、苗架偏弱、苗数偏少的田块,猛追10至15公斤尿素,给它补充营养,促进苗情转化,增强抗病能力……”在塔水镇双星村的“田间课堂”里,安州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李斌正带领种植户们行走在一垄垄麦苗间,仔细查看小麦苗情、土壤墒情和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并详细讲解当前小麦生长特点,传授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和措施。  “非常感谢专家及时给我们春季田间管理支招,接下来我们将按照专家的建议做好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工作,让小麦‘吃饱喝足’,争取今年有一个好收成!”种植大户李萱明说。不仅如此,他还尽职尽责当好农技专家的“二传手”,只要周边村民在种植过程中遇见问题,都会选择到李萱明家中取经。  塔水镇浮萍村村民刘茂松也是此次“田间课堂”的受益人,他在塔水镇双庵村流转土地200余亩用来种植西瓜、羊肚菌、海椒、白菜等,前期在农技专家的专业指导下,他对种植的近90亩羊肚菌采取土壤、温度、湿度精细化调控管理,通过专业的田间管护,种出的羊肚菌个头大、肉质厚、味道鲜,商家纷纷上门购买,预计实现产值100余万元。  小麦病虫害防治、油菜菌核病无人机防治技术、猕猴桃种植技术、水稻高粱种植技术、玉米保护性条带旋耕机播技术……为培养适应现代化农业需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提高全区农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安州区农业农村局组织20余名农技专家,通过线上培训、入户指导、实地观摩等培训方式,对全区10个乡镇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帮助种植户既“富脑袋”又“富口袋”。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3-13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3月11日,岳池县一村干部致电本报,表达了想在村里发展1000亩工业辣椒的意愿,恳请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牵线搭桥。  与通常的食用辣椒相比,工业辣椒有啥特别之处?是否适合我省种植?记者就此向专家进行了解。  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研究员宋占锋介绍,工业辣椒外观呈“不规则小灯笼”形状,因其辣椒素含量通常是普通辣椒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主要用于提取辣椒素制作催泪弹等军工产品,也可在医疗方面用于镇痛等。食用辣椒能刺激人的味蕾,诱发食欲,因此,在餐饮方面也具有较强的用途,如云南的涮涮辣、海南的黄灯笼等,可用于汤锅调辣或制作剁椒酱等。随着四川火锅在全国的风靡,工业辣椒也可用于提高火锅调料辣度,满足高辣群体需求。去年,在省农科院彭州基地试种的工业用辣椒。受访者供图  然而,工业辣椒不同于我们常见的“一年生辣椒”。工业辣椒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在我国云南省的德宏州、海南省的三亚等日照时长高的区域可以实现高产栽培,离开这些特殊区域效果不大理想。2021—2023 年在泸州、安岳、彭州等地都有种植户小面积试种,因坐果率很低,均以失败告终。  “去年,彭州一个做调料的老板,委托我们在彭州基地试种了2亩工业辣椒,效果很差。一方面是因为辣椒移栽时间在5月上旬,种得很晚,而一般辣椒在3月中下旬就要种下去;另一方面,工业辣椒对病毒病较敏感,很容易感染,导致坐果性大幅度下降,其适应性在四川还有待观察。”宋占锋说,“工业辣椒目前在四川试种的产量表现在亩产1000斤以下,与其宣传的亩产可达三四千斤,相差很远!”  宋占锋建议,工业辣椒因对积温、光照、海拔都有较高要求,如果业主要在四川种植,最好做到以下四点:第一是先小面积进行试种,等试种成功再逐渐扩大面积,以免造成损失;第二是做好茬口安排,探索最佳移栽时间;第三是做好病害预防,要提早预防蚜虫、螨虫等虫害,切断传播途径;第四是选好种植区域,要能排能灌,有充足的光照条件和积温。  “目前工业辣椒市场需求有上涨趋势,因销售价格高于普通辣椒,老百姓种植积极性也高。”宋占锋说,但是,相关研究尚未成熟,他提醒省内种植户,种植工业辣椒一定要谨慎。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13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文/图  惊蛰已过,四川的油菜花由南至北各色花朵次第开放。  与花为伴,采蜜授粉与三农人一样辛勤劳作的蜜蜂,成为四川农村日报记者开展农业生产观察的切口。  即日起,四川农村日报特别推出《春“新”萌动2024·蜀乡花开等“蜂”来》系列报道,我们将跟随小蜜蜂忙碌的身影和独特的视角,针对油菜花、桃花、梨花等主要春花品类,一线探访省内具有代表性蜜蜂“打卡”点,关注我省蜂业创新发展的现实举措。  3月8日,崔成骑着小电动车在位于成都市新都区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七拐八绕”,骑进插满材料编号标签的油菜田,开始挑选优质油菜植株。  偌大的基地里,在这位作物研究所从事油菜育种的博士身侧开得正盛的各色油菜花丛间,不少蜜蜂一边忙着授粉,一边“嗡嗡哼唱”,热闹快活。  “说起来,这些蜜蜂也是我的‘老同事’了。”崔成幽默地说。为了让油菜制种和大田生产获得更高产量,省农科院每年春天向养蜂大户租用蜜蜂,至今已有七八年。到底是怎样神奇的特性,让这些小小的花间精灵,成为农业专家长期的“座上宾”?崔成筛选油菜植株。蜂花之“恋”自然选择的“双向奔赴”  “油菜是一种异花授粉植物,以风为媒、以虫为媒,进行授粉。”崔成用手掐下一株油菜花示意记者仔细看,近距离观察油菜花的花型,能够发现在自然条件下,仅仅依靠风把花粉带来,很难精准授粉,因此油菜花靠风自然授粉成功率不高。  这样带来的后果,放在生产大田,就是油菜角果结得少、产出菜油少,农户收益自然不高;对于油菜制种,就是产出种子少。  风“靠不住”,还有虫子呢。为了吸引虫子帮助授粉,油菜花不仅进化出鲜亮的色彩,还“使出大招”——香甜的花蜜。  蜜蜂作为虫媒授粉“主力军”,在采集花蜜时,通过嘴部咀嚼式口器吮吸花蜜的同时,毛茸茸的腿部、身体免不了沾上花粉。随着采蜜工作的进行,这些花粉也自然而精准地被带给不同油菜花朵,从而完成授粉。  崔成与同事们曾做过试验,在同等条件下,使用蜜蜂授粉,油菜不仅在产量上比自然授粉高出10%—17%,并且籽粒含油率更高。也就是说,蜜蜂授粉能够有效提高油菜产量与品质。  在这场蜂与花之“恋”中,蜜蜂获得了花蜜、花粉等食物,油菜得到高成功率的授粉,实现“双赢”,可谓自然选择下的“双向奔赴”。蜜蜂吮吸油菜花蜜的同时,帮助油菜花授粉。提升单产双翼孱弱也要“振翅飞”  “四川是全国油菜生产和菜籽油消费第一大省。”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浩杰告诉记者,2002年以来,全省油菜种植面积、产量连续22年增长。 特别是2018年全省启动“天府菜油”行动、2019年在长江流域开展耕地轮作休耕扩种油菜试点后,我省油菜面积大幅增加。  2024年全省小春生产暨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培训会明确提出,在去年四川油菜播种2120.8万亩的基础上,2024年扩种油菜55万亩。而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处于历史高位、靠扩面积来带动增产的空间已越来越小的看法,渐成业界共识。因此,油菜科研与生产领域将目光转向单产提升。  原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站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王顺海告诉记者,为了实现油菜单产提升,在生产环节引入蜜蜂开展授粉,其实是“五良”融合中,善用良法的生动体现。  一方面,这种个头不及拇指大小的小飞虫,已在多种异花授粉作物生产过程中,展现出提质增效的特性;另一方面,蜜蜂授粉操作简单,对于大部分油菜种植户来说,仅需要将足够数量的蜂脾或蜂箱放置在油菜大田中即可。“此时此刻,走在川内各地油菜花田,都能见到蜜蜂舞动着薄薄的翅膀,煽动‘提单产’之风的场景。”王顺海说。授粉有偿蜂农盈利不止依靠蜂产品  在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记者见到了连续8年来为农业专家提供授粉用蜂的新都养蜂大户曾光华。  从今年2月下旬开始,当地的气温和园区的油菜花繁盛程度,达到放飞蜜蜂的条件,曾光华按照每个蜂脾(一脾蜜蜂可理解为一板蜜蜂,受季节影响每个蜂箱内少则1-2脾,多则7-8脾,每脾约有2500只工蜂)150元的价格,为园内近百亩油菜生产大田、制种田块提供共计300脾蜜蜂。也就是说,这个油菜花季,他通过授粉,就能获得收入4.5万元。  “传统养蜂模式下,蜂蜜、蜂王浆、花粉等蜂产品,是我们养蜂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近几年国内蜂产品消费市场疲软。但通过给农作物授粉,我们也能保障收入。”曾光华对于市场沉浮看得很开,同时也在积极为科研机构、企业与种植业农户提供蜜蜂授粉服务,不仅仅依靠产出蜂产品来获得收入,“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  每年,曾光华带着200多箱蜜蜂,全国各地“追花夺蜜”,也为各地不同特色作物提供过蜜蜂授粉服务。除了油菜,蜜蜂也能给蓝莓、草莓、猕猴桃、梨等授粉,因此在新疆、山东、山西等地已较为普及。  “接下来,我们将加强蜜蜂授粉技术在省内的宣传推广应用。”省畜牧总站高级畜牧师赖康表示,希望此举在帮助全省7万多户蜂农拓宽增收渠道、帮助行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为全省特色作物提质增效贡献“蜂”能量。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13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 记者 洪瑜  3月6日,天刚蒙蒙亮,宜宾市兴文县共乐镇的稻虾养殖基地内,接连成片的水稻田里,处处都是农户忙碌的身影。“加把劲,客户的订单等着呢!”农户们忙着起捕小龙虾,接连将一筐筐小龙虾装运上车。  目前,四川大虾价格在每斤60元左右,而大炮头的价格达到了100元以上。这“高昂”的价格背后,是四川另辟蹊径,充分运用地理位置优势,带领四川虾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早虾”产业道路。捕捞的小龙虾。春寒料峭小龙虾端上消费者餐桌  “嘿!这虾个头真大!”3月6日,共乐镇稻虾养殖户郭其智将一只小龙虾放在手中端详,“这几天温度不高,小龙虾不爱动,再过十天半个月温度上来了,捕虾就更容易了。”郭其智说,与传统的“冬闲”不同,稻虾养殖户早早就开始了忙碌,“从早上6点钟捕虾,紧接着就分拣、称重、打包,主要是卖给外地客人。”  近年来,在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背景下,四川大力发展以稻渔综合种养为主导产业的“鱼米之乡”,坚持以渔稳粮、以渔增收,实现了稻渔量质双提升。  而从上市时间看,与湖北、安徽等小龙虾主产区不同,四川南部地区纬度更低,冬季无严寒、春季无冻土,让小龙虾能在春节前后至清明节期间大量上市,恰好填补了省外小龙虾主产区夏季大量产虾而冬季无虾的市场空白,巧打时间差,掌握了市场主动权。  在同样以稻虾养殖闻名的内江隆昌,当地农户抢在春节前便开始小龙虾捕捞,更早开启了“水上春耕”。“年前每天卖几十斤,根据大小价格从40元至120元不等,收入非常可观。”当地稻虾养殖户王平介绍,为供应春节市场,他与成都的水产直营店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小龙虾从田间捕捞上岸后几小时便可直接运往成都。“保证鲜活,消费者吃得放心,赢得市场的认可,我们的养殖效益才有保障。”王平说。兴文县稻虾养殖基地。市场火热川南早虾错峰抢占市场  “南京200斤、上海500斤,准备发车!”在兴文县某稻虾公司物流基地内,几辆小货车已蓄势待发,工人们正忙着分拣和包装小龙虾,准备装车销往江浙等沿海地区。  地处北纬28度的兴文县无霜期长达350多天,春季回暖早,小龙虾上市时间可以比湖北、江苏等大产区提前约2个月,填补了春节市场空白端上“年夜饭”餐桌,赶上了“物以稀为贵”的好时机。  在同样地处川南的泸县,早虾销售也十分火爆。“每天能卖上千斤,客户同样以江浙等沿海区域为主。”泸县海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大伦是当地的养虾大户。除了自己养虾,他还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稻虾养殖超过10万亩。“刚过完年就开始卖小龙虾,这几年销售情况比较乐观,整体价格情况稳定。未来,我们还是会大力发展早虾,毕竟物以稀为贵嘛!”高大伦说。  兴文县某稻虾公司销售部门负责人范贤志对未来的早虾市场同样持乐观态度。“我们从正月初八开始卖虾,这段时间每天从早忙到晚,根本忙不赢!”范贤志介绍,该公司最近每天都有三至五千斤小龙虾卖到杭州、北京、上海等地,火热的市场需求让他忍不住感叹,“从事早虾行业,真是选对了路!”  来自浙江杭州的水产经销商李进与范贤志已经合作多年,在他看来,川南早虾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从范老板这里买了很多年小龙虾,拉回浙江后在水产市场进行二次销售,每斤利润在20元左右。”李进介绍,从去年开始,他在春节至清明节期间便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川南早虾的销售上。“其他人还在卖螃蟹、基围虾等传统海鲜食品,我卖小龙虾就显得很特别,这是一大卖点。而且,过年吃龙虾,红红火火的很有气氛,蒸煮食用也比较简单,符合江浙一带清淡的口味。”李进说。  李光在南京经营着一家专卖小龙虾的夜宵店,香辣、爆炒、蒜泥、酸汤、冰镇、高汤……小龙虾在他的手下被做出了不少新花样。“大多数夜宵店在冬天是吃不到小龙虾的,而我坚持一年四季卖虾,并且只卖小龙虾,川南早虾是帮助我在行业取胜的一大法宝。”李光表示,他这个川南早虾的忠实客户,希望能让更多人在漫长的冬季品尝到四川的小龙虾。(兴文县委宣传部供图)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11
好秧一半稻,苗好三分收。连日来,泸县农业农村局的科技干部奔赴各镇村的田间地头,各镇(街)积极抢抓农时,引导种粮大户、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早稻“集中育秧”行动,提升早稻育秧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打好早稻生产“第一仗”。泸县旱育秧现场(曾佐然摄)    3月6日,在泸县潮河镇伏鱼村旱育秧基地的20多个“智能大棚”内,村民们正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有序地消毒、撒种、盖土、施肥……一派热火朝天的耕作景象。“我们这个大棚旱育秧优势是有恒温系统、排风系统 、换气系统,还有卷膜系统和灌溉系统,能够控制旱育秧在生长过程中的温度、营养和水分。按照秧苗生长的需求进行补给控制。”泸县潮河五谷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平说。旱育秧基地播种是3月2号开始播种,面积有10亩,400斤的谷种,可以满足400至500亩的插秧。“哪个棚需要补什么就把开关打开,可以分散更精准的控制,秧苗的生长更加有效,苗期30-40天左右就可以起苗移栽。”泸县潮河五谷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平说。“今年,泸县集中旱育秧面积在3000亩左右,通过统一优良品种、统一创新技术、统一规范管理,以后水稻成熟期一致,方便机收、节约成本,惠及群众。旱育秧预计30天左右完成出苗,将实现水稻移植栽种6万亩。”泸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工作人员邓德军说。 与传统的水育秧相比,旱育秧具有秧苗质量好,移植后结实率高,管理方便等优点,“智能大棚”育秧优势则更加明显。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土壤温度和湿度也更加适宜,并且能有效减少病虫害,抵御极端天气,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确保秧苗的质量和产量。今年,泸县预计栽插中稻56万亩,蓄留再生稻53万亩。通过各项技术措施,力争预计中稻每亩达到750公斤,再生稻达到280公斤,核心区争取中稻+再生稻达到吨粮田的水平。(供稿:泸县融媒体中心 曾佐然 陈程一)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3-08
(林巧 记者 毛春燕 李弘 文/图/视频)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3月6日一早,隆昌市云顶镇方田村九组村民李利财家的院坝异常热闹,来自隆昌市13个镇(街道)的农技中心主任、技术人员、水稻种植大户、专合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新农人”齐聚一堂,参加“隆昌市2024年水稻单产提升行动及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讲解”活动。技术讲解“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今年要在水稻稳面增收的基础上实现再生稻单产提升50斤的目标。眼下正是抢抓农时育秧的好时节,今天我们请来了专家,共同学习如何让水稻增产增收。”隆昌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邱生花开门见山道出了开展此次培训会的目的。隆昌地处川南,由于温光资源较好,当地推行“头季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即收割完中稻后,还会蓄留再生稻,实现“一种两收”。2023年隆昌市水稻栽种面积超过33.13万亩,总产量达19.878万吨,其中再生稻21.05万亩。“旱育秧底水一定要足,土壤水分要饱和。”“播种前一周,要选择晴好天气晒种1到2天,晒种时要勤翻动,使种子干燥度一致。”“秧苗要浅水浅栽,入泥深度不能超过30CM。”“要及时移除头季稻的秸秆,减少对再生芽萌发的影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研究员徐富贤、内江市农科院水稻所副所长曹厚明分别就旱育秧技术要点、水稻栽种技术、再生稻增产技术以及后期的病虫害防治进行了深入的讲解。现场实操院坝听理论,田间看操作。听完技术培训,参训人员在专家的带领下,移步到李利财家门前的旱育秧田块前。在徐富贤的指导下,农技人员和学员现场实操,将一袋袋“旱育保姆”(具有消毒壮苗作用的育秧伴侣)倒入水稻种子里,并搅拌均匀。在开好厢的土上撒谷种、覆薄土、喷药除草、盖地膜、插拱篾、覆天膜……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耕作景象。据介绍,旱地土壤中氧气充足,水、肥、气、热容易协调,和传统水育秧相比,旱育秧具有产量高、抗旱抗病特点,栽后发根快,且有利于蓄留再生稻,提高水稻产量。隆昌润农粮油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严龙江今年在方田村承包了50亩地,将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了800亩。“今天收获很大,特别是旱育秧技术、再生稻增产关键技术非常实用。像旱育秧最好用本土做盖土,覆土后立即补水打药,这些都是细节要点。”严龙江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天学习到了很多干货,对水稻丰收,再生稻增产信心满满。据了解,此次育秧使用的内6优103、内10优7185是四川省“稻香杯”优质米评选活动评出来的好品种,试点种植时中稻再生稻两季平均亩产分别达到了1068.7公斤和1077.31公斤,均是高产品种。“今年我们将大力推广适合隆昌地区土壤气候,且再生能力强,口感好的优质品种,做好技术培训,在全市开展拉练大比武和‘粮王’的评选。”邱生花介绍,以示范田带动农户田,引导农户做好育秧育苗和蓄水保水等工作,确保今年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让农业根基扎得更稳、群众饭碗端得更牢。“通过学习,我对粮食丰收更有信心。”胡家镇黄金村种粮大户何才芬表示。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08
(刘旭 记者  侯东 文/图)“旋耕机比微耕机深翻深度要深些,微耕机一般达20公分,旋耕机可以达到35公分。”3月6日,广元朝天区临溪乡望坪村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里一派热闹景象,英明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手陈永强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村民们讲解农机操作要领。培训现场春耕备耕时节,为进一步增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服务“三农”的能力,提升农技人员业务水平,更好指导当地农业生产,朝天区积极开展“农技培训进田间”活动,把业务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手把手、面对面给村民们讲解农机操作要点。此次培训在进行理论讲解后,陈永强还结合现实条件,进行了现场手把手示范教学,确保村民们能够真正学会。“培训让我掌握了农机的操作技术,知道了如何调节机械深浅度,根据地块的情况调节耕幅。”来自曾家镇石烛村的村民马珍全说,有了机械化耕种,对老百姓来说,耕种更加方便了,不仅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时间,还能把地种好。据了解,朝天地处秦巴山区,主要以山地和林地为主。2023年,全区粮食播面43.6万亩,产量12.23万吨,同比增长2.72%。扎实做好春耕备耕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春播生产任务,对保障粮食安全和稳定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朝天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当前春耕生产工作,朝天区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早行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各乡镇,制定科学的田管技术方案,发动农户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小春作物苗情转化升级,为全年农业产业稳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在实施农民技术培训工作中,朝天区还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紧扣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充分满足产业主体需求,组织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乡村农户、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宣讲、农民培训、技术服务等行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行动,锻造一批乡村振兴管理人才、带动一批产业振兴专业人才,为乡村振兴打造一支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乡村人才专业队伍。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07
(四川农村日报讯 赵宁)近日,苍溪县漓江镇为确保春耕备耕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引导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指导春耕备耕工作。  “参加镇上举办的这个春耕现场生产会,让我学到了玉米、小麦、油菜等的种植技术,回去我就将我学到的技术给群众传达到,让群众增产增收。”漓江镇凤峨村副主任赵建良说。  在清滩村,镇农技专家也将培训课堂搬进田间果园,现场开展猕猴桃管护技术培训,通过现场实操实干、示范引导、答疑解惑,就果树修剪、更新复壮、病虫害防治等管护知识向参会人员进行详细讲解。“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猕猴桃管理,把猕猴桃种得更好。”清滩村村民李勋章说。  “我们将抢抓农时,继续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做好技术指导培训服务,掀起春耕农业生产热潮,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漓江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李旭表示。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07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杭  当前,正值油菜快速生长期。连日来,德阳市罗江区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制种油菜基地,探苗情、看长势,面对面、手把手向村民传授清理三沟、清理杂株等油菜春季管理技术要点,帮助大家做好田间管理,确保制种油菜丰产丰收。罗江区农业技术人员郑阳(左二)正在为村民讲解油菜清杂技术要点。 罗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大家砍菜籽的时候要注意,母菜籽中的小菜籽一定要全部砍掉。”3月1日,略坪镇长玉村,一片片绿油油的制种油菜枝繁叶茂,展示出丰收在望的气势。罗江区农业技术人员郑阳正耐心细致地为当地村民讲解油菜清杂的技术要点,“这种母菜籽很容易长在大窝菜籽中间,请大家在清杂的时候把大窝菜籽拨开 一下,看里面的小菜籽有没有清漏的。”他拨开 一株油菜,向村民解释道。  “我今年种了250多亩制种油菜,幸亏有技术人员每天跟踪服务,及时到田间地头给予指导,油菜长势非常喜人。”略坪镇种植大户胡兴安高兴地说。  在罗江区鄢家镇万安村的制种油菜基地里,十几名工人正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开展清杂工作。  “制种油菜清杂,主要是看雌株的花蕾。挤压雌株后,看里面有没有花粉,如果有,它就属于杂株,需要及时清理掉。”鄢家镇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办工作人员杨红介绍,鄢家镇现有5000多亩制种油菜,目前正在进行第三次清杂工作,接下来还将进行更细致的春季管护,确保制种油菜品质。  据悉,清杂之后,制种油菜的田间管理工作主要围绕病虫害防治、肥水等展开。  本年度罗江全区油菜制种面积为2.83万亩,较上一年度新增长1500亩,增长比例达5.6%。“全区从1月底开始进行油菜清杂工作,大约一周后可全面完成。”罗江区农业农村局种子站负责人夏红告诉记者。  近年来,罗江区大力推进油菜水稻双季制种,将农技指导细化落实到镇村、农户、地块,送技术、送服务到田间地头,切实解决油菜种植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确保油菜播种面积和质量,实现稳产增收。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07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