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解决好“人、地、钱”问题,需要加快破除要素流动的制度性障碍,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创设良好的制度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采取行政化手段干预城乡要素流动,也不是只强调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和集聚,而是要以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带动城乡经济循环,进而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融入国民经济循环体系  (涂圣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一项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战略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城乡融合发展与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本质上一脉相承,但却是城乡关系在更高形态上的演替,在更深层次上的重塑。城乡关系调整优化过程中,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处于基础地位、发挥着关键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政策体系,促进城市资源要素有序向乡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我国已进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窗口期,加快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极为重要也更加紧迫,不论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资料图片必须在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上率先突破  城乡要素无法顺畅流动和平等交换,既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显著表现,同时也是城乡二元结构转化滞后的重要原因。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在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上率先取得突破。对此,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从基础性看,要素合理高效流动是实现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基本前提,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资源要素特别是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大规模流动,带来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整体提升,促进了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但也要看到,资源要素长期由乡到城大量流出,以及城乡要素权利不对等、收益分配不公平,导致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和后劲不足。同时,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要素跨城乡、跨区域流动与配置受到限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带来不利影响。也就是说,城乡要素流动事实上牵动着城乡两个地理空间和工农业现代化。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促进更多城市资源要素有序向乡村流动,不仅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所需,而且可以创造出新的资源要素重新配置效率,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  从关键性看,要素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是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的基础,是促进农业与非农部门劳动生产率有效收敛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制约城乡平衡发展的关键障碍,在于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不畅。由于要素流动存在制度性障碍,人才到不了乡村、资金不投向农村、土地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造成城乡要素出现结构性错配,带来全要素生产率损失,进而使城乡间经济收敛的内在机制无法发挥作用,影响到城乡差距缩小;同时,对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城乡产品供需匹配等形成制约。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有效缩小城乡差距,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是关键。  从复杂性看,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触及城乡关系的根本和底层逻辑。对于一个乡村人口规模巨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推进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其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就土地要素而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历次重大发展,无不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关系密切。工业化从调整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起步,改革从调整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开启。土地制度一变,城乡关系也会随之发生重要变化,并对全局带来广泛深远影响。当前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涉及农民基本权益特别是改变千百年来生产生活方式的事情,必然要慎之又慎。正是如此,围绕优化城乡要素配置进行的改革,既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难点所在。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的关键在“人、地、钱”  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更多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集聚、在乡村得到优化配置。相比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诸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的要素流动,也即“人、地、钱”问题,涉及面更广、影响更深,在城乡之间流动的有序性和平衡性问题更突出,是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的关键。三者有各自分别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又相互交织,在城市和乡村又有不同表现形态,需要系统地加以解决。  关于“人”,当前主要涉及“两类人”,即农业转移人口和返乡下乡人群在城乡有序迁徙和生活定居。具体看,一方面,要让能进城愿进城的农业转移人口更快更好融入城市,腾出农业规模化经营空间;另一方面,要让新农人“归心农村、融入农村”,带动城市要素向乡村汇聚。目前,我国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已经基本实现自由流动,但是,由于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不健全,农村资产和权益处置通道不畅,不少农业转移人口没有真正在城市落下来,也较难融入进去;同时,由于社会资本、下乡城市人口等在农村的权益保障、精神文化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人才向乡村流动也不太充分。  关于“地”,突出表现为城乡之间“人”的流动与“地”的优化配置尚未很好地同步起来,造成“一边闲置、双向紧缺”的局面。一方面,大量农村转移人口进城后,由于农村“三权”市场化退出渠道尚不畅通,一些农村宅基地闲置,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城镇建设用地需求越来越大,建设用地指标普遍紧缺;同时,大量下乡经营主体合理用地需求保障不足,农村三产融合“缺地”现象比较普遍。土地问题始终是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不仅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用地需求保障,也影响到乡村振兴中产业发展效率、农民财产权利实现等。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关键仍在土地上,在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上。  关于“钱”,主要表现为农村资金净外流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乡村振兴资金需求巨大与供给不足的问题。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资金来源渠道不断拓宽,基本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支持、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但财政支农资金效率效能尚待提高,农村普惠金融覆盖深度不足,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总体规模依然不大,工商资本下乡面临一些壁垒,集体资源资本化进展不快,乡村振兴资金缺口依然较大。这种局面的形成,有体制机制方面原因,也与农业回报率不高、对社会资本吸引力不充分有关。从根本上而言,促进资本要素更多地向乡村流动,需要充分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加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提高农业农村投资回报率。推进“人、地、钱”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  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解决好“人、地、钱”问题,需要加快破除要素流动的制度性障碍,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创设良好的制度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采取行政化手段干预城乡要素流动,也不是只强调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和集聚,而是要以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带动城乡经济循环,进而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融入国民经济循环体系。  首先,要健全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打造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和平等交换顺畅的通道或场域。为此,应着力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统筹城乡人口流动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畅通农村与城镇之间、农业转移人口流入地和流出地之间、都市圈城市之间的土地资源配置通道,理顺人地关系逻辑,实现“地随人转、城乡平衡”。加快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和有效性。同时,要进一步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引导城乡要素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其次,要分类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聚焦“人、地、钱”关键环节,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具体而言:  关于“人”,要着力促进人口在城乡双向迁徙。针对城市下乡返乡人才,健全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和城乡人才合作交流机制,保障其合法权益,让下乡返乡人才“留得住、有保障、干得好”,能够参与乡村社会治理,顺利融入乡村社会。针对农业转移人口,进一步完善“人地钱挂钩”政策,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健全“三权”市场化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让人口流动与土地权益流转匹配起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让愿意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能够顺利落户,平等享受合法权益,顺利融入城市。  关于“地”,要着力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积极做好存量建设用地盘活的文章,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公平合理的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把分配做好、激励搞对。适应乡村产业振兴要求,围绕解决“用地难”问题,加快探索适合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特点的供地方式,建立高效的产业用地供给制度,促进休闲农业、乡村民宿、农产品初加工、农村电商等规范健康发展。  关于“钱”,要着力拓展乡村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围绕增强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完善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积极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提高金融服务覆盖宽度和深度。同时,完善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目录制度,改善乡村营商环境,更多利用市场化手段,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最后,强化县城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的载体作用。县城是城乡经济循环的交汇点,也是城乡要素跨界配置的天然载体。强化县城功能,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城市资源要素有序向乡村流动。为此,要将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机衔接起来,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权,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推动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推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和资源统筹配置,引导和服务城市要素入乡发展、城市人口入乡消费。建立分类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引导机制,推动县域新型工业化,促进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在县域内动态循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2-18
(记者 张舟)11月28日,在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推进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指出,要扎实抓好各项部署落地落实,加快建设我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2月4日召开的市委乡村建设人才代表座谈会上,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施小琳也强调,要培育一支有情怀、有能力的高素质“三农”人才队伍。本期《锦观智库》专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廖冲绪,就成都如何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人才进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为和美乡村建设提供多元化人才支撑建言献策。资料图片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锦观智库: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有序引导人才到农村”。人才对于乡村发展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廖冲绪: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指出,要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人才振兴无疑是这一重要要求的应有之义。人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最关键、最活跃、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第一资源。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乡村人才振兴提出了新要求。只有吸引更多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人才供给才能跟得上,乡村产业才能正常运转、迭代、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才能不断涌现。只要越来越多的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一边参与,一边带动,乡村的发展就会更上一层楼。因此,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善经营的高素质“三农”人才队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成都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广开人才新路,汇聚乡村振兴合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新时代新征程,成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美乡村,都需要进一步创新乡村人才体制机制,吸引成千上万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的各类优秀人才,这既是现代化成都建设的内在要求,也对全省乡村人才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具有示范引领价值。具体来说,人才能够为和美乡村建设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人才懂技术、了解相关农业生产、市场经营等知识,能够帮助当地村民发展产业,提升收入,也能够传播乡村的优秀文化,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更为重要的是人才可以融入村庄基层组织,为农村基层提供治理思路。因此,无论是发展特色农业,还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又或者是完善乡村基层治理,不仅需要熟悉土地、热爱土地的本土人才,也需要敢于创新、眼界开阔的“新农人”和职业经理人,各类人才在乡村这片广阔的天地大显身手,是有效解决乡村振兴面临的各种挑战的必然选择,将激发乡村振兴的新动能,让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乡村“聚人才” 成都有优势也有短板锦观智库:要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成都在人才方面有何优势,又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廖冲绪: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城市,人口规模庞大,城镇化水平较高,其经济实力、科教实力、人才储备量等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相比于全国大多数城市来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资源禀赋丰富。首先,成都科教实力名列前茅。乡村“百业”振兴,需要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积极参与,需要各类相关专业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成都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大城,拥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大、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成都市农业科学院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院所,各类高水平的专家学者众多,为成都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物质技术基础,以及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其次,成都人力资本充足。从2022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在蓉的65所高校共计有本专科生约103.5万人、硕士研究生约10.9万人、博士研究生约2.0万人,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在全国名列前茅,为成都乡村振兴培养了庞大的“后备军”。此外,成都区位发展条件优越,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之一,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蓉漂人才”,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成都的人力资本实力。高校毕业生与外来优秀人才一起,共同构成了成都人力资本的基本盘,为成都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是回馈和反哺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资源。第三,成都发展势头良好。2022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817.5亿元,成为中国第7个迈入“2万亿GDP俱乐部”的城市,市场主体增长17.8%,总量达363.9万户,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显示出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这为充分发挥成都在四川省乃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乡村人才振兴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支撑。但是,成都也仍然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一、二、三圈层差异明显,特别是二三圈层的乡村人才现状与乡村发展的需求不匹配。首先,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有待健全。改革开放后,城乡二元对立结构逐渐被打破,城乡之间人才等要素的自由流动逐渐畅通。但是,在户籍、市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人才的流动往往体现为单向的流动——即从乡村到城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城乡之间人才的双向流动。目前,城镇户口转变为农村户口的制度性门槛相对较高,新增农村户口的权益保障机制还不健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人才入乡。其次,“户籍在乡村、服务在城市”的现象有待改善。成都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吸纳了大量来自乡村的优秀人才。但是,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和农村的发展,许多来自乡村的人才并未实现户籍的城镇化,这些“纸面上”的人才并没有服务当地乡村振兴,使得数据上的人才无法“变现”。第三,农民职业化能力培养需要再提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农民职业化能力的提升提出更高要求。成都仍需要不断探索,从重视农民对专业知识的个性化需求,农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场景打造等方面发力,提升农村人口的职业化能力和水平,增强内生发展能力。创新机制才能为乡村 “引人”“留人”“育人”锦观智库:要想在引人上做文章,留人上下功夫,育人上求突破,成都应该怎么做?廖冲绪:要实现成都乡村的新发展,就必须拥有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我认为,要从“三个机制”入手:首先,要优化“三支一扶”招聘机制。“三支一扶”是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工作的就业政策。目前,成都市的“三支一扶”招聘岗位主要集中在支教、支医方面,支农、帮扶乡村振兴方面的工作岗位相对较少,且一些支农、帮扶乡村振兴岗位专业要求不明确。因此,要根据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不断优化“三支一扶”招聘机制,特别是支农和帮扶乡村振兴岗位,要以专业为导向,引进和培育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和“成都农匠”,筑牢乡村振兴人才基础。其次,要健全农民职业化能力培训机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仅需要大批农业专家,也需要广大的现代农民。成都现有乡村常住人口427.7万人,绝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要根据农村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民知识技能现状需求,从“大水漫灌”式培训向“精准滴灌”式培训转变,充分发挥成都科教优势,群策群力帮助农民设计农业生产与销售方案,借鉴浙江“千万工程”成功经验,就所需的相关领域知识技能对农民开展实训化、个性化、案例式培训,更好契合实际和满足农民的个性化需求,切实提升农民的职业化能力和现代化素养。第三,创新人才培育和引进机制,在“育人”“引人”“留人”上求突破。首先,要重视本土人才培育,用好“存量”人才。通过发掘和培养搭建平台,提供服务,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积极发掘和培养乡村技艺的能工巧匠,以理念“育好”人;其次,可以通过人才柔性引进方式,敞开大门、选贤任能,支持企业家、专家学者、医生教师,甚至是“银龄”人才参与乡村振兴,以真心“引来”人;第三,要营造和美干事环境,构建积极开放有效的政策环境、支持创新创业创造的工作环境、营造尊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社会环境,以环境“留住”人。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3-12-15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在去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资源就那么多,超大规模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又不断增长,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不仅要立志补上短板弱项,还要立志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总书记的话阐明了科技之于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对新形势新任务下的农业科技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要求,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农业科技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资料图片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科技的重视有迹可循。早年在陕北梁家河插队时,习近平就带领村民在全村搞了沼气化的科技活动,让大伙儿尝到了科技推广应用的甜头。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舍得下气力、增投入,注重创新机制、激发活力,着重解决好科研和生产“两张皮”问题,真正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十年来,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定增强,确保了十几亿中国人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并且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农业科技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功不可没。  为什么说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从我国国情来看,14亿多人口要吃饭,耕地就这么多,尽管我国已经比较稳定地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但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仍在增长,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产需平衡压力加大,依靠科技促产能、提效率、找增量,是农业的根本出路。从发展阶段来看,转变发展方式,让绿色成为农业的底色和亮色,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旋律,无论是治理水土污染,还是畜禽粪污和秸秆资源化利用、减肥减药等,都离不开科技的加持,科技已成为点亮绿色生产方式的动力之源。  要立志补上短板弱项,还要立志发挥后发优势,“两个立志”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科技工作的厚望重托。看短板,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刚刚迈入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部分核心种源、高端装备仍掌握在别人手中,需要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下大力气突破“卡脖子”瓶颈,朝着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迈进。看优势,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完整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转变,数字农业占比逐年提高,智能农机、农业大数据应用等市场潜力巨大,我们有基础有条件发挥后发优势,在当前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中,抢占制高点,实现“弯道超车”。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中国古老的农耕智慧揭示了农事活动中尊重自然规律则事半功倍的秘诀。时至今日,探寻助力农业“用力少而成功多”、实现后发赶超的秘诀,答案就在农业科技中。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12-14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变声边为身边,变脚力为能力,变坐诊为出诊。贯彻新思想须要“四下基层”身体力行,面向群众说透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法令,让调查研究、信访接待、现场办公都与老百姓零距离,这也是新时代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破解发展难题的重大创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之以恒“四下基层”,是践行群众观点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创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五大振兴。纾难解困、化解矛盾,很现实地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增进与人民群众感情、具体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等重大问题。这为各级干部强党性、定责任、抓落实,进而把为党分忧、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提供了重要指引和实践路径。主动把问题解决在根子源头、把矛盾消弭在基层一线,有情有理有法化解各种急难愁盼。运用“两个结合”推动“四下基层”重在紧扣主题教育实现“五个更加注重”,跟进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四下基层”把宣讲党的主张及政策法规作为重大任务,将调查研究作为重要路径,把解决问题作为关键导向,把推动绿色发展作为落脚点,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直面百姓诉求和地方发展难题,敢想敢为、善作善成。以“四下基层”增进绿色发展,当然须要树牢问题意识。不断发动、组织和凝聚群众,破解大家在生产生活中的关键难题,排查安全矛盾纠纷,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城乡基层治理服务的精细化、精准化水平。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12-13
(钟毅)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要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创新人才入乡激励机制,提高城乡要素协同配置效率。”农村人口老龄化、缺人才、留不住人等问题,是目前制约“三农”发展的重要因素。做好新时代乡村人才工作,必须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建功立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简阳尤安村 摄影 熊一凡乡村人才振兴面临哪些新特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无论是培育特色农业,还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进入新时代,各地采取积极措施,引导人才往乡村一线流动,取得积极效果。乡村人才振兴也随着时代发展而表现出新的特征。一是人才需求多元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复合的。近年来,虽然我国乡村振兴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但乡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繁多且复杂,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涉及方方面面的专业领域,更需要有过硬的多元化人才队伍来支撑,才能为乡村振兴整体层面的规划落实、实际层面的攻坚克难创造条件。这既需要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人才,更需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来支撑乡村振兴发展。二是人才供给高质化。高质量的乡村振兴,与高质量的人才息息相关。乡村振兴发展需要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作支撑,因此,强化专业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供给,才能满足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人才需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要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各地通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以专业化、高质量的人才带动了城乡间市场、资金、信息、技术、管理和理念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各类高质量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提升了乡村振兴的人才底气。三是人才培养全局化。实施乡村振兴,本质上是城市化充分发展的过程,是人口在城乡优化配置、城乡互动和融合发展的过程。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全局,能够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更多空间,实现人才效益的最大化。近年来,乡村人才培养坚持内引外联、引育并重,既想方设法吸引城市高端人才、留住本土人才,又大力挖掘本土人才潜力,就地培养一大批适合发展的“田秀才、土专家”,依靠多方力量、汇集多种资源、探索多种途径为乡村人才发展和培育提供支撑,构建“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强劲“人才流”。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农村地区还存在培养、引进、留住人才难,本土人才不愿回、外地人才不愿来、现有人才不愿留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人才总量不足。留在农村且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能人才数量有限,农业发展带头人和返乡创业群体严重缺失;人才质量不高。本土人才大量外流和外来人才难引进、留不住的双重困境导致乡村人口老龄化、弱质化。目前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工作主要由中老年群体担任,而他们知识文化水平总体偏低,难以满足乡村振兴发展的需求;人才结构失衡。乡村振兴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但目前乡村人才大部分集中在农业生产经营范围内,农业科技人才、现代经营管理人才、乡村治理人才明显不足,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缺口较大。如何深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第一,壮大干部人才队伍,提升乡村基层治理能力。乡村振兴干部队伍是乡村振兴工作的直接推动者、组织者、实践者,是推动“三农”政策落地生根的中坚力量,办好农村的事情,必须抓好干部队伍这个关键群体。要建强村党组织书记“头雁”队伍。加强村党组织书记的选拔和培养,着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夯实党的农村的执政根基,努力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要建立优秀乡村治理人才进入正式编制的“绿色通道”。加大优秀乡村治理人才进入基层正式工作编制的支持力度,构建常态化的优秀实职干部遴选为乡镇事业干部兼任村社书记的制度,探索针对乡村治理人才进入乡镇机关公务员的定期考核、推荐录用的方式方法,支持具备条件的农民工等群体建立临时党支部,使之成为培养优秀乡村治理人才的重要平台。第二,加强培育本土人才,加快农民从身份向职业的转变。本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既熟悉地域环境,又心怀浓厚的乡土情结,要用好乡土人才,让更多“土专家”“田秀才”等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摸清本土人才的“底子”。走访调研乡村一线各行各业,对人才资源数量和类别做到心中有数,真正把表现优异的“好苗子”选出来,构建乡村振兴的人才“蓄水池”;做好本土人才培育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专家授课和田间指导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农民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培育一批乡村能工巧匠;制定本土人才选拔标准和考核机制。从新型经营主体中筛选并通过学历提升、技能指导、实战实训等方式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并定期对农业经理人的职业素养、业绩、诚信经营情况以及是否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等开展考核,真正让农民从一种身份转变为一种职业。第三,切实夯实产业基础,提供人才干事创业的“土壤”。产业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也是人才干事创业的重要载体,只有产业兴旺,才能实现事业留人,从而为推动全面乡村振兴提供持续发展。积极推进产业融合,改善乡村创新创业生态。充分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活化利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成都西部片区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应充分把握政策机遇,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为引入人才筑牢产业融合的底色;以产业园区、村集体经济等为载体,为人才回乡创业搭建平台。依托产业园区或村集体经济,建设一批农业创新驿站、人才孵化器、人才工作站等平台,提供用地保障、金融支持、创业补助等政策支持,支持引进人才创办领办产业项目,加强全产业链培训和数字化、网络化技能培训和参观学习;完善配套机制,稳定乡村人才队伍。除了将人才“引进门”,还要“扶上马、送一程”,既要通过项目奖补、税收减免等方式积极招录乡村紧缺专业服务人才,同时也要加强乡村经营、社会治理、法律服务、农技应用推广等人才配套服务建设,为人才融入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稳定的支持。第四,坚定做好“筑巢引凤”,为人才营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人才具有流动性,想要让更多优秀人才扎根乡村,需要同步改善乡村生态环境,让乡村成为令人向往的地方。通过乡音乡情引留人才。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完善回流人才信息数据库,对有意愿的返乡人才开展信息推送和访问,以乡音乡情为纽带感召一大批新乡贤以携带资源回归、回乡交流任职、开展技能传承等多途径建设家乡、回馈家乡,引进培养一批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迫切需要的科技带头人、乡村规划师和“乡村工匠”等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改善社会环境引留人才。增加乡村就业岗位,提供创业支持,提升乡村人才社会地位。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补齐乡村医疗、教育、交通、物流、网络等服务短板,加快构建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格局,全力缩小基础设施“硬差距”,加快填补公共服务“软落差”,形成与城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乡发展共同体,为回乡人才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绿水青山留人。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造人和景美的人居环境,构建起美丽休闲的乡村田园场景,不断提升人才乡村工作的幸福感、满足感。(作者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3-12-13
(成都市委政研室课题组成员:郑鉴洋、白飞、刘青松、唐松、邓雪)近期,市委召开乡村建设人才代表座谈会,明确提出引导各类人才融入大局各展其能,在农村广阔天地创新创造创业。深化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要把人才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引才与引智相统筹,大力培养本土人才,促进各路人才“上山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着力锻造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成都农匠”,激励广大有志之士在农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做优公园城市乡村表达贡献更多智慧力量。提升站位高度重视乡村人才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人才互动是城乡融合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全局高度,对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多次强调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要吸引包括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在内的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深刻指出要顺应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和优质劳动力,我们的年轻人、知识分子,也要双向流动。这些重要指示要求,具有极强的战略性、指导性、针对性,为我们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近年来,成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系列论述精神,围绕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出台落实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全市农村实用人才超37万人、总量位居副省级城市第2名,精准培育持证农业职业经理人2.4万余人,引进两院院士等高层次农业人才68人、乡村专业化运营团队61支,集聚教育、医疗专业人才1048名组团开展服务,但与新阶段新目标新要求相比,在制度供给、人才培育、合作互动、政策激励、环境保障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在下一步工作中应当切实增强做好农村人才选育用管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持续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全力建强多层次乡村振兴人才矩阵,为乡村振兴、城乡融合源源不断注入强劲动力。创新方式吸引集聚乡村人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四川及成都“三农”工作,几次来川视察都专门就粮食生产、乡村振兴等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要把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擦亮、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特别是2018年2月到战旗村视察时,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嘱托成都要“把乡村振兴这件事抓好,继续走在前列、起示范作用”。2023年7月来川视察时又强调,要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关键靠人才。要把乡村人才引进纳入“蓉城英才计划”“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不断探索创新乡村人才引进机制和渠道,着力构筑引才聚智“强磁场”。重点要打好四张牌:打好“乡情引力牌”,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发挥亲缘、人缘、地缘优势,引导更多根在乡村、情在乡村、志在乡村的本土优秀人才反哺家乡、返乡兴业。打好“典型示范牌”,深入挖掘一批热爱家乡、拼搏奉献的返乡下乡创业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创新开展“成都农匠”评选活动,深入推进“银龄”行动,吸引更多人才返乡创业。打好“前景感召牌”,运用全媒体手段广泛宣传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蓝图愿景,举办人才“感知家乡行”系列活动,引导社会各界感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美好图景、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成就、乡村振兴走在前列的实践变化,提振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打好“平台牌”,依托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农产品品牌孵化服务平台、农产品交易服务平台、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服务平台等积极招引集聚各类人才,为各类人才在乡村创新创业提供体系化的平台支撑。聚焦发展培育锻造乡村人才人才工作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成都要打造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乡村人才是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既离不开土生土长的乡土人才,也离不开四面八方的返乡人才;既要抓好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的振兴,也要注重能工巧匠、乡土艺术家的挖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乡村人才培优力度,构筑“内外”结合、多层次的人才梯队,让那些有号召力的带头人、有行动力的追梦人、懂技术的“土专家”“田秀才”、善经营的“新农人”“农创客”,都能在乡村振兴伟业中精彩绽放。要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精心打造人才体系和人才服务阵地,着力培育锻造一支有情怀、有能力的高素质“三农”人才队伍。要着力选培“乡村治理头雁”,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推动乡镇年轻干部到农村发展一线淬炼。创设乡村首席运营师制度,支持首席运营师带团队开展乡村整体规划、农业品牌建设、新媒体运营等工作。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推进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职业化试点,组建农业职业经理人后备人选库,持续壮大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培养更多有眼界、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高素质农民。培育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突出抓好农业生产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等实用人才培训,为乡村输送更多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育好农村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采取招录、调剂、聘用或安排专兼职人员等途径,充实农村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创新机制用好用活乡村人才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人才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这些年,成都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契机,大力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服务等方面体制机制障碍,乡村人才发展制度体系“四梁八柱”基本形成。但从实际情况看,乡村人才要素制约一定程度仍然存在,必须充分发挥改革的先导作用,坚持敢立敢破、破立并举,纵深推进乡村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人才发展营造优质高效的环境。具体而言,要主动为农业农村人才减负松绑,减少农业科技人才承担的行政事务,减少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优化科研项目管理与考核机制,让他们轻装上阵、聚焦主业、专注科研。要赋予农业领域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集中资源多出成果、出大成果,落实成果转化收益、兼职取酬等政策,充分释放创新创业活力。要推动实践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畅通农业农村人才职务晋升、职称晋升渠道,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为想做事、能成事的人才提供必要的机会和平台,让创新能力突出、工作业绩明显的人才能脱颖而出、成长成才。要结合农村具体实际建立必要的容错机制,鼓励乡村人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以创造性落实开拓事业新境界。优化环境服务保障乡村人才吸引集聚人才,靠政策更靠服务,比真金更比真心。对于乡村人才而言,不仅要“一见钟情”,更要“天长地久”。如何将人才留住,做好后续保障至关重要。与城市相比,乡村舞台广阔但条件艰苦、使命光荣但工作清苦、前景光明但过程辛苦,尤其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秉承“人才优先,服务至上”的理念,加快建立完善常态化的人才服务保障机制,以更硬政策、更实举措、更好服务,优化人才宜业宜居生态,不断提升人才高地的服务力和吸引力,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在具体工作中,要积极为广大乡村人才搭好台、铺好路、服好务,使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要加快制定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发展规划和专项激励政策,构建市、区(市)县两级人才目录配套体系,将更多乡村优秀人才纳入人才分类目录。要始终遵循人的逻辑,全面增强片区综合开发思维,根据片区人口个性偏好统筹布局生活服务,有机植入咖啡馆、文体室等消费场景和社交空间,提升乡村人才的幸福感归属感。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人才公寓、发放住房补助,妥善解决好异地安居、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领域急难愁盼问题,让乡村人才留得安心、干得顺心、生活舒心。要持续改善基础条件,建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村发展条件,缩小城乡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差距,提高农村生活便利化水平,让农村成为人才的幸福家园,吸引城乡人才留在农村。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3-12-13
(裴玉松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延林 杨勇)“身似黑珍珠,蛋如绿宝石”的旧院黑鸡,指产于达州万源市旧院等乡镇的黑鸡。1963年,中科院西南考察组专家在当地发现了此类鸡种,彼时,国际上根据记载只在南美洲发现过。此次发现被专家们定义为“中国首次、世界第二”。随后,这种罕见的鸡种被命名为“旧院黑鸡”。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万源将旧院黑鸡作为支柱产业予以扶持。特别是2010年,万源提出“千万黑鸡下江南”的发展战略,掀起了发展高潮。但让人遗憾的是,被发现60年后,目前的旧院黑鸡产业依旧处于“小打小闹”阶段,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科学化发展任重道远。11月中旬,记者采访了万源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旧院黑鸡养殖企业代表、四川农业大学教授,试图为旧院黑鸡发展把脉问诊,助力其飞出大巴山。产业工人在喂养旧院黑鸡。资料图片入局与出局“无序发展、恶性竞争、各自为政”三个问题  素有“万宝之源”“秦川锁钥”美誉的万源,位于大巴山腹心地带,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川东北版图上。万源境内峰峦起伏、河流纵横,是我国三大富硒带之一、四川唯一天然富硒区。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孕育出了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旧院黑鸡。据万源县志记载,当地村民喂养黑鸡的历史已超160年。  “旧院黑鸡的特点可以用好与贵来概括!”万源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畜牧师胡渠说,“好”指旧院黑鸡肉质细嫩清香、味道鲜美,硒含量高达0.205毫克/千 克 、硒 含 量 比 土 鸡 高125%,鸡蛋富含高硒、高锌等营养物质;“贵”指旧院黑鸡在养殖过程中需纯天然放养,喂养周期达8个月以上才可出栏,养殖投入成本高进而推高了售价:活鸡市场价约40元/斤、鸡蛋约3—5元/枚。  旧院黑鸡的好与贵,为其带来了发展机遇。据《万源乡镇简志(1950—2015)》记载,万源2001年存栏旧院黑鸡40万只,2005年存栏增至62.16万余只。然而,2008年旧院黑鸡的活鸡售价已达30元/斤、鸡蛋可达5元/枚。一边是收益可观的销售市场,一边是增长缓慢的出栏量,这引起了当地政府的注意,也激发了当地村民的养殖热情。从2010年开始,万源提出了“千万黑鸡下江南”发展战略,通过对鸡苗、圈舍建设等给予补贴扶持旧院黑鸡的发展。“每平方米圈舍补贴最高时达150元。”胡渠回忆道。  2005年至2010年,旧院黑鸡迎来了发展“黄金期”,房地产开发、软件研发、教育行业、在外务工等背景的养殖户纷纷入局。为缩短生长周期、追求更高收益,一部分人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导致旧院黑鸡供大于求。2005年至2012年,万源旧院黑鸡的存栏量从62.16万余只暴涨至300万只。彼时,销售渠道尚未打通,又缺乏有力的监管,旧院黑鸡价格出现断崖式下滑。  一边是高昂的日常养殖支出,一边是滥市的鸡价,大批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的养殖场被迫关闭。2014年,坚持了8年、颇具规模的万源市绿康禽业公司因资金链断裂倒闭。  同时,旧院黑鸡的品质也受到了外界质疑。因前期当地养殖户缺乏种源保护意识,大批外来鸡种混入本地原种,旧院黑鸡的口感变差了,消费者不愿意买单了。“无成熟的产业链、源头上价格暴涨暴跌、下游消费就会死掉。”长期研究旧院黑鸡的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赵小玲直指问题核心。  万源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旧院黑鸡规上养殖场锐减至约100家,全市存栏量约100万只左右,相当于2012年“全盛期”的三分之一。  旧院黑鸡发展迎来至暗时刻。百里坡旧院黑鸡专合社的育种厂。资料图片洗牌与反省“品系选育、品牌塑造、市场销售”三个短板  “核心繁育厂不能进,只能在外面看。”在万源市恒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王宇婉拒了记者进核心育种区参观的请求。恒康农业是当地唯一一家拥有省级旧院黑鸡遗传资源保种场的企业。“旧院黑鸡养殖不是体力活,而是一门需要依托生物学、遗传学、疾病防控学等学科的严肃科学。”进入旧院黑鸡养殖行业15年的王宇如此总结。  10年前的行业洗牌,让整个旧院黑鸡行业进入反省阶段。大家意识到:种源是旧院黑鸡产业发展的核心,种源的品质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早在1993年,万源就在旧院黑鸡主产区开展保种选育、建立旧院黑鸡扩繁基地,2003—2005年,当地开始与川农大、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选育旧院黑鸡品种(系),并持续至今。在民间,当地部分有实力的养殖户也开始注重加大研发投入、提纯品种。比如2020年至2022年,王宇与川农大的专家团队合作选育、提纯旧院黑鸡品种;今年,百里坡旧院黑鸡专合社建设了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全自动化种鸡孵化厂。大家都试图从源头上保证品种的优良、提升竞争力。通过政府、养殖户的持续投入,绿皮壳鸡蛋已实现了从 20%至 100%的提升。但记者调研发现,截至今年10月底,达州还没出台旧院黑鸡统一的养殖技术规范。“研发力量分散、经费投入不足,重养殖、轻研发,旧院黑鸡的原种选育一直是比较突出的短板。”赵小玲说。  此外,品牌打造和市场营销也是旧院黑鸡的突出短板。  近年来,每逢农博会、农交会等大型展销会,万源政府都大力推介旧院黑鸡。但与阳澄湖大闸蟹、汉源花椒以及寿光蔬菜等全国驰名的农业区域品牌相比,旧院黑鸡依旧“养在深闺人未识”。在万源采访期间,记者发现关于富硒茶的标语、横幅随处可见,但关于旧院黑鸡的宣传内容几乎没有。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当地营造旧院黑鸡宣传的氛围不够。  “我们花了大力气申报创建旧院黑鸡品牌,但品牌宣传推广确实是短板。”胡渠坦言,旧院黑鸡缺乏符合市场发展规律、能精准捕捉消费者喜好的现代品牌推广,养殖户大都盯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无法真正将旧院黑鸡这块牌子叫响。  销售渠道不畅,也是旧院黑鸡迟迟做不大的痛点。  参阅《万源乡镇简志(1950—2015)》发现,早在2010年万源就成立了旧院黑鸡销售总公司拓展销售网络,但因管理方式等原因最终失败。近年来,万源探索出了建立专营酒店、体验店、直销店等形式,一定程度上拓宽了销售渠道。去年,旧院黑鸡的年出栏为460万只、年产商品蛋达到5200吨,但这个数据远远未达到养殖户的预期。旧院黑鸡的销售端未打通,反过来又制约了养殖规模的扩大。旧院黑鸡。特约通讯员 马发海 摄  “我们流转了12000亩山地,但实际上目前只用起来了4000多亩,市场没打通哪个敢贸然扩大养殖规模!”万源市百里坡旧院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晓岗说。长期以来,百里坡旧院黑鸡专合社投入了大量精力做市场开拓,从早年的百度推广到如今的流量推广、电商直播,打通销售端的努力一直未曾停下。与刘晓岗的策略不同,早在2014年,王宇就尝试开设线下体验店做打通旧院黑鸡消费端的努力,但以失败收场。2022年,王宇才在达州开设了第一家黑鸡线下体验店。用他的话来说,用近10年时间才恢复元气走出万源。  赵小玲也指出了万源地理环境对旧院黑鸡的制约:原本计划建设300亩的基地,但最终只选出了一块50亩的地。赵小玲还驳斥了关于旧院黑鸡离开万源不能饲养的说法。“一个生物品种的遗传稳定性一般在100万年左右,旧院黑鸡可在万源之外的地方饲养,只是天然富硒这一优势将不复存在。”她解释道。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2-13
  (骆玉兰 赵宇恒)粮食问题总是牵动人心。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年粮食再获丰收,产量再创新高,达到13908亿斤。在日益严峻的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下,给大家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但与此同时,社会上、网络中也有一些追问,比如,今年自然灾害多发,近年来耕地面积又有所减少,为何还能实现丰收乃至增产?既然粮食连年丰收,进口为何还在不断增长?资料图片  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今年自然灾害多发,为何还能实现丰收?的确,从全年来看,今年先后遭遇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给粮食生产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大小,还要看防灾减灾措施是否到位。我国在农业防灾减灾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从种子到田头完整的应对机制,有各级党委政府真金白银的支持,稳产增产、“一喷三防”“一喷多促”等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最大限度降低了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再从空间上看,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农业资源禀赋各异。放眼全国,每年都会有受灾减产的地方,也会有无灾增产的地方。今年我国一些地方确实出现因灾减产的情况,但总的来说是点上重、面上轻,以秋补夏、以丰补歉,因此今年粮食总体上依然是丰收的。比如,受暴雨洪涝灾害影响,今年黑龙江五常一些地块减产甚至绝收,但从黑龙江全省来看,农作物受灾面积反而是少于常年的,粮食生产实现了“二十连丰”。范围扩大到全国全年粮食生产,道理也是一样。  再来回答第二个问题:耕地面积减少,为何还能增产?有地才有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底,我国耕地面积较十年前减少了1.13亿亩,一些人因此对粮食产量产生了担忧。我们讨论产量,一要看面积,二要看单产。先看面积。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大头,在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多项粮食生产专项补贴等一系列实招硬招下,今年秋粮面积实现了连续第4年增加。而从长远来看,近两年耕地总量减少的问题已经得到初步遏制,这也为粮食丰产丰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接着看单产。我国人多地少,在面积有限的前提下挖掘单产潜力空间,是提升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通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提升单位面积的粮食产出,今年全国粮食单产390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了2.9公斤。今年初,农业农村部还启动了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据专家调查,在行动覆盖的300个重点县,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73%。在面积增加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单产的提升为粮食丰收增产提供了新的动力。  最后来看第三个问题:为何我国粮食连年丰收,进口还在不断增长?海关总署此前公布了一组数据,2023年1-10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12993万吨,同比增长7.3%,一时间引发热议。从根源上说,粮食产量和进口量“双增”,还是因为我们的消费量增长了。一方面,过去长期以来,我国人口总数持续增长,吃饭的嘴越来越多,消耗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消费结构的变化,也极大地推动了粮食消费量的增加。过去十年间,我国人均肉类的消费就增长了35%,这必然带来饲料用粮的增长。俗话说,一斤肉五斤粮,老百姓每一份蛋白质、热量的获取,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每一次进阶,既是质的提升,也离不开量的保障。  从进口结构上看,我国粮食进口以饲料用粮为主。今年1-10月,大豆、玉米、大麦、高粱等传统意义上的饲料用粮进口量占粮食进口总量的87.6%,进口小麦占比虽然达到了8.3%,但相当一部分是作为玉米的替代,同样用于饲料加工。从渠道来看,也从以往高度集中于个别国家向多元化发展。与饲用相比,用于口粮的进口粮食占比并不大,且主要用于品种调剂。当前,我国口粮的自给率在100%以上,谷物自给率在95%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85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饲料粮的供给问题当然不能忽视,但是只要“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守住了,中国人“吃饭”就出不了大问题,我们发展的主动权就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过,粮食进口量的增加也提醒我们,虽然我国已经告别了粮食短缺,但粮食供需仍然处在紧平衡的状态,节粮减损、保护资源是我国一项长期重要任务。我们仍要始终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无论何时都不能觉得高枕无忧,要在收获、储存、加工、运输、销售、消费等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加强节约减损。具体到每个人,就是要珍惜每一餐饭,节约每一粒粮。  其实,粮食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需求弹性很低,倘若真的出现供给短缺,往往很快就能感受到。而从我们身边看,既没出现粮价大幅上涨,也没听说粮食短缺的情况,可见粮食总体依然量足价稳。当然,在当前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背景下,我们既要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始终办好自己的事情,夯实粮食不断丰收的基石,做到谷物和口粮“该保必保”;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高层次的粮食供需动态平衡,牢牢端稳中国饭碗。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12-12
(川观智库研究员 李媛莉)四川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以及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推进会议,接连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重点任务,要求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具有四川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生态环境部首席科学家葛察忠建议,四川可以从政策入手,率先出“新”。  葛察忠直言,乡村是美丽四川建设的落脚之一,因此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目标和美丽四川的目标是同向的,相关的政策、制度及规划等可以整合和协同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内涵非常广,但生态环境是美的基础、是底色,可以先关注和解决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通过完善和创新环境政策,优先解决乡村中‘不美’的问题。”  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保护,葛察忠有三点建议:  四川可以结合省情出台包括建设美丽乡村在内的美丽四川建设的地方法规标准。尽管我国环境政策体系已经形成,并且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对照美丽中国建设的具体要求,葛察忠认为针对“美丽”建设的一些法规及评估体系还缺乏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所以,他建议四川可以先制定相关地方标准。  四川可以设立“美丽四川”建设方面的专项资金,可从财政投入中新建相关专项资金或整合当前生态环境治理专项资金,重点推进美丽乡村、美丽城市等创建,发挥政府资金在美丽四川建设中的引领和激励作用。网络公开信息显示,全国不少省份及地方设有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如安徽省还出台了《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意见》。  四川可以开展不同类型的“美丽细胞”创建,针对乡村特点和特色元素,如绿色食材、特产果木、水资源等,又或者是乡村中更小的单元,如山水林田、老宅集中点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有特色的“美丽细胞”创建,突出和美乡村的各美其美。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2-11
●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关键抓手,将其摆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基础工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龙头工程、助力美丽四川建设生态工程、促进共同富裕民心工程的重要位置,不断开发乡村多重价值,大力拓展农村发展空间,为推进四川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强劲后力  (何思妤 黄岑玥 赵娜)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立足四川实际,作出推进四川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在县域、难点在乡村”的重大判断。这是对城乡发展规律、乡村价值的尊重和体现。四川城乡和区域发展差异明显,乡村与城市面临产业、收入、基础设施等多维度的差距,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的历史任务艰巨而紧迫。目前,四川城乡融合发展已破除了一些相对容易突破的“单点”制约,正处于深层次梗阻性难点突破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我省必须瞄准突出矛盾问题,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摆在突出位置,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点带面地突破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难点,努力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资料图片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破解“三个双重”矛盾  乡村不仅是多元产业的生产地和城乡居民共同的居住休憩场所,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理想的城乡关系,离不开乡村的业兴宜居、民富人和。只有建设一个兴旺宜业、生态宜居、富裕文明的乡村,才能与城市形成良好互动紧密关系。  顺应新形势新变化,党的二十大正式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建设的内涵与目标实现了由表及里的全面拓展,有助于城乡关系在更高质量的乡村发展基础上实现更高水平的协调与均衡,走向深度融合。近年来,四川抢抓多重国家战略重大机遇,全面统筹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但仍存在“三个双重”现实矛盾,深刻制约着四川城乡关系向深度融合发展。一是乡村现代产业存在链条不完备与体系不均衡的双重短板,二是农村人居环境存在保护体系不健全与发展不协调的双重矛盾,三是农民增收面临城镇化放缓与乡村机会有限的双重压力。对此,我省必须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关键抓手,将其摆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基础工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龙头工程、助力美丽四川建设生态工程、促进共同富裕民心工程的重要位置,不断开发乡村多重价值,大力拓展农村发展空间,为推进四川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强劲后力。  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要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的经验。20年来,“千万工程”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入手,由环境变革带动整个乡村社会发生深刻变革,铸就了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成功经验。要深刻认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切实把先进经验运用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加快打造功能完备、设施完善、富有特色的四川现代化乡村。具体而言,就要坚持党建引领,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坚持人民至上,把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农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多方联动,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重视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坚持城乡互动,更加注重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发展,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布局,保障合理用地需求。坚持实干精神,保持战略定力,瞄准重点难点,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坚持创新发展,注重体现本土特色,绘就富有巴蜀韵味、各美其美、城乡共美的四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三大路径”  以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为首要任务,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基础工程,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根本要求,深入推进四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打造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新型乡村样态,是破解“三个双重”现实矛盾,突破“难点在乡村”制约,推动四川城乡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坚持把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作为首要任务。首先,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现农业更强的稳固基石。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守住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格永久基本农田管理,开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行动。其次,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发展高质高效现代特色农业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现农业更强的关键任务。充分发挥农业大省的资源优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等融合类发展项目,支持建设一批产地初加工设施,重点支持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社,推进农产品加工提质增效。第三,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现农业更强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集群发展新格局和市场竞争新优势。建设一批国家、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科技示范园和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现代林业园区,深入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基础工程。首先,加快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更美的有力支撑。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强化农村道路安全监管。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乡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持续推动天然气供气设施向农村延伸,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探索建立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可及性、便利度。其次,深入推进“三大革命”,健全农村人居环境保护体系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更美的基本保障。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入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打造人居福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搞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基础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健全上下游、纵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生态价值多渠道转化,破解“富饶的贫困”。第三,以镇带村,提升中心镇辐射带动能力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更美的重要举措。强化城乡融合与村镇协同双轮驱动新理念,通过顶层设计统筹“跨镇(街道)、跨乡村”的城乡融合规划和建设,提升中心场镇辐射村庄、服务村民的带动能力,进一步优化城乡融合空间体系。深入推进省级百强中心镇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产业强镇、文旅强镇和商贸强镇,坚持镇村一体、抓镇带村,打造农民群众安居乐业便利生活圈。  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根本要求。首先,保障农民充分就业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更富的重要基础。增强县域、场镇人口集聚服务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更好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针对农民提供差异化就业服务,通过强化稳岗纾困政策落实、健全农民工技能培训体系和灵活就业制度等多种途径,保障农民工就业稳定。鼓励农民工返乡入乡就业创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引导农民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其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增加乡村发展机会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更富的主要内容。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增收。支持农民发展乡村作坊、家庭工场和乡村生产生活服务业。以县域为单位,做好闲置资产分类清理工作,建立健全闲置资产收益合理分配机制,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农房和宅基地,让农民获得多元化收益。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更富的关键环节。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按部署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规范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赋予市场主体资格。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定完善章程,建立健全法人治理机制。建立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等作用。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2-11
●“千万工程”经验是开启新时期乡村全面振兴的一把金钥匙:切口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场景大,具有广阔的迭代升级空间;得民心,老百姓支持度高;机制活,充分凝聚和调动了全社会的力量  (叶建亮)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构建产业互补共促、要素畅通对流、基础设施一体、公共服务均等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乡融合发展的短板在乡村,乡村发展滞后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区域不协调的主要因素。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因此,必须深刻认识乡村振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长远性和基础性地位,举全社会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资料图片把乡村全面振兴作为城乡融合的指向与依归  城乡融合的根本目的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由于技术进步和空间集聚带来的要素生产率提升,要素尤其是劳动力在非农部门和城镇的生产效率高,从而报酬高于农业和乡村,因此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其外在表现就是经济的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也就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并且两者相互协同,相互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资源要素部门和空间转移的同时,也伴随着传统乡村的衰落,但这个进程并不以传统部门和乡村的消亡为终结。实际上,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社会以及城市的转型,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乡村宜居性升级,城乡在产业结构、空间格局、要素流动、服务共享上达到了一种新的均衡状态,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状态。  而由于特定历史背景和初始禀赋原因,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采取了分离的路径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其主要表现是采取城乡分割的方式,通过控制城乡商品、要素的流动,控制农产品价格,为资本紧缺条件下低成本推动工业化提供支撑,其结果就是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大力推进,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已经大为缓解,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根本性扭转,城乡协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也不得不看到,我国乡村的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突出的问题。乡村产业单一,生产效率不高,难以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导致乡村留不住多少劳动力,缩小城乡差距的长效机制仍然缺乏,等等,这种情况在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显得更为突出。从全国层面来看,东中西地区乡村之间的差距大大超过城市之间的差距,是造成区域差距的重要因素,可见,乡村发展仍然是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的短板和难点。因此,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乡村全面振兴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指向和依归。  一方面,从理论上来说,城乡融合是城镇和乡村双向互促的过程。但是从我国当前城乡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来看,城乡融合的瓶颈在乡村,重点是推动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有效机制和持续发展局面,这既是对过去长期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遗留问题某种意义上的“补课”和“矫正”,也是常态化背景下,促进农业农村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依靠城镇的单边突进难以实现真正有效的城乡融合。  另一方面,检验城乡融合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考量标准,就是看乡村发展的活力是否提升、城乡差距是否缩小。城乡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从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并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到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处理好城乡关系,将乡村振兴作为协调城乡关系的重中之重,成为全党农村工作的主线。  此外,城乡融合发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补齐乡村发展短板,不仅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而且城乡融合通过乡村建设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市场需求,促进国内循环,为经济增长提供可持续的内生动力。以“千万工程”经验为钥开启乡村全面振兴  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启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地都在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而这其中,浙江省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为抓手,探索出了一条以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通过不断持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造就美丽乡村、造福农民群众的乡村振兴路径,成效显著,影响深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  “千万工程”是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立足浙江省情农情和发展阶段特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亲自谋划作出的战略决策。整个工程在浙江近4万个村庄中遴选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并将其中1000个左右村庄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工程以乡村整治为切入点,持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实现迭代升级,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打造了万千美丽乡村,绘就了城乡共富画卷。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8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  “千万工程”为浙江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驱动形成了浙江省城乡协调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可以说,“千万工程”经验是开启新时期乡村全面振兴的一把金钥匙。  切口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乡村环境整治是乡村治理中比较具体和常规的工作,对广大基层行政治理主体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千万工程”以基层治理主体的日常工作小切口为突破口,针对性强,工作具体,易于执行,无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更加方便的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特别是对于广大乡村基层干部而言,其在熟悉的具体事务上展现出来的能力禀赋和主观能动性更强,更能准确贯彻政策意图,并取得良好的政策效果。  场景大,具有广阔的迭代升级空间。村容村貌治理看似小工作,但是其后续的累积效应可持续放大。通过村容村貌的改善,不仅大大提高了乡村在留人引人上的吸引力,遏制和扭转了农村人口外流的局面,同时通过高效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注入,极大夯实了乡村经济基础,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实现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有机融合。  得民心,老百姓支持度高。“千万工程”把整治村庄和经营村庄结合起来,把改善村容村貌与发展生产和农民致富结合起来,农民不仅生产生活环境焕然一新,而且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农民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全心全意支持配合政府推进相关工作,降低了政策实施难度,提高了政策实施成效。  机制活,充分凝聚和调动了全社会的力量。“千万工程”以乡村为载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政府作用,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汇聚全社会资源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推动生态价值转化,政策引导企业打破行业和区域边界,积极投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源源不断地注入动力。畅达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  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落脚点是要着力构建畅达的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发展的体制机制。  城乡要素优化配置体制机制。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汇聚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通过大力推动乡村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加强乡村发展资本支撑,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的市场基础和外部环境。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  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城乡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重点加大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现城乡基础设施无缝对接。特别是加强数字乡村建设,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夯实数字赋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体制机制。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不断提高农业和乡村其他产业生产效益,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农企利益紧密联结机制,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加强农业支持保护,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体制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差距。大力促进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拓展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渠道,完善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强化农民转移性收入保障。  (作者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2-11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农业强国建设时强调:“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一些农村发展乏力,关键在于缺人才,缺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总书记的论述指明了人才建设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的重要意义,也为全方位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资料图片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进入新发展阶段,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党组织要成为群众致富的领路人,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地见效,真正成为战斗堡垒”,“要着力培养一批乡村人才,重点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育好用好乡土人才”。这些重要指示表明,人才软实力是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需要育好用好一批引路人、带头人、明白人,最大限度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和持久动力。  发展引路人定目标。所谓“选准一个人、带好一支队、振兴一个村”,乡村要发展,引路人至关重要。各村党组织及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第一线,直接面对农村大事小情,最了解村庄实际情况,最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村庄的发展目标。要积极培育“头雁”,打造能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适应,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乡村振兴“头雁”队伍。发展引路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注农民利益、尊重农民意愿,做到心中有村、心中有民。面对乡村发展难题,既要有敢想敢干的勇气,也要有能干可干的谋略,积极整合资源,制定科学规划,为村庄发展定目标、定方向。  产业带头人帮致富。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村庄产业发展离不开一批致富带头人。他们可以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负责人,也可以是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农民工等,只要有意愿、有想法、想干事,就要积极为他们提供平台,使其在产业发展中能够切实“扛大旗”“挑大梁”。同时,也要建立更加有效、更加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以利益捆绑联农、以经营主体带农,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特别是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政策明白人释红利。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国家出台大量惠农政策,涉及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农民发展的方方面面,如何用好、用活、用足这些惠农政策,需要一批“看得懂、讲得出、用得通”的政策明白人。作为政策明白人,既能上接“天线”,也要下接“地气”。首先要吃透“上情”,了解政策背景、导向,哪些是能干的,哪些是不能干的,哪些是和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比如各类惠农补贴、乡村振兴用地负面清单等。还要摸清“下情”,找到农民关心的问题和政策的结合点,用农民听得懂的话把政策讲活,让政策红利直达每一位农民。  人尽其才,百事俱举。惟有大批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活力充分涌流,成为乡村振兴源源不竭的澎湃动力,农业强国建设才能跑出“加速度”。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12-07
(余瑶)11月开始,北方地区白菜、萝卜、土豆等应季蔬菜大量上市,丰收的喜悦尚在,田间菜农却先感受到了阵阵“寒意”。北京新发地市场价格监测显示,整个11月大白菜批发价一斤最低两毛钱、最高也才四毛五,土豆价格降幅达三成,圆白菜、芹菜价格也降到近年来的最低点。而在地头,大白菜、萝卜等蔬菜“身价”更低,也就几分钱一斤,让大家对“白菜价”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资料图片  今冬蔬菜为何大降价?主要原因是产量增加。2022年冬季蔬菜价格相对较好,菜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整体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再加上今年秋冬气温偏高,利于北方蔬菜生长,且入冬后气温没有明显下降,使北方菜上市周期延长,与陆续上市的南方菜迎头相撞,以致短期内蔬菜市场供给量大增。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夏季华北地区遭受洪涝灾害,不少农民为了降低损失,临时补种易种植、好管理的白菜、萝卜等,也使得华北一带蔬菜种植面积增加,导致供过于求。  那么,如何看待这轮菜价下跌?从市场的角度看,蔬菜价格下降有一定的合理性。北方地区初冬应季菜本就集中在几个品种,往年11-12月上市时,市场一时难以消化,价格出现季节性下降也是有的。近年来,我国蔬菜种植面积稳步增长,2022年全国播种面积达3.37亿亩,而且随着蔬菜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在丰富,单产在提升,总量也在逐渐扩大。这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消费选择,但同时也稀释了人们的消费能力。毕竟,市场需求是有限的,生产端供给多了,销售端价格自然就会有所下降。  我们不妨给市场一点耐心。虽然当前菜价处于低位,但随着气温持续下降,北方露地蔬菜逐步退市,市场供给转向南方蔬菜和北方设施蔬菜,随着种植、运输的成本增加,菜价将逐步回升。即将到来的元旦和春节,也会进一步抬高蔬菜消费需求,带动菜价上涨。销售末端的“风吹草动”,将快速传导至生产链各环节,调动各方主体特别是农民适时调整下一茬的蔬菜生产,推动菜价恢复正常。  菜价涨涨跌跌,虽说是正常的市场现象,但价格大幅下跌对于农民的影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据媒体报道,在山东、河北、内蒙古等地,一些蔬菜低价贱卖甚至滞留在菜地中无人采收,农民迫不得已只能将蔬菜直接翻地还田。蔬菜种植是一部分人务农增收的重要来源,一季蔬菜的亏损对他们的影响不言而喻。值得思考的是,如何避免此类“菜贱伤农”现象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  需求侧的变化应当引起更多重视。不只冬季蔬菜价格下跌,今年以来,大闸蟹“跳水”、猪价“腰斩”等农产品价格波动也引发关注。市场的微妙变化,并非仅受单一产量因素的影响,往往还受消费习惯、市场预期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就拿大白菜来说,在现代交通物流和成熟种植技术的加持下,消费者可以一年四季随吃随买,冬储白菜的市场需求大大降低,人们消费观念也更加理性。同样,除了猪肉,牛羊肉、鸡鸭鱼等也广受市场欢迎,折射出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此外还要看到,近年来农产品越来越受到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价格走向愈发难以预测。  无论是捕捉这些市场信号用于指导生产,还是防范应对自然风险,抑或是提高地头议价能力,单靠农民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需要政府、新型经营主体等各方携手努力。一方面,要更好发挥政府这只手的作用,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测和调控,为农民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减少种植的盲目性。要加快推进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促进农产品错峰上市、均衡供应,尽量防止扎堆贱卖。在市场价格低迷时,及时加强产销对接,帮助农户拓展销售渠道,提高流通效率。另一方面,要帮助农民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合理控制种植规模,适时调整种植结构,选育优质品种,树立品牌意识,提升竞争力。在今年大闸蟹“跳水”大环境下,阳澄湖、洪泽湖大闸蟹价格波动不大,正是因其质量、品牌两手都硬。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还要积极联结小散户,指导他们开展标准化生产,同时利用自身优势直接对接商超、社区等销售终端,减少中间分销环节,帮助农民提升定价主动权。  据了解,为帮助菜农减轻损失,各地纷纷使出了硬招实招,比如河南省临颍县及时摸排蔬菜滞销情况,加强与批发市场的联系,直接到田间地头组织货源,努力缓解农民卖菜难。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我们期待各方迅速行动起来,和菜农一起扛过这股“寒流”,共迎春暖花开。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12-06
(何向东)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由此,梅竹兰菊被称为“四君”。《集雅蔡梅竹兰菊四谱小引》记载“文房清供,独取梅、竹、兰、菊四君者无他,则以其幽芳逸致,偏能涤人之秽肠而澄莹其神骨”。从此,梅竹兰菊被称谓“四君子”首次出现在画谱中。“四下基层”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是守人民心的真实写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党员干部要深学、深悟、深践“四下基层”的伟大创举,谱写“四君子”实景图。“怎得梅花扑鼻香”,以梅的“献心”,谱写“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实景图。党员干部“上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下接”人民群众,是平衡“上接”与“下接”这一天平的“砝码”。党的政策宣传好不好、深不深、细不细、实不实是党员干部在人民心中的“晴雨表”“试金石”。作为党员干部要先当“学习者”,对于政策要归类、要吃透、要转化,发挥敢于在浩如烟海的政策中精准“捞针”精神,实现政策学习由“大海捞针”到“精准出击”的转化,实现由“有字之书”到“无字之书”的转化,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数,成为熟悉政策的“百科全书”。要再当“翻译者”,政策条款多用专业术语阐述、表达,而基层宣讲是传递政策的“第一信号”,为此,党员干部要扮演“信号转换器”角色,实现政策由“书面语”“专业语”“学术语”转化为“家乡话”“土语化”“龙门化”,促使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千磨万击还坚劲”,以竹的“韧心”,谱写“调查研究下基层”实景图。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法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是部署落实党的政策、方针的“压舱石”。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要创新调研方式,坚持少看“展板”多看“后院”、少听“A4纸汇报”多听“人民所诉”、少走“规划路线”多走“遗忘角落”,采取“四不两直”的调研方法,真正听到一线问题、收集一线资料、落实一线效果。要夯实“零距离”调研方法,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坝坝会”“院落会”“火炉会”等多元式、直接式、渐进式的亲民、爱民、敬民、为民的交流会,助推急难愁盼的问题主动“浮出水面”。要检视整改贯穿始终,面对能够即刻整改、即刻解决、即刻落实的问题,要集中优势力量,解锁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达到立竿见影、吹糠见米的效果。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分类“销号”,力行“背水一战、挂图作战、协同作战、挑灯夜战”四大战术,定期调度整改进度,让一项项、一条条、一类类的惠民政策根更深、叶更茂、花更香、果更实,让群众满意度成为衡量整改效果的“度量衡”。“不以无人而不芳”,以兰的“耐心”,谱写“信访接待下基层”实景图。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体现党和政府为民办事的重要抓手,是直接知民情、察民意、解民忧的“最后一米”。信访接待下基层是变“被动上访”为“主动下访”的“转换器”,是变“被动服务”为“上门服务”的“服务器”,是变“被动坐诊”为“主动出诊”的“拔锚机”。要厘清“来龙”,对于信访问题要做到“事前预习”“温故而知新”,找准矛盾“易燃点”“切入点”,敢于到矛盾集中、问题突出、呼声较高的一线去,促使问题一个一个问、一个一个解。要延续“去脉”,信访的重要意义在于给信访群众开“一剂良方”,服“一粒定心丸”,坚持信访问题“回头看”“反复看”“满意看”,让信访群众由“锁眉愁”转向“开心颜”,以人民脸上的“颜”度为信访接待“上分”。“菊残犹有傲霜枝”,以菊的“决心”,谱写“现场办公下基层”实景图。现场办公下基层是直插现场、直听民意、直解问题的“一线工作法”,在一线疏“堵点”、在一线破“难点”、在一线融“冰点”,切实提高办事效率。要秉持求真务实的工作初心,列出问题诉求清单,分类集群、分类管理,立下“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在基层一线用心、用情、用力推动现场办公落实见效。要树牢“一线”办公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实效,树立哪里有问题、哪里有矛盾、哪里有挑战,就将办公地点搬到哪里的“现场流动办公”机制,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找准产业发展、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等所面临的问题、短板、不足,实现号准“病脉”在一线、找准“症结”在一线、开准“方子”在一线的“愿景图”变为“实景图”。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12-05
(四川农村日报讯 孙一琳)乡村文化渗透在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村子最具辨识度的名片。村名的背后,可能藏着一代代人的故事;村庄的建筑布局、生产方式,彰显着先祖生存的智慧。深挖文化资源,提炼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创造性地融入乡村农文旅产业的发展中,能够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名片,激发乡村发展的活力。  发展文化产业,就要从文化的视角看产业。所谓“高兴而来,满载而归”,游客带走的是物质产品,更是精神体验。例如,天津市蓟州区小穿芳峪村与“津门老字号”渔阳酒业合作,复兴“小穿烧锅酒”品牌,为传统品牌寻找现代载体,把传统民俗传承下去。找准文化与产业的结合点,在保留乡村文化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开发土特产和其他文旅供给,有利于激活乡土文化的生命力。  当然,如果没有丰富的产业形式,文化也很难成为大产业。所以,加强文化与产业融合,也要换个角度,从产业的视角看文化。在研学基地,手艺人的“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孩子们亲身体验,让文化成为“带得走”的产品。发掘文化产业新业态、新形式,催生文化消费新模式,打造更多文旅融合精品和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项目,乡村文化就能更好满足人们的期待。  文化是乡村的“魂”,是乡村振兴的“软实力”和内生动力。传承好文化,带动产业振兴,以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托起更多人的诗和远方,乡村振兴之路将走得更稳更好。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2-05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朴实无华的行动、生动鲜活的故事。好榜样引领好时代,创先争优、见贤思齐。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创新理论,运用“枫桥经验”,敢于善于斗争。不断走好群众路线,以忠诚干净担当,争做人民好公仆,让群众满意,奋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答卷。你看,点亮残疾人体育梦的张家口残联体育部主任杨光燕,守护民众健康的广东疾控传染预防所长康敏,勇探产业富民的广西柳州商务局副局长贾建功,扎根治沙前沿的甘肃民勤退耕还林办主任姜莉玲,赴汤蹈火的内蒙呼和浩特玉泉南二环消防救援站长巴特尔,为中国饭碗装进更多优质粮的黑龙江农业厅种植处,均彰显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好风貌。“模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感动、感慨、感同身受!”人民满意公务员就像一座座灯塔,照耀着从今天到明天前进的路。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对标先进、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点燃精神火炬,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党的干部重在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真正践行为民造的福根本宗旨。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强使命当好人民满意公务员,初心如炬辉映复兴之路。当前,我们应科学把握发展机遇、锲而不舍拓展“双循环”经济市场。立足急难愁盼,明晰发展举措,在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破解民生难题。把为党为民精神延续下去,让党更放心,让人民更满意!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12-04
一级市场 预备蛋糕摸清家底,进行原始定价,适度议价,让村民参与,做股到户二级市场 做大蛋糕入市交易,价值显化,通过做出二、三产业来,实现价值增值三级市场 切分蛋糕创设场外市场,引入股票、期货、做市商和村内回购者等,使股权溢价不断实(川观智库研究员 李媛莉)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专题研究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问题并作出《决定》,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目的是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通往目标的道路有许多,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周立对川观智库介绍了其中一条——通过三级市场构建让农民“租利两得”,钱包可以更鼓一点。农民要更富,需要“租利两得”  川观智库: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后,四川紧接着高规格举行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推进会议,要求推动我省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你怎么看待四川的部署?  周立:不实现农民富,就不可能带来农业强和农村美。农民不富、农业不强、农村不美,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  川观智库:怎么抓住“农民富”的关键?  周立:农民的钱包要鼓起来,就要让农民享有租值经济,而不只是利润经济,要做到“食利”和“吃租”的“租利两得”。  “租”是来自资产的自然增值和社会增值,前者比如说绿水青山四季更新、树木生长生命繁衍、空气光照和矿物质产生等,财富增值过程中,不需要人类劳动投入,或者劳动投入比重极小。后者是社会变化带来的,比如股票低买高卖、房产增值等。“租”是非生产性获利。“利”是通过人类的劳动投入换取的利润收益,是一、二、三产业中劳动及各项要素投入,带来的生产性获利,比如农民种粮产生的利润或者打工获得的工资。  “租”和“利”相比,有着生生不息的特点,是财富的主要来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要说的就是“租”。  川观智库:农民的“租”从哪里来?  周立:农村可以产生“租”的资源有很多,我们常常称之为空间资源,比如乡村里面的一草一木,一栋房子,甚至乡村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都是城市稀缺的资源。政策层面所说的“山水林田湖草沙”通过“立体综合大开发”,就能将全域的空间资源整合起来,产生“金山银山”的价值倍增。  农村空间资源可以分为三层:顶层的资源是市场最直接需求的产品,比如花卉苗木、瓜果蔬菜等农林产品,甚至砂石木材,它们都能直接卖出去,但挣的是一、二产业的微薄利润,参与的是红海市场竞争,以“走出去”为特征;中层的资源是提供生态服务,如生态旅游、观光游学、康养度假,还有林权、碳汇等,面对现在顾客的潜在需求,吸引人到乡村消费,第三产业和“吃租”开始显现,以“请进来”为特征。更深层的资源,是山水林田湖草沙在内的整体生态空间资源全域开发,比如把空间资源中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教育价值开发出来,面对未来顾客的潜在需求,开辟一片蓝海,如同挖矿一般把“租值”经济发展起来,以“挖下去”为特征。  “吃租”的办法,就是想法子像挖煤、采油、挖矿那样,把乡村空间资源中的多元价值进行设租、创租、分租,把“租值”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实现空间资源的资本化转换。创建三级市场,推动乡村资源资本化  川观智库:那怎样让村民去实现农村资源“吃租”呢?  周立:把乡村的空间资源纳入生态价值化、价值生态化的范围内,就可以推动资源资本化。具体而言,可以创建三级市场。  一级市场,主要是村内市场,通过对乡村空间资源进行普查,成立组织,整合资金,村内投资;二级市场是通过县乡两级搭建平台,如县级产权交易中心,让外来资本能够投资入股,参与乡村空间资源开发中;三级市场是开放给金融和更多的场外交易者,使得资产证券化的交易功能有双边市场和做市商,甚至有内置金融托底回购。  更通俗地说,一级市场我们叫“设租”,实际上就是给农村资源定一个原始股的价格。通常按照当地标准定价,比如说一块农地的年租金是多少,一栋房的转让价格,当地村民心里都有杆秤,据此设定交易或者租用价格,就能满足村民的价格期待,并且也可以有适度的溢价,让村民尝到甜头。  但农村的空间资源常常很难切分,比如说一个村庄、一处林盘,需要整体开发定价,才能综合利用,拆分开了就没有吸引力,失去了空间价值。这种情况下,很难由农民个人或者家庭定价,就需要将整个资源单位组织成为集体,也可以引入外部力量,比如创设二级市场,通过内外协商,实现一级市场的价格发现。二级市场就是经过村内资源整合和原始股定价后,引入外部力量。通常不太建议工商资本的介入,最好是有钱有闲的城市中产阶级,或者是乡村文旅运作团队等社会资本介入。其实就是不需要竭泽而渔的资本力量,需要的是能与乡村形成一种共生关系,能够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把乡村特色产品、服务充分发挥出来的外部力量,比如通过社区营造式的造人、造景、造产。所谓造人是改造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一批乡村新主人,造景是把乡村景观净化美化亮化,吸引一批乡村新客人,造产是把乡村的产品、服务做出提升,把产业发展起来,产生更多乡村新价值。  二级市场建设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产生溢价,少则几倍,多则十几二十倍。溢价的过程中“谁入股谁受益”,农民和村组像原始股股东一般,投入一处山林、一棵树木、一间农宅、一块农地等,就参与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价值增值过程,外部力量依靠其劳动、资本、创意等投入,也能够享用到价值增值。乡村满足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美好生活享用过程中的价值增值,也就参与者共享了,这种就是二级市场的好处。  三级市场是在二级市场创设的基础上,引入金融交易和场外交易,若难以理解,一开始不用考虑三级市场,就在二级市场内附设金融交易,设租、创租、分租,自然而然地在乡村价值发现过程中实现乡村振兴,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  川观智库:是不是可以说,创建一、二、三级市场,是为了逐级推动资源资本化?  周立:是的,可以做一个基本总结:一级市场是摸清家底,进行初始的原始定价,并且适度的议价,让村民参与,做股到户,这是预备蛋糕的过程。二级市场是入市交易,价值显化,通过做出二、三产业来,实现价值增值,做大蛋糕。三级市场就是创设场外市场,甚至通过引入股票、期货等,引入资本市场的做市商和村内回购者,使得股权的溢价不断实现。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三级市场体系的主角  川观智库:三级市场体系的建设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做什么?  周立:落实到一级市场,政府部门至少要做好农村资源的普查,到底有多少家底值多少钱,老百姓愿不愿意参与?要确定成员,折股量化到每个人,实现内部定价。政府也可以以公益性资产,如村村通的公共设施投入、项目支持,以及规划主权地位,折股量化,以支持一级市场建设。  在二级市场建设中,政府起到的作用是平台功能,做统筹规划、搭建交易平台和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  在三级市场建设中,政府要做“球场”的建设者,让村庄作为主体下场“踢球”。政府要建好这一场外交易市场,支持包括一对一、一对多的场外交易,甚至回购、衍生品交易。  川观智库:你提到“让村庄作为主体下场踢球”,是指让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三级市场“唱主角”?  周立:不只是三级市场,一、二、三级市场的主角,多数情况下都应该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理想情况下,村民只有拥有资源主权、资本主权和信用主权的地位,才能进入到租值经济中。  在一级市场,必须按做股到村、到户、到人,同时还可以吸纳农民的资金入股,让“农民变股东”;在二级市场,重点是组建多种合作社或者其他经营主体,通过再组织化,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提高农民的对外谈判地位,保护农民权益;在三级市场,最应该让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主体来承担“回购商”角色,在交易终止或投资人不能交割时做托底回购,因为乡村标的物具有在地性、不可分割性和不易交割性,不会产生资产流失。  川观智库:建设各级市场有哪些注意事项?  周立:三级市场的建立可以总结出十二点原则,其中建立一级市场有五点原则:一是着眼立体空间,立体空间的资源价值是无可估量的;二是明晰三权,就是要理清农村集体产权结构的内部关系,这是资源资本化的重要前提,只有明晰了产权,才能做到对资源收益的清楚分配;三是创新确权,就是创新村集体资产确权做股的方式;四是坚持对农民提供民营经营主体待遇;五是有序开发立体空间资源,不能竭泽而渔。  二级市场的建设坚持四点原则:首先是由县域统筹综合规划与要素回流,比如试点县域为单位的生态产品产权交易市场;其次是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且多方利益持续共赢;再者是着力价值增值,比如形成资源的多样性开发和组合性投资;最后是改善税基,让转移支付或项目投资转化为县财政的税基财政。  三级市场强调活化金融,后引入外部资本;托底回购,旨在防范金融风险和集体资产流失;还有清晰交易,这是三级市场形成的基本路径。  川观智库:你说“立体空间的资源价值是无可估量的”,但资源匮乏型村庄却真实存在,四川也有一些条件不太好的村庄,三级市场的建设能适用吗?  周立:现实中不是所有村庄都拥有丰富资源。资源匮乏型村庄如何内生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我们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的发展上找到了突破口——资源共建。首先,以村庄成员间的彼此信任为资本,通过彼此之间的社会关系网,发现并汇聚资金和人员资源;接下来,建设有形和无形的公共池塘资源,作为新型集体经济起步、转型的资源基础。有形的比如一条老街景观点、村寨景致,无形的比如村名、土特产品牌等。实际上,在公共治理的视野下,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资源匮乏型村庄,每个村庄都有社会关系和社会信用等资本,有共有的信息、理念和基本物质条件等资源,这就可以迈出第一步。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2-04
(杜志雄)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全局高度,科学研判我国城乡发展新的历史定位和发展特征,提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命题,推动我国城乡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就四川而言,既有大城市、又有大农村,城乡差距与区域差距交织叠加,城乡二元结构尤为明显,以县域为切入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尤为必要和紧迫,也具备为全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探索先进经验的潜力和优势。  完善我国城市城镇体系的必然选择。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的必然过程。地理分布合理、空间规模适度的城市城镇体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根本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以发展大城市、城市群为主导的城镇化战略,充分发挥了城市规模经济效应、促进了产业聚集、提升了居民生活水平,但也出现了资源过度集中、环境污染、城乡差距扩大等诸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镇化是涉及全国的大范围社会进程,一开始就要制定并坚持好正确原则。原则之一就是“优化布局”。县域范围内的县城和中心镇是城市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带,更是联结广大乡村地区的中小城市。以县域为切入点推进城乡融合就是要把县城和中心镇等微观城镇化载体激活,推动形成多层级城市体系,既能有效缓解大城市病,同时,充分发挥好县城的综合服务中心以及中心镇的专业服务中心功能又能更好地带动乡村发展和振兴。  落实“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必然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县域城乡融合是解决旧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务实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城镇化要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目前我国仍有2亿多农业转移人口长期在城市工作居住,仍面临落不下去进而无法同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等问题。以县域为切入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以就近就地城镇化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思路,具有多重好处。一方面,受户籍制度、社会保障、文化适应和融合问题等影响,县城和中心镇等县域城镇是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安居最现实、最可行的选择。通过提升县城、中心镇等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使农民就地过上现代化生活,能够显著降低城镇化成本,使他们在经济上有更多获得感,同时,对于解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这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常年在大城市就业和生活,积累了较好的产业发展思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如果能回到户籍所在的县域就近就地市民化,对当地的县域经济、乡村振兴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县域城乡融合是解决未来新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恰当选择。城镇化正在推进,农民进城还是大趋势。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义。新型城镇化强调城乡协调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让全体人民共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代化成果,让有意愿的农村人口逐步融入城市生活,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城市化。以县域为切入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意味着新的农业转移人口可以就近就地在城镇安居乐业,不但有上述经济成本和社会融入成本低的优势,还具有文化传承优势。  协调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最佳空间单元。县域连接城乡,是统筹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战略支点,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环节。县域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处于关键环节,是各类政策、法规等国家意志执行的最基础、最有效的行政单元。与其他行政单元相比而言,在政策落地方面,县域通常规模较小且相对稳定,不失完整性,具备较强的连续性和一定的区域经济自然特征,能够有效保证政策实施到具体实践中。在政策衔接和反馈方面,以县域为切入点,便于政策的统筹整合和协同推进,且更容易评估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及时发现问题,便于动态调整和整体优化既有政策。县是功能完备的行政单元,使得对两大战略协调推进的政策制定、机制建立和组织推动具有了可行性和高效性,能有效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壁垒。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有序推进县域城乡各要素、各功能、各体系之间的多元整合,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地实现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  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的必要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可以说,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城镇化方面的集中体现,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能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而且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以县域为切入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县域位于城乡两头的交汇点,不仅能够为城市产业转移、农业人口转移提供空间,还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空间、增添新动能。一是以县域为切入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能够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通过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不仅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能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近就业岗位;二是能够拓展县域发展新空间,通过推进县城和新城镇建设,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盘活闲置宅基地等资源,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三是能够拓宽新的投资消费空间,我国现有的5亿农村常住人口大部分居住在县域内的乡村地区,通过构建完善县域商业体系,有助于畅通要素和消费品下乡渠道,改善县域消费环境,促进农村内需潜力进一步释放。  因此一方面,要重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提高政府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水平,积极推动在人口、土地、资金等重点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整合县域内不同生产要素,优化县域经济结构,实现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另一方面,要将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与扩大内需战略相结合,挖掘县城和乡村的内在市场潜力,以县域发展推动乡村发展,推动县域小循环与国内大循环相互嵌套,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会长。本文系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地方财政专项(NASC2021NR09)资助课题阶段性成果]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2-04
( 廖祖君 高洁)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县域是密切城乡连接、实现城乡共荣的关键环节,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同时,提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凸显了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四川是全国县级行政区数量最多的省份,全省共有128个县域单元(不含市辖区),其常住人口占全省的54.7%、经济规模占全省的42.7%,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支撑作用。资料图片  但是,四川县域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依然突出。县域空间规模、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部分县域尚不具备大规模承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产业和基础设施条件。常住人口在30万以下的县域多达64个,占全省的一半;128个县(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4.6%。全省经济总量超五百亿元的7个县域中,5个分布在成都平原经济区;山区及高原地区县域,受自然禀赋条件制约,发展受限,城乡发展差距相对较大;而丘陵地区受成渝双核虹吸效应影响,人口规模收缩、产业升级滞后,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强调,必须准确把握“重点在县域、难点在乡村”的重大判断,按照“抓好两端、畅通中间”的工作思路,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是在深刻把握我国城乡关系演进规律、四川城乡发展现实基础上,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握和处理城乡关系,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一项一项落到实处的重大战略部署。四川亟需立足县域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现实,以做强做优县城为路径,带动县域高质量发展,开拓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  集成推进县域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全面激发县域发展活力。县域是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的衔接处,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节点,要提高县域经济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充分整合发挥改革举措的倍增效应。一是深化扩权强县改革。扩权强县是赋予县级政府更大发展自主权的必然选择,是破解县级政府权责不对等问题的关键一招。立足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扩权强县范围进行综合评估,优化扩权对象,实行分类管理。清理和调整赋权目录,理清事权的下放范围和程序,理顺财权与事权的关系,探索提升县级政府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协调、自主科学决策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强化扩权强县效果评价,探索建立更加便捷畅通的“省—县”信息交流与反馈机制,在省县间实现信息直通共享,使省政府及时了解扩权强县改革情况,加强对扩权强县工作的领导。二是集成推进要素双向流动等重大改革。从城乡功能融合、产业互动的现实需求出发,以土地产出水平为导向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增进金融机构和农户、农业经营主体的双向有机衔接,将土地、资金等要素双向流动改革与构建产业协同发展平台机制结合起来联动推进。结合乡村区域迭代升级发展需要,探索城市落户农民农村权益退出与城市人才引进的联动实现路径,创新新村民、新乡贤进村入户权益保障体制机制,构建“人财一体、权随人转”的良性发展格局。把握数字经济驱动下乡村生态、人文、景观等价值发现与转化新趋势,以农村电商发展为驱动和纽带,突破城乡数字鸿沟和数字孤岛困境,探索数字平台嵌入应用、城乡供需信息对接及营销模式数字化创新等新路径。  分类推进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聚力提升县城人口集聚能力。县城是促进就地就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事关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成败。要立足实际、分类施策,拓展优化县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着力提升县城对人口的吸纳和服务功能。一是分类实施县城补短板强弱项行动。尊重县城发展规律,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按照大城市周边县城、专业功能县城、农产品主产区县城、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人口流失县城等类型,进行分类引导、分类施策,补齐县城城镇化短板弱项,更好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推动县城有机更新,实施县城精修细补十项民生工程,精准补齐县城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商业配套设施等短板。二是促进不同类型县城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聚焦县城区位特征、经济基础和资源禀赋等特色差异,推动财政转移支付、建设用地供给、公共资源配置进一步倾斜,实施县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优化、人居环境质量提升优化行动,增强县域人口集聚服务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推动人口净流入县人口集聚效应的加速释放,以及人口大县农业人口转移基数优势的进一步凸显。三是强化农业转移人口权益保障。探索在城镇落户农民自愿将其承包地经营权、宅基地和农民的房屋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进行合法的、有条件转让的实现路径,消除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隐性约束。按照“人钱挂钩、钱随人走,人地挂钩、以人定地”的原则,全面落实“人地钱挂钩”机制,完善农业转移人口跨域流动成本分担机制。  加快推进特色产业扩规提质,着力提升县城产业承载能力。依托县城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打造特色优势产业,以县城为龙头培育壮大县域经济,夯实做强做优县城的基础支撑。一是积极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从自然禀赋、历史人文、产业基础等实际出发,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确定产业细分方向,将扶持本地产业和承接外部产业转移结合起来,突出发展容纳就业人数多、与其他行业关联性强的产业,培育一批工业强县和制造业先进县。以县域特色资源为依托,高质量构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推动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创新要素全方位嵌入产业发展,提升县域特色产业创新策源能力。二是加快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以县城为主要节点,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质扩容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新型消费集聚区,不断增强县城功能品质。挖掘特色农产品发展潜力,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高度重视农产品仓储、加工、品牌培育等环节发展的要素保障和扶持政策,以全产业链发展促进业态持续迭代和能级显著提升。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建立“县域—新型村镇—新型经营主体”产业联动机制,配套推进村镇建设与产业发展,加快特色产业与旅游休闲、餐饮娱乐、文化创意、加工制造等业态融合发展,持续壮大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三是培育壮大县域百亿产业集群。差异化配置要素资源,形成“核心城市引领、县域梯次配置”的发展格局,培育壮大县域百亿主导产业集群,打造县域经济增长点。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依托新型工业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建设“川字号”农产品加工园区和优势特色产业基地,构建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农业体系,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基地。积极发展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文旅融合产业,推动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建设天府旅游名县,提升县域特色文旅品牌影响力。  积极推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有效提升县城辐射带动能力。做强做优县城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县城在城乡融合中的龙头作用,以其为核心打造“县城—乡镇—村”多层级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节点,形成功能衔接互补、梯次带动的发展格局。一是推进县域国土空间一体规划。城乡空间功能互补互融是城乡融合的重要形态。围绕“县城—乡镇—村”不同层级的功能定位,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县域一盘棋的城乡融合空间体系。健全县域空间规划衔接协调机制,引导乡村产业链、基础设施网络、服务设施在“县城—乡镇—村”形成梯度布局。二是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建立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投建运管机制,推进乡村路网与交通网主骨架高效衔接。以乡村公路、农村水利、能源保障为重点,分级、分层、分类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道路、供水、供电、信息等关键设施城乡同质同标。积极发挥县城溢出效应,加强县域商贸物流设施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商贸物流配送体系,建设重点乡镇商贸流通节点和建制村物流服务点,发展连接城乡的冷链物流、配送投递、电商平台和农贸市场网络。三是推进县城公共资源向乡村覆盖。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补齐县城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短板,努力让城乡公共服务无差别、生活品质无落差。统筹教师编制配置和跨区调整,促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鼓励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依托中心镇规划建设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构建县域普惠、便捷可及的健康服务圈。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发展乡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  (作者分别系四川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四川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2-04
(记者 王小川 侯雅洁)天寒地冻,猪业似乎也迎来了漫长的冬季。  近期,“猪肉价格大降超40%”的话题,频频冲上热搜。作为消费者“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这些年,猪价时而一飞冲天,时而“跌跌不休”,起起伏伏备受社会关注。  作为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每年消费近7亿头猪,生猪出栏量约占全球一半。猪价“腰斩”,消费者在实现“猪肉自由”的同时,无数养殖户正在苦苦寻找越过寒冬、走向春天的道路。  “腰斩”的价格  犹如近期北方的冷空气,下跌的猪价让养殖户感受到了阵阵寒意。  “养殖成本约8.5元/斤,养一头就多亏损约二百元。”山东省沂南县金厂峪村养殖户王恩宝自繁自养育肥猪,原本2000头规模的养殖场,目前只存栏200头。  按理说,随着气温降低,猪肉市场会迎来传统消费旺季,但总体来看,今年猪价旺季不旺。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目前全国猪肉批发均价逼近每公斤20元关口,同比下降超过40%,生猪价格逼近每公斤15元关口,猪粮比价已连续多周低于6∶1的盈亏平衡点,早已处于过度下跌的橙色预警区间。  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猪肉供应过剩,生猪集中抛售,加之消费需求不足,是此轮猪肉价格“腰斩”的主要原因。  去年下半年,国内猪肉价格曾经历了一轮显著上涨,养殖户纷纷“跑步”进场扩充产能。生猪出栏量从去年一季度不到2亿头,猛增至今年三季度的5.4亿头,较去年年初增加了1.7倍。  出栏量的猛增,将价格压力通过终端市场传导至养殖户。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介绍,国庆节后,部分养殖户为回避市场风险,加快了生猪出栏节奏,大量母猪流入市场,国内冻品库存也进入季节性出库高峰,加大了猪价下跌势头。  猪价的持续下行,引发了管理部门关注。11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年内第三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工作。  “以目前的猪肉供应格局来看,母猪和生猪的存栏量仍处于高位。”朱增勇表示,虽然猪肉消费需求将逐渐进入高峰期,但在猪肉供应充裕的前提下,猪价短期内上涨空间不大。  对于肉食爱好者而言,今年过年期间应该可以大口吃肉了,但对于生猪养殖行业来说,亏损压力与日俱增。  相较于2022年猪企利润报表“高歌猛进”,今年猪企盈利困难重重。公开数据显示,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天邦食品等头部猪企前三季度全部亏损,部分上市猪企甚至面临债务加剧的风险。  相比于养猪巨头,中小规模养猪场成本高、效益低、抗风险能力差,生存压力更是不言而喻。  “1月中下旬就开始亏损了,7月底刚有点微幅盈利,10月下旬再次进入亏损。”王恩宝说,养猪不赚钱甚至亏钱,身边养猪的人越来越少,养猪人的日子越发不好过。  失灵的周期  说起猪肉价格涨跌,与猪周期不无关系。但此轮猪周期在短暂上涨后快速下跌,势头切换之快让业界措手不及。  “猪价去年4月份才开始上涨,11月份就开始下跌了。”四川省金堂县良园村的生猪养殖户陈长安感慨道,以往所谓四年一轮的猪周期似乎失灵了,去年一整年几乎经历了过往一个猪周期的变化。  什么是猪周期?简单说就是养殖行业做出的生产决策往往具有滞后性,导致生猪产能和实际需求错位,引发猪价波动。具体呈现为“猪价下跌-养殖亏损-一哄而下-产能不足-猪价上涨-一哄而上-产能过剩”的周期性变化怪圈,最终导致“价高伤民,价贱伤农”。  有周期,往往就意味着多多少少有规律可循。过去,我国猪肉行业有非常明显的周期性特点,通常上涨时间为一年半,下跌时间为一年半,每隔三四年为一个轮回。从最近十几年来看,我国几次明显的猪周期分别开始于2007年、2011年、2015年以及2018年,在这几个年份,猪肉价格都开启了大涨序幕,持续一两年时间后再大跌。  也就是说,按照以往猪周期的规律,此轮价格上涨至少持续一年半的时间,但此次反弹仅仅持续了5个月就开始新一轮下跌,这是为何?  生猪基础产能变化愈发平稳,是猪周期逐渐被“熨平”的主要原因。从供给端看,猪周期的核心影响因素依旧是能繁母猪产能。朱增勇介绍,9月末,全国能繁殖母猪存栏4240万头,比正常保有量4100万头高出3.4%,生猪产能仍然处于高位。能繁母猪产能近年波动幅度较小,因此本轮猪周期,猪价亦呈现出窄幅震荡特征。  特别是经历了2018年非洲猪瘟这轮“超级猪周期”后,生猪行业规模化水平、市场集中度快速提升,中小养殖户逐渐离场,意味着以往猪周期的市场自我调节模式,已发生了较大改变。  对龙头企业而言,猪价下行周期也可能会逆势增加产能或者保持产能稳定,这将导致猪周期的波动不如以往那么规律。甚至可以推测,未来随着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继续提升,猪周期时间或继续拉长,波动幅度趋向平抑直至消失。  错配的产需  导致猪价上涨周期难以持续的,还有消费层面的转变。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9月累计,规模以上生猪屠宰企业屠宰量24247万头,同比增长15.0%,其中,9月份屠宰量2775万头,环比增长4.9%,同比增长31.6%。  生猪屠宰后绝大部分都是要进入市场流通,被消费者吃到肚子里。根据屠宰量来看,9月份城乡居民比去年同期多吃了三成的猪肉。这样的消费增幅,事实上并不算弱。  那么,猪肉价格的持续下跌,需要更多从供应端找原因。究其根本,主要还是产能持续处于高位,导致生猪供应阶段性宽松。  再来看看点上的数据。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例,11月6日-12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日均上市量为1918头,而去年同期白条猪日均上市量为1552头,年同比增加23%。  说白了,猪价下跌的一大原因就是产的比吃的多,市场消化不了、库存容量有限,导致价格缺乏支撑。  按照国际消费发展规律,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会带动肉食消费占整个饮食品类的比重不断提升。  但奇异的是,我国猪肉的消费比重,却画出了一条不寻常的曲线。作为中国人餐桌上的绝对主力,猪肉消费量占肉类的比重曾一度超过65%。然而近年来,国人猪肉的消费比重却持续下降,目前已降至不足六成。  消费偏好的转变,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对此作出解释。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再像过去一样盯着猪肉吃,海鲜、牛羊肉等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正逐渐成为餐桌上的新选择。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猪肉消费量达到历史性高峰,当年猪肉消费量为5865万吨,人均消费猪肉42.6公斤。2022年,全国猪肉消费量只有3766万吨,人均消费猪肉26.9公斤。和8年前的高峰相比,人均猪肉消费量大幅减少了36%。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3-2032)》显示,未来10年,预计猪肉消费量先增加后稳步回落。具体看,随着老年人口持续增长,老龄化程度加深,肉类消费量中,猪肉等红肉的消费量将下降。  行业寒冬之下,从业者正在展开自救,在降本增效上持续发力。比如,牧原集团今年第三季度全集团平均成本已降低到14.5元/公斤,从饲料、育种、健康管理、养殖、屠宰5个环节进行测算,每头猪都有600元的成本挖潜空间。  那么对于处在寒冬中的生猪养殖业而言,如何才能降低猪周期的影响?究竟该保持多大的供给量才是适宜的?  “基于整个肉类消费结构和产能变化来看,7亿头左右的出栏量可以达到供需基本平衡的状态,能够使生产者有一定的利润,消费者也能拥有充分的选择权。”朱增勇说。  牧原集团毕竟只有一个,亟待养殖户们处理的难题却还有很多。  有专家预测,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向好,肉类消费将继续明显好于去年同期,北方地区大幅降温将使猪肉消费季节性复苏更为明显。  猪业的春天,或许不会太远。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11-30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