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甘孜:藏区牛羊过冬 吃饱住暖加“饼干”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1-11-18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袁宇君

距离甘孜第一场雪已经过去了小半月,11月17日,甘孜县康巴拉牦牛繁育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代埝君再一次走进库房,确认为该公司养殖场1500头牦牛和近百头藏绵羊准备的过冬饲料都备好了,才安心离开。
  据省气候中心预测,我省12月下旬至2月上旬或有阶段性强降温时段出现,川西高原北部易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消息一出,为牛羊做好寒潮防范和越冬准备,立即成为川西高原各地当前畜牧生产的重要任务。

image.png

川西高原的牦牛。 刘曦 摄

家里条件好吃饱又住暖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甘佳介绍,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每一年的冷季,对于川西高原上的牲畜来说,都是一场考验。
  “人以食为天,牛羊也一样。这个冬天,我们准备了500吨干草和100吨粮食,对牛羊来说怎么样都够吃了。”代埝君告诉记者,冬天是枯草季,饲草短缺,且大雪天牦牛无法放牧采食,极易造成大面积的死亡。为防止牛羊因全年营养摄入季节性不平衡问题,走入“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状态,储备冬料是越冬的重中之重,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据了解,在川西,为了做好草料贮备,许多种植养殖户会利用划区轮牧的办法留出冷季牧场,收贮足量青干草。没有条件因地制宜地安排饲草生产地的,也会从农区收购补饲的草料。
  几乎同时,在同样重点发展畜牧产业的阿坝州,龙日种畜场牦牛遗传资源科科长李小伟也在为该场千余头牦牛、200多只藏绵羊以及60多匹河曲马做越冬准备。除了储备好一定数量的干草、精料外,他还着重检查、修缮了暖棚,并在冷季牲畜进棚圈之前,提前做好消杀工作,确保牲畜住得暖、住得健康。

家里若“没矿”“节衣缩食”也能过
  在川西高原,像康巴拉牦牛繁育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养殖场、龙日种畜场这样,能为牛羊提供良好过冬条件的“大户人家”占少数,大部分养殖户还是在“靠天吃饭”。
  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通常会及时针对年老、体弱、生病、怀孕牲畜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补饲饲料配方,进行合理补饲;还会调整畜群结构,及时淘汰弱残牛,出栏育肥牛,保持最低数量的畜群,减少草料压力。
  为了让牛羊冬天不死亡、不“掉秤”,川西各地正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牲畜过冬方式。在小金县,当地推行异地育肥模式,将适龄牦牛迁往成都平原育肥,解决牦牛冬季缺草的问题。
  在若尔盖县,当地推行的“三结合顺势养殖模式”,采取“放牧、补饲、圈养”的方式,建立牦牛养殖行业标准。该技术的推广,有助于牲畜健康生长,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出栏率,同时减少牲畜对草原生态的破坏。

冬季进补?“压缩饼干”安排上!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红原综合试验站安添午副研究员告诉记者,可以通过在放牧地点投放牦牛专用“压缩饼干”——舔砖,为牦牛补充盐分、能量、微生素、微量元素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过冬。这种高能量舔砖,密度是草捆的7到10倍。一般情况下,可每天在放牧点每10-15头牦牛中放一块5公斤的舔砖,每天每头吃100克到200克。
  “除了日常做好牲畜防疫注射、驱虫健胃工作外,寒冷天气下还需要注重加强日常放牧管理,白天采取跟群放牧方式。”安添午告诉记者,一方面是因为天气寒冷牲畜容易生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冬季狼群出没,造成损失。
  安添午特别提醒广大养殖户,冬末春初是牛只死亡的高峰期,一方面要加大补饲量,另一方面要做好保暖工作,同时出现疾病也需及时治疗;3-5月份一般为产犊高峰期,要注意防治犊牛腹泻病的发生等。
  四川省畜牧总站曹伟高级畜牧师告诉记者,在极端天气事件越来越高发的当下,今年冬季可能显得格外漫长。因此,更需要养殖户提前准备、科学应对,帮助牛羊吃饱、住暖,才能安然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