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蒲江县: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1-11-18

腾跃 刘洋每栋楼下都有一个充电停放处,每个点都有10个充电位,可以同时为10辆电动自行车提供充电服务。”11月16日下午,成都市蒲江县中节能世纪中心央座小区(以下简称“央座小区”),工程部经理彭涛巡查至3栋楼下,一边将车棚里的一辆电动自行车摆正,一边告诉笔者。央座小区于2017年开始分批入住,交房时就配备了电动自行车充电停放处。

在蒲江,以120平方米为界,将电动自行车充电停放处分为一类(大于等于120平方米)和二类(小于120平方米)。目前,该县2019年后新建楼盘、小区全部建立了一类充电停放处,老旧小区也都建立了二类充电停放处,电动自行车充电停放处的规范化建设,大大降低了小区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蒲江县推进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全面筑牢韧性安全防线。在今年10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蒲江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蒲江提出统筹实施“八大行动”。其中,在今后5年将大力实施的“民生福祉提升行动”中,明确提出将“打造智慧韧性安全城市,让城市安全有保障”。
  目前,蒲江县应急管理局正进一步深入推进公共安全应急救援能力现代化,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奋力为打造“生态福地、大美小城”贡献应急力量。

关注特殊群体

实施安全感知提升行动
  67岁的刘忠明老人,常年一个人居住在蒲江县文庙街的自建房内。他的寝室里,安装了一个智能烟感报警器,“烟雾大到一定浓度就会自动报警,即使老人睡着了听不见报警声,系统后台也会即时接收到报警信息。”蒲江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指着屋顶的报警装置说。今年初,蒲江启动城市与社会安全感知提升行动,计划为155户独居残疾人、60岁以上独居老人的住所安装智能烟感报警器,共涉及8个镇(街道),目前已全部安装完毕。
  “以前就有过独居老人住所发生火灾造成事故的案例。”该负责人说,独居老人、残疾人自防自救能力较弱,用火用电稍有疏忽就容易引发火灾,如果发生火灾时,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很可能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
  为了有效避免火灾发生,保证独居残疾人、60岁以上独居老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蒲江县投入4.8万元购置了155个智能烟感报警器。“智能烟感报警器采用电池供电,安装使用方便,实现独立探测、独立报警,一旦有烟雾冒出,报警器就会自动向所连接的手机发出信号,以便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该负责人说,此举为保障独居残疾人和老年人的生命安全起到了积极的防范作用。
  “通过为特殊人群免费安装智能烟感报警器,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安全感,有效遏制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独居老人和残疾人等群体构筑起了一道‘防火墙’。”该负责人说,工作人员入户安装智能烟感报警器时,向每位独居老人或独居残疾人耐心讲解了报警器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同时提醒他们在用火做饭时要防范一氧化碳中毒,要注意用电、用气、用火安全。
  下一步,该局将继续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继续在全县做好更大范围的摸底调查,确保不漏掉一位独居残疾人和老人,让他们在遇险时能第一时间得到救助,提升他们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畅通“生命通道”

升级改造城区消防通道
  消防通道,是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消防队员实施救援的通道,也是疏散被困人员的生命通道。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消防通道被堵塞、被占用的现象频频出现,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确保“生命通道”的畅通,蒲江县今年实施了城区消防通道升级改造工程。
  在央座小区南大门,崭新的消防通道隔离桩将路口隔开,靠近顺城路一侧的隔离桩高20厘米,另外两侧用于隔离人行道的隔离桩有30厘米高,大门旁边的警戒区内有醒目的警戒标识。“目前,蒲江县主城区30个物业小区都统一进行了升级改造。”据介绍,今年3月,蒲江县应急管理局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对全县城区纳入物业管理的小区进行了基础摸底,逐一核查后,适合安装消防通道隔离桩的小区有30个,共40条消防通道。
  “改造过程中,我们一共安装隔离桩554个,其中桩高20厘米的187个,桩高30厘米的367个。”蒲江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消防通道涂画地面警示标识共1212平方米、路沿石警示线307米。为了使隔离桩牢固、美观、不易损坏,施工方以打孔填埋方式施工建设;地面标识标线则以热熔方式涂画,以达到画线较厚、经久耐磨、夜间反光的效果。蒲江县深入推进打通“生命通道”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坚决遏制和防范消防通道占用、堵塞现象,解决了占用、堵塞、封闭消防通道等问题。
  通道畅了,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也逐步增强。蒲江县加强对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结评估,提高组织协调和现场救援实战能力,同时制定《蒲江县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办法》,实施应急避险能级提升行动,加强全县原有122个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维护,确保其随时都可以正常运行使用。该负责人表示,在“十四五”期间,蒲江县将建成1个国家级Ⅰ类应急避难场所,项目占地约15万平方米,可容纳10万人避险。

推进体系建设

全面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我们一家七口人被洪水围困住了,请救救我们!”去年8月11日22时,蒲江县鹤山消防救援站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赶赴报警人所在的团结村8组进行救援,救援人员采取一人背一人、两两配合的方式,将被困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随后,救援人员又赶往团结村4组、5组进行救援,4个小时内,鹤山消防救援站出动9车37人次,营救被困人员29人。去年8月汛期,蒲江县提前转移并妥善安置群众1.2万人,救援被困群众300余人。
  蒲江县着力提升应急救援综合能力,构建了以消防救援队伍、民兵预备役和部门专业力量为主体,社会和基层救援力量为补充的广域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在防灾减灾救灾一线发挥出巨大作用。目前,蒲江全县已建立31支823人的县级救援队伍及社会救援力量(含2支综合性救援队伍)、9支专业救援队伍,93支村(社区)救援队伍也已基本组建完成。
  同时,为满足通讯保障、灾情侦查、人员搜救转移、城市内涝抢险等功能需求,蒲江县应急管理局组织采购了无人机、橡皮艇、空气动力艇、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卫星电话等多类应急抢险救援装备。为加强基层应急救援力量,该局对采购的10类1562件应急救援装备进行了分配,其中前置到各镇(街道)、县应急委成员单位1019件。
  蒲江县按照全灾种应急救援和物资储备需求,建立了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1个,镇(街道)备灾点8个。今年,已储备棉被、帐篷等救灾物资15000余件,全县范围内共有约4.5万件各类应急物资,可随时调拨救灾,为全县应急救灾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
  未来5年,蒲江县应急管理局将高质量推进应急救援专业化、高效率推进防灾减灾信息化、高标准推进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规范化,助力蒲江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