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阿坝:川西高原生态改善“空中老虎”现身花湖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1-11-30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杨勇 杜铠兵
  “那个‘帅哥’今天又来了。”自11月16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尾海雕在阿坝州若尔盖县花湖区域现身后,又有多人相继在附近区域看到它的身影。
  一位热衷于“打鸟(用长焦镜头拍摄鸟类)”的摄影爱好者告诉记者,白尾海雕位于食物链顶端,属于十分珍稀的猛禽,在野外更是难得一见。

image.png

环境优美的若尔盖花湖。顾海军 摄

  “其实去年这个季节我们也在花湖观测到白尾海雕,但无法判断是不是同一只。”11月25日,省湿地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顾海军告诉记者,根据在当地安装的固定监测系统显示,去年一只白尾海雕也在花湖附近停留了近一个月才离去。
  白尾海雕形如其名,通体呈现暗褐色,而尾巴上则是白色的羽毛。作为一种大型猛禽,白尾海雕体长可达90厘米,通常生活在海拔高度为2500 至 5300 米的江河、湖泊、湿地等区域,是一种主要以鱼类以及中小型哺乳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有“空中老虎”的别称。
  “过去白尾海雕本身就在若尔盖等地有分布,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地仍有关于它的记录。”据顾海军介绍,受环境污染、生境破坏等因素影响,白尾海雕种群数量一度减少。白尾海雕因此先后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image.png

在花湖出水口附近监测到的白尾海雕。受访者供图

  那么,为什么近两年来白尾海雕连续现身花湖,并长时间在此驻留?
  “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和食物来源。”顾海军告诉记者,2010年以来实施的花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中,一条1700多米长的生态溢流坝将湖水牢牢锁住,让水流从比修建之前抬高 30 厘米的出水口溢出,“由于流动的水不会结冰,水温长年保持在10℃左右,堤坝前后鱼类资源丰富,就成为了大天鹅等诸多珍稀鸟类的固定越冬地点”。
  除此以外,在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还采取核心区牧户一次性补偿、季节性限牧还湿补偿、禁牧还湿补偿、草畜平衡补偿等举措践行生态发展。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为例,随着栖息地生态环境改善,在保护区观测到的黑颈鹤数量已从1997年左右的 400 多只增长为现在的1000只左右。
  “甚至有好多在这儿落脚,本该继续南下迁徙的鸟类见这里食物充足,环境优越,干脆就不走了,选择留在花湖越冬。”顾海军说。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