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远 记者 李全民)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产业发展是汇聚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广元市剑阁县江口镇陵丰村积极探索,大胆求证,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寻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产业密码”。
陵丰村是一个依山傍水,拥有优越自然条件的山村,总面积5.9平方公里,共864人,下辖三个村民小组。在两项改革之前,全村共有七个村民小组,存在村民小组分散,产业滞后,规划不到位等问题。2021年年初,新上任的村两委班子以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为总抓手,认真谋划,以资源为导向,以产业为蓝图,按照地理条件,积极优化整合土地资源,将整村分为种养结合区、休闲文旅区。在地势较陡的一组种植桑树和核桃树,春季踏青赏景、夏季散养土鸡、秋季采摘桑果核桃、冬季套作宽帮青菜,保证季季有看点,月月有收入;在地势平缓、靠近河边的二三组,利用山坪塘养殖生态有机鱼,并在周边种植小水果,“粮食喂鸡、鸡黄肥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塘泥育树、鸡鱼果子供给农家乐”,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链,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提升了产业层次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带动了村民就业,增加了村民收入。
人民群众所想所需,才是改革的方向与动力,产业发展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陵丰村村两委以集体经济为抓手,着力培养一批产业大户,带动老百姓增收。陵丰村村民刘中富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成立众益家庭农场,前期已育种了5亩的桑树苗,但因缺乏资金迟迟无法移栽。陵丰村经过开会讨论并报请镇党委政府同意,积极向县农业农村局争取到142万元产业配套资金,用于桑树园区土地整理、道路建设,垂钓园配套,像及时雨一样化解了众益农场的燃眉之急。产业园一旦建成,预计将为150余人带动就业岗位,实现人均增收6000元,村上又以集体经济入股的方式到众益家庭农场,预计每年分红10万元。分红所得资金再统筹整合,用于购买大型耕种机、收割机,成立专业机械服务队,解决村内老少弱的耕种难收的问题,不仅方便了村民,还暖了人心。一个一个的规划、一项一项的落实,陵丰村的产业正在朝气蓬勃的发展壮大。
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至关重要。目前,陵丰村80亩核桃产业配套越冬宽帮青菜初具规模,5亩桑树苗正待移栽,2万尾鱼苗已入垂钓池,观光采摘园和农家乐正在规划建设中。陵丰村抓住乡村振兴发展的“牛鼻子”努力探索,明确发展路径,合理调整布局,同时“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发展模式也有效避免“富了老板,穷了老乡”,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陵丰村产业振兴的画卷正渐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