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勇 樊陈 何浩东 记者 李全民)“过去道路不通,地块分散,非旱即涝,看天播种、靠天收粮,现在地平整、土肥沃、旱能浇、涝能排,做庄稼也越来越轻松了,”年终岁末,四川省旺苍县九龙镇印斗村二组村民吴云桂忙着推着旋耕机把冬地收拾出来,翻春栽上土豆,望着平整的土地,吴云桂由衷的发出感叹。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根本在耕地,实现粮食稳产高产,“良田”是核心。地处秦巴山区的四川省旺苍县,山高田地少,作为典型的山区县近年来当地粮食产量稳定提升,得益不断扩大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及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第二期高标准农田项目正在火热进行中,预计今年五月底完工,赶上大春生产,上半年种植水稻,下半年种植油菜,同时再发展稻田养鱼,实现农业多样化发展,给老百姓带来收入。”印斗村支部书记翟杭周笑呵呵地说。
九龙镇是旺苍县最早开始建设高标准农田乡镇之一,这段时间,在旺苍县九龙镇印斗村二组,10多辆挖掘轰隆隆开动。经过将近两个月的奋战,一弯弯“烂泥田”被填的平平整整,一块约480亩的高标准农田逐渐成型。
“这一年来,老百姓旋耕机可以下田耕、收割机可以下田收,真正方便老百姓的耕种,同时粮食产量也增产了30%,。”翟杭周介绍说。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村里已经得到众多村民称赞,2020年投入使用的一期高标准农田项目,改变了村里一块无人问津的200亩烂泥湾,让“地成块、田成方、路相连、易机作”,有效解决山区农业耕作的问题,使昔日的“烂泥湾”变成了现在真正的“米粮川”。
“以前都是边边角角的土地,一片烂泥湾种田非常难,经过这次改造,改出来很大的面积,一望无涯的土地,我们老百姓都很喜欢。”旺苍县九龙镇印斗村二组村民吴云付说。
如今,尝到甜头的老百姓期盼着将更多田地,建成高标准农田,稻田养鱼、机械化耕作、规模化种植等以前能想不能干的事现在都能实现。
“耕个地要用几个小伙子抬旋耕机,你一块我一块的,一个人耕几个小伙子服侍机器,有些地方路陡,这一下改出来好得很了。”旺苍县双汇镇永庆村一组村民尹子勇说。
该县双汇镇,作为一个当地最典型的山区乡镇,山高坡陡的地势造成了田块碎小、不集中且不利于耕作,并且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易,从而粮食产量低,不利于规模化发展,“良田”改造迫在眉睫。
“双汇镇共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2000多亩,建设完工之后将彻底改变农田水利设施零散的状态,形成连片、成块有利于推动机械化生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旺苍县双汇镇副镇长郭明靖介绍说,去年以来,双汇镇抢抓冬季农田水利建设的黄金期,全面推进以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生态保持,为主要内容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切实推动农业产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生产机械化率、规模化率正在逐步提高,”旺苍县农业农村局干部赵飞说,“下一步将积极探索与种业园区、绿色种养循环等模式相结合,建设绿色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培育引导种粮大户、家庭农场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提升“宜机化”水平,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据了解,九龙镇和双汇镇只是旺苍县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个例。据了解,目前,旺苍县共计3万余亩的高标准农田正在加紧建设之中,一块块“小田”变“大田”,起伏的坡地变梯田,昔日的“望天田”逐步变身为高产沃野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