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高福强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雨城区将站在讲政治高度,结合实际,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推动藏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上档升级,全力争创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区,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突出“稳产保供”,坚决稳住农业基本盘。全区将毫不动摇抓好粮食生产,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严格落实粮食补贴政策,确保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4.8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4.9万吨以上。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狠抓耕地保护,完成2.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要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抓住规模养殖场、能繁母猪、生猪扶持政策等关键,加快推进巨星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进度。
突出“有效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区将分层分类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实施开发式帮扶,大力发展规模不大、门槛不高、离家不远的项目,帮助他们发展产业、参与就业;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兜牢基本生活保障的民生底线,做到应保尽保,提升抵御“风险”能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引导支持脱贫村向乡村振兴示范村转变,通过提升扶贫车间、优化公益岗位等多种方式促进就业,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突出“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兴旺。产业发展是群众脱贫致富最长久、最稳定的命脉所在,也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雨城区将把展链延链作为农业提质增效的支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3+3”产业体系,打通茶叶、林竹、生态养殖“三大特色优势产业”上游原材料生产、中游精深加工、下游终端销售等环节,促进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把品牌打造作为农业产业升级的关键,加大区域特色品牌打造力度,用好“雅安藏茶”“雅鱼”等金字招牌,进一步拓宽新渠道、新市场,狠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机遇,让更多的“雨城造”农产品进商圈、进超市、进社区。持续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持续扩大特色食用菌、中药材、油茶等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建好雅鱼标准化繁种基地,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突出“生态优势”,全力打造生态宜居乡村。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没有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就不可持续。雨城区坚持走“绿而美、绿变金”之路,充分发挥生态优势,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全区将开展生活污水、农村垃圾、厕所革命、人居环境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五大行动,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实施新一轮城镇生活污水和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和大件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美丽雨城·宜居乡村。
突出“基层治理”,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主心骨,是新时代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和领导力量。雨城区将进一步建强基层组织战斗堡垒,深化村“两委”班子专职化和职业化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导师帮带制”,分领域培育头雁书记,强化村级班子综合素质,把村“两委”班子建成引领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深化农民自治实践,持续开展“先锋领航·全域提升”基层党建攻坚行动,持续深化“一核三治一融合”“阳光村务”微权清单制度,完善村规民约,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努力营造安定祥和的乡村振兴发展环境。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突出“党的领导”,压实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证。雨城区将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强化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第一责任人责任,健全完善各级各部门抓乡村振兴责任落实机制,构建上下贯通、一抓到底的责任体系。对标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区创建标准,统筹整合资金、科技、人才、信息、资源等各类要素,进一步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作者系中共雅安市雨城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