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金泉
2月22日,苍溪县大春生产现场会热烈举行。在一个个供现场观摩的实行粮经复合种植模式的新建果园看到,果树行间套种的小麦郁郁葱葱,记者仔仔细细查看,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行间套种的小麦似乎比记者过去在苍溪见识的老果园行间套种的小麦种植距离变宽了。在场内行人士肯定地说:宽了1米!原来,自脱贫攻坚以来,全县13万亩新建果园,为了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兼顾发展,通过增加行间宽度来多种粮食。
果树行间套种小麦
“我们这个160亩的园子过去种的猕猴桃,7米开厢,并在行间套种小麦、大豆。”在苍溪县陵江镇玉女村观摩点,玉女村党支部副书记张晓晖指着一片梨园说,“从2019年开始,猕猴桃改种梨子,经农技人员指导,我们改为8米开厢,把行间宽度增加了1米。当时,我们的农户还以为这会降低土地利用率。可没想到却多种了小麦、大豆,比过去7米开厢的老果园增收一两百元。”
苍溪县经作站站长陈文远介绍,自2012年始,苍溪县在全县果园通过幼龄果树与粮食作物进行套种,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吨粮五千元”的目标,但当时的果园普遍采用7米开厢,果树行宽仅为3米,套种的小麦、大豆产量有限。2016年之后,为满足脱贫攻坚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增收的需要,同时确保粮食安全,苍溪县引导新建果园采用8米开厢,如此就能增加1米行宽,进而在小春多种小麦,大春多种大豆。
“虽然,行间距变宽了1米,但是果树也不能少种!”陈文远说,“我们又指导农户在建园时将果树的株距由稀变密,比如梨子的株距从4米调为2米、猕猴桃的株距从3米调为2米,确保每亩栽植的果树不减、水果产量不减。”
苍溪县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员仲青山说:“8米开厢的新果园,我们制订了专门的建园技术标准,以指导种植户按标准建园,既保证宽行有效实行粮经套作、在果树投产前3至5年尽量多种粮食,又保障果树得到充足的阳光光照,提高品质。”
果树行间套种小麦
几年来,苍溪县新建的13万亩猕猴桃园、梨园、柑橘园,行间宽度都增加了1米。陈文远算了一笔账:与老果园相比,1亩新建果园,一年就可增收80斤小麦、60斤大豆。
据陈文远介绍,这13万亩新建果园的行间套种的不仅是小麦、大豆,还有套种花生、油菜、蔬菜乃至绿肥大豆的。但即便如此,行间增宽部分一年多种的粮食也是一笔大数了,小麦可达520万斤、大豆可达390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