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朝清
据宁波媒体报道:新桥镇新乡贤欧曙辉捐资200万元成立奖教基金;鹤浦镇新乡贤楼仙虎捐资150万元建敬老院;贤庠镇新乡贤谢红强修建“乡贤居”,引进西坡民宿助推村集体收入每年增加30万元……去年以来,浙江宁波市象山县积极深挖新乡贤资源,激活新乡贤“共富密码”,以先富带动后富,走出了一条共富新路。
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而言,乡村贤达在健全乡村治理、促进熟人社会有机团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社会流动的加速,不少乡村精英通过升学、务工、经商创业等方式涌入城市,让乡贤文化的灯火一度变得有些黯淡。近年来,乡贤文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价值认同,乡贤文化的灯火又被点燃和拨亮,“激活新乡贤共富密码”只是其中一个缩影。
在传统社会,乡村里面有两盏“文化之灯”,一个是乡村学校,另一个就是乡村贤达。乡村贤达既能接续传统接地气,也能连接现代文明、照亮乡村的文明之光,是改善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有益力量。不论是设置奖教基金助力教书育人,还是建设敬老院尊老敬老,抑或助推村集体增收共富,新乡贤作为地方榜样,不仅能够切实地裨益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很强的符号效应和示范效应,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文明教化功能。
“激活新乡贤共富密码”不仅注重引资,更注重引才引智。如果说乡贤回村项目直接通过经济手段裨益乡村振兴,引才引智则将新乡贤的致富经验、创业体悟、管理办法、实践心得等文化资本转化为财富和社会资本。建立“村贤结对”帮带机制,聘请新乡贤担任“帮富指导员”,创新“农户产+乡贤卖”“乡贤投+农户养”的迭代升级模式,帮助低收入农户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体共同富裕,“激活新乡贤共富密码”饱含“弱势补偿”理念,传递出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价值追求。
实现乡村振兴不仅包括物质层面,也包括精神层面。新乡贤认领家乡公益项目,设立孝亲敬老、扶贫帮困、助学助教助医等公益基金,这样的“柔软的力量”,不仅有助于增加乡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有助于乡风文明的塑造。更进一步说,新乡贤不仅要助力乡亲们“钱袋更鼓”,也要助力乡亲们“脑袋更丰盈”,精神世界更加健康、充实。
提升新乡贤的参与意愿与热情,就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激励与回报。给予“爱乡贤士”荣誉称号,评选表彰“乡贤致富带头人”“乡村振兴追梦人”,参照象山县高层次人才享受奖补政策……只有真正让新乡贤找到“发挥作用、实现价值、赢得尊重”的舞台,他们才能够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新乡贤作为一个“富矿”,需要好好“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