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霞
断电、拆卸、排障......5月19日,位于广元利州区大石工业园的广元市剑蜀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东坝街道新民社区居民解天斌正单手抢修生产线上的塑封机,看着经处理后的生产线立刻恢复了生产,他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
劳务专合社送工人进企业务工,现场签订劳务协议
因为左手有残疾,解天斌被列为社区重点帮扶的低保对象。解天斌夫妇通过东坝街道劳务专业合作社的“牵线搭桥”,在广元市剑蜀食品有限公司找到了工作,凭着过去的工作经验和后期的技能培训,加上夫妻俩勤劳肯干,如今俩人每月总共能挣近万元。
“有了这份工作,不仅还清了债务,减轻了家庭负担,对生活也充满了信心。”如今在劳务专业合作社的帮助下,俩人有了正式的工作,解天斌夫妻俩的生活渐有起色,日子也有了奔头。
据东坝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殷润东介绍,考虑到辖区剩余劳动力多、就业需求旺,去年年底,该街道成立劳务专业合作社,下设13个分社,包含水电工、焊工、砖工等12个技能班组,成立了含有3763人的专业劳动力队伍,以确保能在企业用工时快速匹配、迅速上岗。自合作社成立以来,该劳务专合社已与辖区内外共13家企业签订用工协议,像解天斌这样的特殊劳动力,通过该平台顺利就业的有30多名。
劳务专业合作社不仅让劳动力顺利实现就业,还让用工企业省时又省心。广元市剑蜀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罗斌说,“过去招工很麻烦,时间长、投入高、见效慢,现在只需将用工信息发送至劳务专业合作社,他们很快就能替我们找来合适的工人。”
群众有了安身立命的工作,企业招来技能娴熟的工人,利州区各地劳务专业合作社助力群众就业、企业用工成效斐然。
“劳务专合社使群众就业由原来的‘单打独斗’正式迈入‘打包整合’的轨道,对于推进全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利州区农民工服务中心主任魏瑞风告诉笔者,自去年以来,该区已在各乡镇(街道)成立劳务专业合作社14家,劳务专业合作社分社154家,已实现全区村(社区)全覆盖。
截至目前,该区14家劳务专业合作社共吸纳社员9万余人,已带动4190名群众实现就业,促进人均增收2000余元。接下来,该区还将对劳务专合社进行精细化管理,持续挖掘服务潜力,探索建立“劳务专业合作社服务+乡镇(街道)基层公共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三方联动服务机制,着力实现基层公共服务就业创业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科学化,切实解决好群众就业难、企业用工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