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 漆楚良 姚盛 王凌峰记者 王晓英)“哇,好多的车厘子噢!”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宣汉县南坪镇花园村的南园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连片的车厘子映入眼帘。一颗颗珍珠般的果实挂满枝头,散发出诱人的果香,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以前这里是一片撂荒地,如今因小小车厘子得以“盘活”,这要得益于东西部协作带来的嬗变。
近年来,宣汉县乘借东西部协作东风,大力招商引资,规模发展车厘子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鼓起农民腰包,“厘”出美好生活。
大樱桃种植基地
抢抓东西协作机遇
孕育特色产业希望
“你看,这条在园区蜿蜒盘旋的产业路,就是用浙川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修建的……”花园村支部书记陈良波告诉记者,他们在园区投入资金225万余元,大力完善车厘子产业路等基础设施,为推进宣汉县南园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我们投入了600万余元,成功创建了宣汉县南园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但是,要想壮大车厘子产业规模,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正在这时,浙川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的投入,解了燃眉之急,帮助我们渡过了难关。”宣汉县南园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秦玫感慨万千。
如今,宣汉县南坪镇抢抓东西部协作重要战略机遇,以产业协作为重点,坚持优势互补,合作共建定海·宣汉南坪镇花园村高山车厘子产业园,孕育产业新希望。
近年来,宣汉县依托东西部协作资源,立足“宣汉所需所有、定海所能所长”,聚焦内生动力,厚植发展根基,围绕宣汉“牛药果茶菌”特色产业精准发力,累计投入财政援助资金10570万元,发展产业项目31个,占财政援助总资金的73%。目前,流转土地1.7万余亩,直接参与项目经营管理的农户有4900余户,每年保底分红或利润分红可达500余万元、吸纳群众就业4500余人。
车厘子成熟
乘坐东西协作快车
发展兴村富民产业
“知道这边可以采摘车厘子,我们特意带着家人来感受乡村田园生活,品尝车厘子,今天玩得非常开心。”在定海·宣汉南坪镇花园村高山车厘子产业园里,来自达州市的诸多游客正在体验采摘的乐趣。
乘着东西部协作的快车,2018 年,南坪镇引进了来自达州市的秦玫、汪新梅、薛莲、何静“四朵金花”,合伙投资创建宣汉县南园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专合社+村集体+农户”种植模式,成功发展高山车厘子350亩。
车厘子能否种植成功?市场前景如何?……据秦玫回忆,刚来时,望着满山“撂荒土地”,他们心里十分犯愁。经过多次考察学习,最终毅然决定创业,大力发展车厘子产业,既能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又能帮助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今年,这里的部分车厘子开始试挂果,产量达1万余斤,实现收入 58 万余元,赚到了“第一桶金”。
同时,南坪镇大力支持车厘子产业发展,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新修产业路、观光采摘道路、生产库房、办公阵地、灌溉设施等设施,为车厘子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生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助推兴村富民产业蓬勃发展。
如今,当地已经形成了车厘子采摘热。“目前,我们专合社有 50 多亩车厘子已到了成熟采摘期,每天都有很多游客前来采摘。仅车厘子一项产业,助力人均增收2000 余元。”秦玫说。
共享东西协作硕果
叩开美好生活之门
“昔日‘荒山坡’,今朝‘聚宝盆’,这是浙川东西部协作结出的硕果,我是其中的受益人。”站在定海·宣汉南坪镇花园村高山车厘子产业园里,家住花园村二组的村民李吉阳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随后,李吉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我家流转土地5亩,按每年每亩300元计算,收入1500元;夫妻俩在园区务工,按每天每人80元计算,收入1.2万余元;采取‘专合社+村集体+农户’入股分红模式,专合社占园区总收入的90%、村集体占园区总收入的3%、农户占园区总收入的7%。按照园区今年总收入58万元计算,其中全村入股农户收入4.06万元。我入股土地5亩,占总面积350亩的1.42%,分红收入580元。这样一来,我家一年共收入14080元,这比过去种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划算多了!”
李吉阳只是花园村受益群众之一。陈良波告诉记者,该村辖区面积9.2平方公里,有241户869人,其中有土地入股人员64人,他们与村民李吉阳一样共享东西部协作硕果,真正实现土地入股当“社员”、园区务工当“职员”、售卖产品当“店员”,叩开了美好生活的“幸福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