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侯云春 严易程 文/图)6月6日,在全国“放鱼日”之际,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和宜宾市人民政府主办,以“养护水生生物 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2022年四川省增殖放流活动在宜宾市叙州区大河扁码头举行。
放流现场
本次增殖放流鱼类苗种共87.7855万尾,其中长江鲟31.0655万尾、胭脂鱼9.87万尾、岩原鲤27.4万尾、长薄鳅1.65万尾、长吻鮠2.3万尾、厚颌鲂0.5万尾、白甲鱼0.5万尾、中华倒刺䰾0.5万尾,其他经济鱼类14万尾。
“有机会参加此次活动我觉得很有意义,小朋友们也能在现场感受到这场赋予爱和生命的活动,更是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公益的种子。”宜宾天立幼儿园老师李进蓉说,参加放流活动,不仅加深了小朋友们对濒危特有鱼类的认识,更增强了自身对水生生物的保护意识。
宜宾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旨在提升全社会共同保护长江水生生物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增进全社会水生生物保护意识,也是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的具体举措。宜宾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要求,持续开展好渔业增殖放流活动,不断加强对濒危特有鱼类的保护力度,同时持续强化执法监管能力,抓实抓细退捕渔民安置保障等重点工作,坚定不移打好“十年禁渔”持久战,为共抓长江大保护、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建设核心区。全省水生生物资源丰富,分布有鱼类240多种,占长江鱼类种类数量的60%以上。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41种,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类种质资源基因库。其中,长江首城宜宾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交汇处,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城市,中国水资源保护核心区之一,拥有白鲟、长江鲟、胭脂鱼、大鲵等长江上游特有鱼类66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二级保护植物15种。
近年来,宜宾市坚决贯彻落实长江“十年禁渔”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完成630艘渔船、1186名渔民的退捕任务,强力开展“渔政亮剑”“护渔百日”等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创新开展“零点行动”“春季护渔”等专项行动,涉渔违法行为得到根本性遏制;严格管理涉渔工程,扎实开展长江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工作,严厉打击整治河道非法采砂,有力维护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秩序;从2007年开始持续开展天然水域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已累计放流各种鱼类1244万尾,坚持保护好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