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罗敏
进入炎炎夏日,到龙泉驿不仅有爬山看日出、露营、骑行“新铁人三项”,更有漫山坡粉嘟嘟的水蜜桃,等待你采摘!眼下,成都市龙泉驿区水蜜桃已成熟上市,空气中桃香沁润,采摘尝鲜,汁水四溢,满满都是夏天的味道。
龙泉驿区是全国三大水蜜桃生产基地之一,北纬30°温润气候下孕育的蜜桃白里透红、汁多味甜,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不少桃粉们的群体记忆。近年来这里的桃产业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顺应消费升级和桃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龙泉驿区在调优品种结构、提高果品质量、做响做强品牌上不断下功夫,通过不同品种的成熟期搭配实现错峰销售,以提高品质、打造品牌突破市场售价,实现了桃产业的温柔跃进。
时下有哪些已经或即将上市的水蜜桃品种?一颗桃子经过了哪些“修炼”才送到你的嘴边?日前,笔者驱车前往这个有400多年种桃历史的水蜜桃之乡,感受水蜜桃上市季里的车水马龙,探访桃种植的更新迭代。
桃家族如此“内卷”
只为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6月10日上午10时许,在龙泉山乡道上,各地运载蜜桃的货车风尘仆仆而来,桃农沿途将桃子码放叫卖,水蜜桃之乡进入了一年中最热闹和繁忙的时候。
柏合街道龙泉长松水蜜桃专业生产合作社内,数十名工人忙着给蜜桃称重、分拣、套袋、装盒,随即搬运上车。这些被摆放整齐、打包入盒的水蜜桃,单从外观来看,有粉里透红的、有乳白带红晕的、有浑身彤红的,还有扁圆金黄的。让人不禁感叹:桃品种也如此“内卷”了!
“除了老品种砂红,还有这几年推广的新品种嫣红、凤凰、白凤,中桃系列金魁、金甜等黄桃品种都已成熟上市。”看一圈下来眼花缭乱,长松水蜜桃专业生产合作社负责人宋兵赶忙向笔者介绍。
土生土长的本村人宋兵亲历了每年果园里“引种—保留或淘汰”的全过程。随着果园的更新换种,如今新品种桃树占到全村桃树种植面积的40%-50%,优选品种达 20 多个,面积近4000亩。蜜桃价格也从每斤最低五六元到最高30多元不等,甚至“论个卖”,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
不止在柏合街道,水蜜桃主产地同安镇、山泉镇同样经历了品种的更迭,以不同品种的成熟期搭配,实现了从5月份开始到10月份,都有水蜜桃挂在枝头,带给消费者长达6个月的水蜜桃赏味期。
而这些新品种桃树苗则多来自于位于龙泉山下的桃硅谷科创园。该园是与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合建的水蜜桃科技合作基地,相当于新品种的母本园,400 多亩的基地中种植有100多个桃子新品种。
这几日,几个早熟品种早脆、早黄玉、油蟠桃等已陆续成熟。“像这个品种早脆,果肉硬,尤其耐运输,商品化率高。”基地现场负责人付刚介绍,早脆糖度可达13以上,一般果重在250克左右,亩产有望达到3000斤,是目前主推的优势品种之一。同为早熟品种的早黄玉则是经过近20年选育而来,其个头大,饱满圆润,是同期上市较早、香味浓郁的黄肉品种。“早熟品种多味道偏淡,而早脆丰产性好、早黄玉风味好,恰好填补了市场缺失,具有突破性优势。”
桃子品种创新犹如打开销售之门的金钥匙。该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讲道,桃子品种栽培单一,成熟期过于集中,易造成市场出现阶段性饱和,因此,近年来,借助科研力量和项目资金支持,在全区开展桃树品种更新,在不与粮争地的坡地、山地上广泛推广,推动全区桃产业提档升级。
为了你的这口香甜
严把这些品控关
“卷”的不仅是品种,更在于品质。
一大早,成都市梦里桃乡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肖家捷就带着合作社成员上山摘果子。红彤彤、沉甸甸的红玉桃批发价格可卖到8元/斤,零售12元/斤,“比起我们以往单家独户种,卖得起价了!”
这里特有的紫色沙壤土富含磷钾等矿物质,保水保肥性能强,灌溉用水取自宝狮湖饮用水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蜜桃种植优势。但即便先天禀赋好,一颗口味与营养俱佳的水蜜桃还在于后天养成上。
宝狮村依托区农业农村局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桃新品种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等的支持,在宝狮村“梦里桃乡”精品园区建立了1300多亩山地果园水肥一体化系统,如今灌溉用水、有机肥料皆可通过地下管道源源不断输送果树生长所需水肥。
水蜜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标准化,而规模化、智能化是其直接助推器。
“平日里我们固定工人只有9个,负责整个园区的管理。”宝狮村党总支副书记李娟介绍,建在山顶高处的灌溉井房实现了手机端智能控制,人在家中,只需要手机远程操控即可自动汲水灌溉千亩农田。
“以前都是自己家种,品质参差不齐,也打不出名气。”肖家捷深有感触。顺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成立专合社后,农户以土地入股分红,将零散的低效地、荒地重新平整、复种,以合作社为生产经营主体,提升了生产和技术服务体系的组织化程度。
合作社统一实行绿色有机种植技术,使用绿色防控黄板、杀虫灯、性诱剂杀虫。同时,对果树果花采取精细管理,增施有机肥,促进花芽分化和发育,并以花定果,加强花期授粉,果实套袋,铺设地布等,全方位提高果品质量。目前400亩已投产,以新品种、高品质擦亮“宝狮湖”金字招牌。
而在技术输出大本营的桃硅谷科创园,一些新技术正在形成。“除了主流的Y字形栽培方式,我们正试验用主干形树形,保持主干顶端优势,这种树形投产快、产量高。”付刚介绍,这种栽培方式桃树成型之后修剪方便,可提高旋耕机、摘果机等果园机械的应用程度。
目前,龙泉驿区水蜜桃种植面积达5.3万亩,其中出口水蜜桃基地面积 6000 余亩。通过高标准建园、新品种推广、新技术运用,水蜜桃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
线上线下齐上新
打响水蜜桃品牌
到了水蜜桃产业销售端与品牌端,则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客群的需求,建立特色营销体系,实现源头采摘、产销一体。
在长松水蜜桃专业生产合作社包装车间,一颗颗水蜜桃进入旋转分拣传输带,根据150多克到400多克不等的重量,自动分拣到不同的区间,再进行严苛筛选,随后装盒入箱进入不同的销售渠道。
“这些是发往盒马鲜生的,还有供应给喜茶饮品店的原料等等,走货量每天在2万斤左右,估计高峰期每天达5万斤左右。”与该合作社长年达成销售合作的四川盘信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维波介绍。
日前,龙泉驿与盒马联合发布的“盒桃盛宴”登陆门店和线上平台。水蜜桃讨喜的外包装烘托夏季的元气满满。“我们主推的黄金水蜜桃香甜四溢、口感紧实,而蟠桃个头大、果核小、水分足,可食率达98%,多种规格包装,充分迎合脆桃党和软桃党的喜好。”李维波说,此外联合盒马还精选了嫣红、凤凰、白凤、晚湖景等优质水蜜桃品种,将陆续推出。
以品牌强农,龙泉驿区抓实水蜜桃品牌建设工作。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引导企业建立“市级+区县级+企业品牌”的三级品牌体系,推动水蜜桃走向盒马鲜生等这样一些品质消费渠道。
具体而言,包括统一“龙泉驿”水蜜桃包装标识,实施龙泉驿水蜜桃使用授权等。目前全区已有30多家企业获“龙泉驿”地理标志产品使用授权。
不仅如此,龙泉驿区正加快形成以平台销售为主,网络直播、新媒体带货为辅的“1+N”农产品(水蜜桃)网络销售体系,打开水蜜桃销售的更大市场。
近日,水蜜桃销售网店——京东“龙泉驿旗舰店”正式上线。打开该网店,映入眼帘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桃,包括大运纪念款水蜜桃,充满国潮风的粉色店风极具辨识度。
“‘龙泉驿旗舰店’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龙泉驿水蜜桃的整体形象和水平,有助于更好地树立龙泉驿水蜜桃的品牌,拓宽销售渠道。”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讲道,未来,还将加强龙泉驿水蜜桃在品牌识别度、市场美誉度方面的标准化建设,以优质获优价,助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