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乡村建设尊重农民意愿 农民期盼干的抓紧干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2-06-15

新华社武汉6月14日电记者 李伟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后,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产业是基础。去年,湖北全省90%以上有意愿、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参与到产业发展中,40%以上收入来自特色产业。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南部山区变“靓”,正是湖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茅箭南部山区的美丽经济,离不开乡村建设的赋能。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必须尊重农民意愿,是湖北全省推进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农民期盼干的抓紧干,农民愿意干的带着干,也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说起家乡的变化,28岁的返乡大学生村官杨凤梅感慨,以前的康家村,一到下雨天,河道里的水漫到村道上,到处泥泞,老百姓意见很大,对于改变家乡面貌,大家都有着强烈的意愿。
  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倾听民声,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敞开渠道,真正把群众反映的真实想法、有效建议吸收到工作中。
  去年以来,康家村对茅塔河沿岸步道进行升级改造,铺设彩色生态步道,增设路灯、长椅,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打造小型旅游景点,建设秦巴风格“康家别院”民居群落,把小山村打造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在外务工的村民逐渐返乡,做起了民宿、餐饮、特色种植等产业,村民增收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
  住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在陈罗村,村民将集体讨论的环境卫生保护办法纳入村规民约,成立村级卫生志愿服务队,开展庭院环境整治,实行“户评比、总评分”制度。
  处处是风景、处处能留影、处处能欣赏、处处有诗意。放眼茅箭南部山区,近20户家庭农场、30余个生态农业观光基地、80多家各种农业合作社,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营子村河滩地变四季采摘园,锅场村林地变蜂蜜“DIY”营地,马家河村荒坡地变“梅园”“郁金香园”,东沟村茶园变“打卡地”……茅箭区委负责人表示,山乡美、产业兴、农民富提亮了乡村振兴成色。下一步,当地将坚决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拓展好,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