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余翔 特约通讯员 曾佐然
9月11日,泸县方洞镇陈田村粟喻粮油专合社的秋洋芋种植基地里,一辆履带悬耕机正在田间作业。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条深40厘米、宽20厘米的排水沟出现在眼前。
“这段时间专合社在腾田整地,以便尽快种上秋洋芋。现在我们已备好了35吨洋芋种子,接下来要种植200亩的秋洋芋,估计12月份就能上市。”专合社理事长刘世超说。
土豆播种前,旋耕机在开沟。泸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期,面对久旱逢甘露的晚秋生产形势和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泸县农业农村局坚持“两手抓,两不误”,尽全力抓实农村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打好晚秋生产攻坚战。
泸县按照“扩面、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提出抓好再生稻、秋红苕、秋洋芋、秋大豆生产的发展目标,力促晚秋粮食作物大面积增产,千方百计实现稳粮增收。泸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郑晓波介绍,全县将完成晚秋粮食作物面积65万亩,其中包括再生稻蓄留 50 万亩,秋洋芋 11.5 万亩,秋(冬)大豆3.5万亩。
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泸县宣传引导农户和各类经营主体有序下田,分时下地,分散干活。保障农民下田、农机上路、农资调运,全力抓好再生稻等在田作物管理和秋洋芋播种,做到秋收颗粒归仓、晚秋种满种尽。
泸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向上争取2022年秋季粮食生产补助资金1690万元,对各镇(街道)秋粮(菜)抗旱保苗、肥料发放、种子供应等给予资金补助,同时将秋粮秋菜种植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田块,督促各镇(街道)建立秋粮秋菜种植台账,抽调业务骨干组建技术指导服务小组,分赴各乡镇(街道)指导群众优化种植结构,扩大再生稻、秋洋芋和秋杂粮种植面积,最大限度挖掘晚秋生产潜力、提高晚秋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