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彩莲 记者 钟正有)近年来,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核心作用,坚持“村级主体、市场主导,抓住优势、因村施策,整体联动、协同配合”原则,采取多种途径挖掘各村(社区)潜在资源优势,不断巩固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原野牧场亲子游乐
盘活集体资产,发展“资源开发型”集体经济。由村级党组织牵头成立集体经济组织,鼓励各村千方百计盘活资源,采取镇、村、组三级联动方式,清理出镇域内分散低效用地474亩、闲置资产16处,探索运用兼并重组、合作开发等多种途径,不断提升土地资源使用效率。同时,鼓励村干部创办领办实体企业,真正让闲置资源“动”起来、“活”起来,取得资源开发收益。
黄许镇广平村枇杷丰收景象
发挥主体作用,发展“人才振兴型” 集体经济。全镇12个村党组织书记全部兼任村级集体经济负责人,在2021年村“两委”换届中,突出“双好双强”标准,选配大专以上学历46人,占65.71%,较上届提升20.5%;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6.41岁,较上届下降2.6岁;返乡创业大学生、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等“四类人员”45人,占64.29%,较上届提升27.6%,实现了“一升一降一提高”目标,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了人力保障。
村干部学习研讨会
挖掘潜在资源,发展“资产经营型”集体经济。采取以点带面、整体推动的方式,充分发挥其固有的区位、人才、土地、固定资产等价值资源优势,发展亲子游乐、农家采摘、休闲度假、康养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经济,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今年以来,配套完善30个乡村旅游交通标识、12个旅游厕所等服务设施,通过不断美化乡村环境、绿化周边环境,进一步增大乡村旅游承载力。
突出特色产业,发展“产业带动型”集体经济。采取政府扶持、企业主体带动、农民参与分享的方式,创新“党支部+”“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企业公司+”“基地+”等模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产业,全力推进枇杷、黄金梨、大豆等产业规模化发展,获得产业带动型收益。今年以来,泰康村扩大大豆种植50余亩,广平村枇杷产量50余吨,新增销售额900余万元,助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