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邛崃谢福刚:昔日荒滩地 如今生态场 生态养鱼尝甜头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2-09-22

四川三农新闻网成都讯(通讯员 唐文迪 伍有兴走进位于成都邛崃市羊安街道中心村11组的成都绿色嘉园家庭农场,可见这个总占地150余亩的鱼塘,宽敞开阔,不仅没有半点鱼腥味,还处处生长着青翠欲滴的水生植物。

“过去这里全是荒芜的滩涂地。”农场主谢福刚介绍说,2016年,在外打拼多年的他回村承包了这片滩涂地,并投资成立了成都绿色嘉园家庭农场。将滩涂地打造后,主要从事水产养殖、园林苗圃种植以及谷物、油料作物和果蔬种植,其中农场主体鱼塘占地113亩。

image.png

谢福刚在他的生态养鱼场

“传统的池塘养鱼与饲料投喂,会让池塘养殖水磷氮超标,若不能有效将尾水及淤泥循环利用,将造成水质污染、水资源浪费,产量和水产品质及养殖效益都会受到很大影响。”谢福刚说,“只有走生态种养殖的路子,才能获得好的效益,才会有好的发展前景。”为此,谢福刚一次次上门,虚心请教水产研究所专家,多次到各地生态养鱼场参观考察学习……

取得了生态养殖的真“经”,谢福刚便有了农场的规划发展“蓝图”。他在农场主体鱼塘东北侧荒芜滩涂地上,建立了约3000平方米的渔业绿色循环发展系统,规划修建了生态沟渠、沉淀池、过滤系统、曝气池、生态处理池等设备设施。同时,利用养鱼池的尾水栽培无土蔬菜,养殖产生的淤泥作为果园、菜园及园林苗木的有机肥,不断促进传统渔业向生态渔业、绿色渔业转型升级,实现了生态种养殖的良性发展之路。

经过几年的探索试点、推广运营,谢福刚的鱼塘绿色循环水处理系统成效明显,不仅使鱼塘自身水体高效净化,同时也使鱼的产量和品质得到有效提高。“这套绿色循环水养殖模式,让我尝到了生态养鱼的甜头!”谢福刚说,去年,他的生态鱼场养殖的鮠鱼亩产量达2640斤,亩产值2.8万元,总产量达30万斤,实现渔业收入320万元,比常规养殖净增利润52万元。今年,预计养殖鮠鱼总产量可达60万斤,鱼场总收入可达500万元以上。为此,谢福刚的农场还获得了2021年中央财政渔业发展补助资金。

羊安街道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羊安街道加大生态环保工作力度,重点加强河长制水环境治理,积极推动尾水治理,标准化池塘改造,水产品质量监测等工作,着力提升种养殖户生态环保理念。全街道24个村(社区),像谢福刚一样发展生态种养业的已有10余家,进一步推动了辖区生态种养殖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