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王晓林
9月19日下午,行走在大竹县童家镇的平坝坡梁,随处可见农民们为了全年收成的圆满收官,怀揣满满“虎气”,翻土整地,除草理沟,打窝播种……田间地头一派热闹繁忙景象。
在该镇印盒村14组杨柳湾,100亩的秋洋芋套种油菜复合种植示范点上已经种满了优质洋芋种。此时,一场“童家镇晚秋生产暨秋洋芋套种油菜复合种植技术培训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100余名党员、干部和部分种植户正在聆听技术讲解,“秋洋芋套种油菜的技术要点是2米开厢,深种4行洋芋,空行套种2行油菜,洋芋窄行20公分,窝距20至30公分,每窝放3至4块洋芋种,施肥距离洋芋7公分以上……”在培训会现场,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技人员认真讲解着,周围的种植户不时地点头称是。
今秋,该镇大春作物收割刚结束,镇党委、政府就把晚秋生产提上议事日程,及早制订了晚秋生产实施意见,并对晚秋生产进行安排部署,将任务分解到村,落实到组到户,做到“土地不闲置、户有种植地”,全面夯实晚秋生产播种面。抽调5名农技人员组成专业服务队,通过各种会议进行晚秋作物技术培训,利用逢场天开展街头咨询服务、科技进村入户等方式,把栽培技术送到田间地头,迄今为止,已开展技术培训7次、专题指导35次,及时把45吨优质洋芋种和化肥 100 吨发放给农户。为确保钱粮双增目标的实现,该镇还采取“户帮户”“邻帮邻”、党员干部服务队等形式,深入田间地头,蹲点帮助指导农户搞好晚秋生产。
据了解,童家镇明确种植再生稻和秋洋芋晚秋作物1.05 万亩,推广洋芋套种油菜面积1000余亩。“目前,我镇正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为主体,连片打造50亩以上晚秋作物示范点7个,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镇5000余名村民发展晚秋生产,并通过召开晚秋生产现场评赛会,从种植的品种、面积、成效等方面进行评比,确保晚秋生产高质量推进。”童家镇党委书记楚昌洪告诉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