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什邡:新型稻渔模式 稻优鱼多种粮大户增收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2-09-27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金泉
  水稻成熟收获时节,记者从什邡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一种能大幅度降低稻谷镉含量的设施化稻鱼种养降镉增效技术今年在什邡的示范进一步铺开,由去年的5000亩扩大到了1万亩,参与其中的种粮大户与公司均大受裨益。
  9月23日,什邡市马祖镇金石社区种粮大户王小波告诉记者,他的2600亩稻田,今年安装了24口养鱼设施,覆盖稻田面积约1200亩,比去年多出了18口。这对他而言,不仅可利用养鱼尾水为稻苗提供优质有机肥。从而提高稻米的品质和产量,还可得到当地政府的一笔补助;对与他进行合作的四川溪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而言,则得到了所需要的水产品。

image.png

稻田中安装的养鱼设施。图片为受访者提供

  “去年开始,我成为四川溪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设施化稻鱼种养降镉增效技术的示范户,在700多亩稻田内安装6口可养鱼设施,覆盖300多亩稻田,得到了什邡市政府3万多元补助,而且,当年我种出的粳稻拿到粮站、米厂的专业设备进行检测,镉含量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而且亩产水稻1300多斤,比过去增产80-160斤。”王小波说,“所以,今年安装了24口鱼池,既能多拿补助,又能进一步保障稻子的质量安全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四川溪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安友说,这种养鱼池把工厂化养鱼模式与稻田进行了完美的生态融合,是我们的专利技术,其精髓是节约、降镉和高效。而且,折算每亩稻田只占地4平方米,用地量较常规稻田养鱼节约92%左右,真正实现让稻田“再生土地”,实现稻田高产优质蛋白。下一步该技术将逐步延伸与小麦、蔬菜融合,试点正在进行中。
  2021年8月,经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建议,高安友的专利技术正式命名为设施化稻鱼种养降镉增效技术。同时,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聘请专家鉴定认为:该技术通过设施化高密度循环水养鱼改变水土理化性质,降低根系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改变镉的形态,降低了镉的活性,在试验区降低稻谷镉的积累量达70%以上,保证了水稻产量,提高了稻米品质和鱼的产量。
  高安友介绍,50亩稻田安装1个200平方米的鱼池,可产鱼5000斤以上,鱼归公司所有,稻谷依然是农户的。目前,已有一半的示范稻田收获了鱼和水稻。
  “设施化稻鱼种养降镉增效技术,不仅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形成隋性,还使田里的水实现内循环,排放到田里的鱼粪是很好的有机肥。去年的测产显示稻谷也能增产10%左右。”据什邡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韩厚平介绍,什邡市去年已在3个镇示范了5000亩,今年扩大到6个镇20村示范1万亩,对农户补助总投入达100万元。今年1万亩示范田,稻谷产出量预计可达1300万斤,鲜鱼产出量预计可达100万斤。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