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夏俊林 记者 袁宇君
再过一个月左右,武胜县的12万亩再生稻就将迎来收获。9月29日,走进清平镇陈家寨村,上千亩的再生稻长势良好。
“再生稻在完成头茬稻收割后,留下三分之一的植株和根系,通过施肥和培育,使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开花、结实,今年蓄留的再生稻已进入了抽穗扬花期。”清平镇政府工作人员胡秋雨介绍说,再生稻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优势,生育期很短,一般在60-70天左右成熟。
今年,四川遭遇了几十年难遇的极端高温干旱天气的“烤”验,多地水稻生产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武胜县再生稻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我们通过邀请专家指导、给村民发放肥料、引水灌田等措施,将天气的影响降到了最低。”胡秋雨说,今年该镇蓄留再生稻7000余亩,预计产量将达到1000余吨,再生稻的栽培有效降低了极端天气给农民带来的损失。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抓好田间管理,强化技术支持做好病虫害防治,强化政策扶持维护好稻田,同时为来年的稻虾鱼综合养殖做好准备,全面保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武胜县农业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全县再生稻产量预计能达到1.4万余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