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非凡十年 阳光汉源绘出壮美画卷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2-10-20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兰嘉
  忙过了金色九月的丰收,十月,在素有“中国花椒之乡”“中国甜樱桃之乡”“西部花果第一县”美誉的汉源县,田间地头仍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10月13日,笔者走进汉源县流沙河沿岸粮经复合(稻+蒜)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九襄镇堰沟村,200多亩连片栽植的大豆、水稻已在一个月前收获,但几台挖掘机又在进行土地翻耕作业。当地抓住农业生产的茬口,将梯田坡度改得更平缓,给粮蔬生产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农田创造更多收益。
  汉源县立足农业之本,夯实三农之基,唱响丰收之歌。收获季,20余万亩花椒椒香四溢,5.9万亩汉源甜樱桃走向全国,10万余亩蔬菜争相上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稳居全市前列。

image.png

汉源高标准农田建设如火如荼。

多彩黎州,椒果飘香
  10月13日,清溪镇同心村农户王定忠不时到山上的花椒园里逛逛。这里地处省五星级汉源花椒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连日来推土机、挖掘机一齐上阵,修便道、坡改梯、砌堡坎、开沟渠。在四季度,花椒现代农业园区改造提升工程紧张有序推进,完工后,园区基础设施将进一步提升,路网极大方便采摘作业,为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打下良好基础。
  “4·20”芦山地震发生后,王定忠家房屋受损,灾后重建时他搬到了山下,并于2017年开办了一家民宿,今年收益达到30多万元。这段时间他还联系了20多位村民在园区改造提升项目工地务工,就近增收。
  汉源县充分发挥山区农业精耕细作优势,规划布局汉源花椒、稻蒜轮作粮经复合、甜樱桃、黄果柑、枇杷、红富士苹果和高山蔬菜种养循环7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百公里百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带,发展“532”十大特色产业 79.3 万亩,甜樱桃、枇杷、苹果、花椒等特色“金果”量价齐升。
  “过去十年,汉源农业坚持走高质量的发展道路,如今正向高端化迈进。”汉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勇说。

粮经复合,农民增收
  在汉源县前域镇全合村,水稻收割后,农户用稻草“打起了地铺”,作为大蒜茁壮生长的“温床”,田坎上一株株甜樱桃、脆红李扮靓了田野山间。
  在宜东镇富乡村,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地花椒、苹果长势喜人。今年农户们还在幼龄果树下套种了大豆,目前大豆陆续进入采收期,农户“多收一季豆”,增产又增收。
  汉源是典型的山区农业,近年来,当地克服人口多、土地少、机械化作业难等困难,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山区农业的“粮经复合”特色高效发展之路。
  始终藏粮于地,2021年汉源县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19万亩,2022年启动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农业底子进一步夯实;始终藏粮于技,汉源县与省农科院、川农大等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制定发布了花椒、甜樱桃等生产技术规程;与此同时,汉源县成功注册了“汉源红”公用品牌,打造了“阳光水韵、康养新城”“阳光花海、康养圣地”两大康养旅游品牌,并积极推广“稻+蒜+果”复合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
  今年以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汉源县立足山区实际,在幼龄果树下大力发展大豆复合种植,7.5万亩大豆种植任务全面完成并获得丰收。

科技兴农,未来可期
  在清溪镇同心村,果农们用瓶瓶罐罐给矮化修剪的果树戴上了“帽子”。“既是土办法,也是专家们指导的结果,目的是防止树枝过快生长,刺破包裹的薄膜。”同心村驻村第一书记姜晶说。
  同心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牟峰丽介绍,十年前,村民以外出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留守在家的靠种玉米、种洋芋、喂生猪维持生计,一年到头勉强够吃。这几年大家种甜樱桃和花椒,开办民宿、农家乐,做特色餐饮,收入更是迈上了新台阶,家庭人均纯收入已超3万元。
  “科技兴农,科技强农。”近年来,汉源县已培育高素质农民2000余人、家庭农场119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900家。“科技赋能、数字赋能。”汉源县与阿里云合作落地建设全国第一个县域数字经济示范区,如今全县建成数字农业基地5万亩。汉源花椒的品牌价值从2016 年的7.04亿元跃升到2022年的60亿,汉源花椒精酿啤酒供不应求,花椒面膜远销各地。(汉源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