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
深秋的安宁河流域,连片的金色稻田迎来丰收。10月22日,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在凉山州德昌县麻栗镇阿月村进行 2022 年“超级稻单季1200公斤超高产攻关示范项目”的测产验收。专家组按照农业农村部超级稻测产方法,随机抽取3块水稻田进行机械收割,实测平均亩产为1132.22公斤,创造四川省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
超级杂交稻单季亩产1200公斤超高产攻关示范项目(德昌)测产验收现场。
项目基地所在的安宁河流域是我省优质稻产区,德昌处在安宁河现代农业硅谷规划区的中段。项目首席专家为柏连阳院士,项目负责人为许靖波研究员,示范品种为“卓两优1126”,主持单位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四川泰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德昌县农业农村局、德昌县聚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实施,总面积 105 亩。该示范项目于2022年3月15日播种,4月18日至20日移栽,应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和氮肥前控后促施肥技术。
8分多地产出1124公斤谷子,种植户笑开了花。村民蒋申国将装满稻谷的袋子搬至秤上,连连感慨,“是比往年收得多。”
经称重、去杂、测定水分等步骤,三个田块的收获面积分别为773.37平方米、560.01平方米、706.54平方米,实际产量分别为1153.59公斤/亩、1149.16公斤/亩、1093.91公斤/亩,平均稻谷产量为1132.22公斤/亩,创四川单产最高纪录。
专家组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首席专家郑家奎说:“今年德昌示范点前期低温多雨,抽穗过后又遇到高温伏旱,持续时间长。在如此异常的气候条件下,德昌这个示范片仍然能取得了四川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这个成绩十分难得,也说明了该杂交水稻品种具备了冲击亩产1200公斤的产量潜力水平。”
本次测产结果增强了攻关团队对于实现亩产 1200公斤目标的信心。成都分中心常务副主任彭甦介绍说:“根据袁隆平院士的指示,我们于2018年开始在攀西地区实施1200 公斤超高产攻关任务,并于2018年在德昌县德州镇小面积达到亩产1200公斤。2022年与德昌县人民政府合作,在麻栗镇继续开展超高产攻关示范项目。”(图片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提供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