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马蕤
“这条路修好了,下雨天出门再也不用担心滑倒了,政府真是为群众办了实事。”11月2日上午,前往乐山市沙湾区沙湾镇二峨山村村委会办事的村民,都在议论即将修好的村道。“以前这条路没有硬化,一下雨车辆就容易打滑,农产品要送出去也不方便,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小的烦恼。等修好以后,出行就更加方便安全了。”村民罗海英开心地说。
路面硬化
这条路以前是泥泞不堪的村道,位于二峨山村9组到12组,总长2.6公里。如今,二峨山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把以前清冷的山区变成了创业的热土。当地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冷竹笋等特色产业,激活集体经济,撬动产业发展的“杠杆”,主动搭乘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快车”。如今,二峨山村仅冷竹笋种植,年产值约40万元,人均收入从原来的1500元增加到现在的5000元。
二峨山村产业路建设带来的变化,是沙湾镇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该镇通过整合项目资源,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聚焦道路升级硬化,不断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助推乡村振兴。2022年以来,全镇在王田村、余溪村、三峨村、忠心村共计延伸产业路近10公里,统筹资金约470万元。这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也打通了全镇的经济脉络,让各村的农产品、中药材、冷竹笋等能够更好更快地运输出去。
产业路在规划建设时,还与当地的旅游、景点深度融合,打通了山水世界、云里见、美女峰等景点的道路网,积极探索“产业路+旅游”模式。利用一条条高颜值的产业路带动乡村发展,当地铺就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让乡村更美、产业更强、村民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