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千年银岳池”夯实川东北粮仓的园区发展之道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2-11-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诚都
  青山为岳;绿水为池。山水交融,是为岳池。地处川东北的广安市岳池县,因盛产稻米,享有“千年银岳池”美誉,曾多次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现代农业园区是一个重要载体。位于岳池县东北方向15公里的岳池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下文简称“园区”),目前已建成集中连片产业基地1.2万亩。坚持种养结合、轮作倒茬生态高效种养模式,发展稻油轮作示范基地5000亩、粮菜轮作示范基地4000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3000亩。

image.png

岳池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受访者供图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该园区正逐渐成为引领当地农业现代化生产的“先行者”。近年来,园区按照产业基地宜机化、链条化、品牌化发展思路,通过“统筹经营+服务组织+合作社+村集体”等模式,大力发展粮油主导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该园区有何发展之道?科 技 之 道“五良”配套,抢占园区建设新高地  “园区内的相关设施配套科技含量真不少。”11月4日,参加广安市农业农村工作第三季度“大比武”暨创建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市培训会议的人员,来到岳池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实地观摩,纷纷为园区在聚焦“五良配套”(良田、良机、良种、良法、良制)方面的建设成果竖起了大拇指。
  连日来,挖掘机在园区的冬闲田中来回修整,一块块小田逐渐变成了宜机化的大田。在良田建设方面,园区通过加大撂荒地整治力度,统筹实施高标准农田、乡村振兴等涉农项目,建成能排、能灌、宜机高标准农田1.127万亩,占园区耕地面积93.9%。
  园区内,绿油油的油菜已探出头来,一旁,智能虫情测报灯和高清摄像头精准守护着油菜的健康成长。“这是园区在智慧农业方面的关键配套。”园区服务中心主任李世林介绍,通过大数据平台、“三区四情”监测点、智慧农业监测点、高清摄像头等配套,园区可利用数据平台集成分析,全面实现粮食作物各环节智能化操作、数字化分析和综合服务。
  注重科技推动,这是园区“ 五 良 ”配 套 的“ 主 旋律”。今年以来,园区在聚焦农机装备配套方面,配置了粮油耕、种、防、收等各类农机装备 363 台(套),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92.6%。此外,园区与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川农大水稻研究所合作,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联合体,建立专家工作站,加强科技竞争力。
  “我们还建成了智能育苗中心,通过营养配土、穴盘育苗等方式,开展基质育苗,保障园区良种栽种,确保稳产高产。”李世林说,在食品安全方面,规模经营主体的产品已全部纳入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监管,园区主导产品在 2022年省级例行监测合格率达100%。
  “五良”配套背后,是园区运用科技和人才支撑,加快补齐现代农业发展短板,全力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农 文 旅 之 道打卡体验,在园区感受“诗和远方”  岳池农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1172年,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旅居岳池,为这里秀丽的田园风光所陶醉,写下千古名篇《岳池农家》:“买花西舍喜成婚,持酒东邻贺生子”“谁言农家不入时?小姑画得城中眉”“农家农家乐复乐,不比市朝争夺恶”……生动诠释和赞美了岳池的田园风光之美、农家风俗之韵。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为此,园区深入挖掘自身文化资源,以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其中,位于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范围内的张家院子、付家院子便成了园区内的文旅结合必经“打卡地”。
  李世林介绍,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理念,园区就地取材,改造房屋外观、完善室内功能、整治人居环境,成功复刻还原21户原汁原味的川东民居。其中,张家院子按照“一堂两屋”(乡贤讲堂、院士书屋、农家老屋)布局,复原川东老屋的起居、生活场景,展现岳池浓厚人文底蕴。
  而在付家院子内,村集体以2栋保存良好的老式穿斗结构瓦屋为契机,结合本地特色,定向打造川东民宿,通过探索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助力村民增收。
  向内,深挖历史人文底蕴,向外,园区则力促农文旅深度融合。“我们通过建设农业主题公园、打造彩色水稻艺术景观、举办油菜花节、发展水果蔬菜等采摘体验新业态等一系列举措,吸引游客前来游玩消费。”李世林表示,通过统筹推进产业发展与村庄建设,形成园村一体、产村融合的格局,园区打造出独特的岳池农家文化旅游体验,让游客感受到“诗和远方”近在眼前。产 业 之 道培育品牌,让岳池大米香飘四溢  收获季,风吹稻花香,站在园区监测平台望去,目光所到之处皆是金灿灿一片。这些稻田里,蕴藏着园区发展的产业之道。
  2022年,在政策引导下,岳池农投集团与当地合作社、农户合作,流转苟角、白庙等地稻田1.6万亩,生产“稻鱼依”和“黍本道”生态大米。“这两个品牌是园区延伸产业链条,塑造产品品牌的典范。”该集团生产部技术员陈嘉豪说。
  经过近年来的摸索,园区的“种田模式”日臻完善。岳池农投集团负责人蔡杨介绍,“国企+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纯手工+机耕机插机收”的耕作模式、“延长稻米产业链条”的深加工模式、“互联网+稻米+品牌”的销售模式……构成园区的“种田模式”的核心内容。香飘四溢的岳池大米正“飞”进中外各大超市,进入亿万消费者的饭碗。
  园区还延长稻米产业链条,通过加快完善产地初加工,建成粮油烘干中心,承接县内外水稻、油菜烘干7600余吨。此外,与粉大师等县内3家米粉企业开展3000亩水稻订单生产合作,新培育米粉规上工业企业1家,通过推动粮油精深加工,园区岳池米粉年加工能力达2万吨。稻米产业链条上的村民,有的有了土地流转费,有的成为农业工人,有的则成为稻米种植、加工的业主,大大充实村民的钱袋子。
  以“稻鱼依”“黍本道”生态大米等为代表的岳池大米正借力互联网腾飞。岳池大米品牌推销员杨凤婷介绍,目前,岳池稻米正依托线上“云平台”(游乐购、淘宝、京东、抖音、邮政、国铁商城)拓展销售市场,还选择京东商城深入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织平台内策划、推广及销售。并通过开展5进(进机关、进校园、进超市、进市场、进小区)销售模式,在成渝双城经济圈重点城市成都、重庆、南充、广安等市场优先发力,逐步向国内、国际市场发展。
  园区内一栋已建好的烘干中心旁,建筑工人正井然有序地忙碌着,加紧建设粮食仓库和大米加工生产线。“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具备烘干、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产品展示、仓储为一体的加工中心功能,助力园区全产业链发展。”李世林说。
  2021年,园区成功创建为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今年,岳池县以创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为目标,着力实施“五大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成效。该县按照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标准,在责任对标、资金对标、指标对标三个方面同时发力,并结合实际编印《岳池县创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实施方案》,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县级相关部门、乡镇、新型经营主体,整合各类项目资金,补齐短板弱项,全面推进园区提档升级。
  “我们正大力开展项目攻坚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农产品加工中心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园区骨架道路建设,集中力量、全力攻坚,确保今年成功创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岳池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