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金泉 文/图
小雪已过,四川田间的冬油菜已是绿油油地蓬勃生长。冬油菜生产形势如何?四川冬油菜在去年基础上扩种了181万亩,从而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给四川油菜扩种180万亩的任务!这是11月25-27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油菜创新团队联合组织省内油菜专家深入全省油菜生产一线调研得出的结论。
专家组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冬油菜长势。
四川从10月中旬以来的40余天,大部分地区无有效降雨,气温较往年同期偏高。为全面掌握全省油菜大面积生产情况,在连续3天的调研期间,专家组一行8人前往绵阳市、广元市、南充市、乐山市的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并与种植大户和普通农户面对面交流;与此同时,全省各农情监测点、各产油大县等多个渠道通过网络向专家们提供了大量田间实时图文信息及调查数据。
专家们发现全省冬油菜生产有三大特点:一是撂荒地整治有效,达到了应种尽种,而且已基本看不到冬闲田。据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冬油菜播栽面积 2246 万亩,在去年2065万亩的基础上,扩种了181万亩,增8.77%;二是总体苗情长势明显优于上年同期,病虫草害极少发生,未发现根肿病、菌核病、病毒病高发田块;三是未出现大面积干旱情况。
但专家们认为,随着少雨天气的持续,土壤墒情将会持续变差,尚未开盘封行的油菜将不同程度受到缺水的威胁。此外,一些地区还存在灌排系统不配套、农机具占有量不足、除草剂危害时有发生等问题。
据参与调研的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蒲晓斌介绍,专家们提出的措施是“防虫、控旺、促壮、排湿、补墒、治虫”,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油菜生产提出4大对策建议,包括:兴建中小型水利工程,按灌溉面积比例,大量投资兴建或修缮中小型山坪塘、蓄水池和集雨池,以便油菜田追肥和补水;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针对特定品种提供播种、施肥、打药、浇水、收获等全程服务,降低投入、节本增收,调动种植积极性;鼓励大户经营,规模应以每户500-800亩为宜,通过种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田基础设施配套、水源和沟渠配套、菜籽适度溢价订单收购等方面向大户倾斜,使他们种油菜有钱可赚;改变政府采购种子模式,建议政府重在履行好监管职能,仅公布推荐品种目录和指导性意见,由种植户自行选择适宜品种。
此外,针对这两天突如其来的寒潮天气,蒲晓斌认为,冻害对四川油菜不是大问题。不过,还是应尽量控制旺长苗、增强抗寒性(喷多效唑、烯效唑控旺增壮);有条件的要浇水,避免干冻;增施腊肥和有机肥,使苗子长壮;同时提升地温,增强抗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