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杨都
“现在永兴冬草莓上市了,因中间商销售渠道受阻,需靠种植户自销,领导们能想点办法不?”“好的,明天我们过来当面沟通。”这是11月23日,发生在四川天府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交流微信群里的一幕,求助方是天府新区永兴街道井堰村5组草莓种植户王建。
经过现场走访了解,天府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迅速组织起省供销社、满彭菜场、永兴街道及草莓种植合作社、种植户等多方,在11月25日开展草莓产销交流会。
天府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前往种植户基地了解情况
对接销售商新鲜草莓及时入市
“这两天通过帮扶,我们的草莓销售顺畅了不少。”11月27日,王建告诉记者,今年他所在的村小组种植草莓面积为200余亩,主要是红颜、粉玉等品种,日产量在1000公斤左右,往年主要销往重庆等地,今年因交通受阻等多方面影响,正处于销售旺季的草莓却遇到了滞销问题。
王建介绍,整个村子种植了800余亩草莓,分散在300余户种植户家里,几亩或十余亩的分散式小规模发展格局缺乏与市场销售终端的联系,这成为此次滞销的关键所在。
一头是种植户,一头是销售商,新鲜草莓如何才能顺利进入市场?
“销售商需要的是根据市场投入不同品级的草莓,大部分种植户只管种好草莓,却无暇顾及分级、包装、冷藏、运输、销售等环节。”成都壹品汇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伍洪涛介绍,作为连接两方的“中间商”,具备收购与分拣包装等能力,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磨合,公司从井堰村等地收购了1300余公斤草莓。
在终端销售环节,满彭菜场则与井堰村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在产销交流会后,我们每天都会收购1500公斤左右的草莓投放至天府新区、高新区、成华区的200余家线下门店。”满彭菜场创始人张家明表示,为消费者提供价美物优的农副产品是市场销售终端的诉求,待草莓进入稳产期,满彭菜场的需求可达5000公斤以上。
建立保障体系确保农产品采收顺畅
“在接到群众诉求后,我们已成立应急保障工作组进行关注和协调。”天府新区统筹城乡和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川介绍,当地正逐渐建立起健全的保障体系,已将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及村“两委”(社区)纳入保障体系范围。此外,成都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系统每天均会收集各区(市、县)的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采收与服务力量短缺等情况,通过统筹疫情防控和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全力做好应急状态下群众生活物资保障。
目前,在多方的通力合作下,井堰村的草莓正逐渐流通到市场。记者从服务中心了解到,对于生鲜农产品的物流受到新冠疫情不同程度影响的问题,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市、县)农业农村局及各街道(乡镇)均可以开具通行证,确保其运输车辆“即采即走即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