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彭杰 彭琪轩
2022年,是营山残疾人事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是营山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的一年,是营山残疾人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
残疾人是特殊困难的群体,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营山县委、县政府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把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考虑,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生活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交出了一份“春天事业”的温暖答卷。
四川众鑫服装有限公司加工车间一角。彭琪轩摄
康复服务 点亮残疾人希望之光
12月26日,南充市营山县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一间间康复室内安装着各种现代化的康复仪器和设备,一名名残疾儿童在家长陪伴下正接受康复老师指导训练。“该中心投入使用,结束了营山无托养康复机构的历史,方便了残疾儿童就近就地训练。”营山县残联康复股股长王宏建介绍,目前,该中心接纳了150余名脑瘫、智障、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同时对30余名成年残疾人进行托养,提供专业护理。
笔者在营山县中医医院残疾人康复基地看到,康复治疗师在对部分患者进行传统康复,部分患者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开展现代康复训练。“我患脑出血,做手术把命保住了,但无法行走。家人把我送来接受康复治疗。”七旬老人王大爷说,通过针灸治疗、推拿器械锻炼,同时服用中药,简直没想到自己能重新“站起来”,现在生活能自理。
据了解,营山县残联携手县中医医院打造了残疾人康复基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编制床位150张,内设现代康复区、传统康复区。基地配备有电子针灸仪、偏瘫肢体训练治疗系统等传统和现代康复设备,康复基地与医院康复病区实现无缝衔接。2022年1月至11月,共为残疾人开展住院服务1000人次,康复有效率达85%以上。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共完成9062名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其中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400人、心理健康支持服务3000人;为250名精神病人实行门诊服药补贴;完成盲人融合训练 162 人、白内障复明手术救助352人、社区康复训练2400人次;为200名适配成人配备助听器,为1895名残疾人配置基本辅具,为66名0至6岁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为3500名残疾人免费健康体检,为820名残疾人实行住院补助。
残疾人在营山县城南街道康复站做康复训练。彭杰 摄
夯实基础 关爱服务提升幸福感
12月26日,营山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一名名残疾人或坐着轮椅、或拄着拐杖、或在亲人搀扶下,通过工作人员引导,有序进入各中心,有的咨询业务,有的体检,有的去盲人阅读室读书……
据悉,与医院携手合作,整合场地、技术、人才优势提高残疾人服务工作质量,是营山县的一大创举。2022年5月,营山县残联与县中医医院合作共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面积达3000平方米,总投资500多万元,7月竣工投用。
按照“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理念,营山在县中医医院建成了残疾人免费体检中心、残疾人文化活动中心、残疾人心理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基地、盲人阅读室、残疾人党员活动中心等7大功能区,可“一站式”解决残疾人办证申请、鉴定、审核、发证、免费体检、基本康复、辅具发放、医疗养老、政策宣传、法律援助、文化交流等多样性服务需求,有效解决了残疾人的“急难愁盼”。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提高残疾人关爱服务水平,一直是残联工作的重点。2022年,营山县残联在城南街道、回龙镇、黄渡镇和白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了4个标准化康复站。同时,营山启动了匡算投资1.3亿元的南充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包括建设体育训练中心、文化交流中心、技能培训中心、康复训练中心、辅具生产展示中心、盲人按摩医院、产品代加工中心。目前,已完成项目前期工作,纳入2023年全县重点建设项目,建成后将辐射西南,服务于川东北残疾人。
创业就业 自强不息走上致富路
2022年,营山县残联与一家服饰公司合作,打造了一个集康复、托养、技术培训、辅助性就业于一体的就业平台。
12月26日,笔者在四川众鑫服装有限公司加工车间见到,工人们在裁剪、车缝、排花、烫珠、烙花、烫衣、质检、包装各个环节上,有条不紊、分工合作,一条流水线下来,一件件精美的婚纱和中式旗袍便呈现出来。
该公司董事长陈亚辉介绍,她是营山县黄渡镇一名视力残疾人,在外创业成功后,回到营山和县残联合作,在县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创办了这家只招收残疾人的服装公司。这是一家集设计、生产、销售婚礼系列服饰的扶残助残爱心企业,可解决百名残疾人就业。
目前,该公司已培训上岗52名残疾人,月保底工资1500元,最高工资近4000元。“感谢县残联和众鑫服装公司,给了我就业的机会。这里上班,工作环境无障碍、包吃住,就像一个大家庭,让我实现了自己的人身价值。”二级残疾人何立维说。
另据了解,今年3月,营山县残联与县农商银行达成合作协议,每年安排贴息资金100万元,对本县残疾人创业、就业企业按照贷款利息总额的80%进行贴息。截至目前,已发放贷款9笔481万元,涉及种植、养殖、保健、按摩、电商等行业,新增了一大批残疾人就业。
青山镇皓盛蚕业专合社利用扶残助残贷款,新建蚕桑基地550亩,新增残疾人就近就业20余人;县城新城路残疾人何玲君利用扶残助残贷款,建成西城土菜馆,解决了7名残疾人就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营山县充分征求残疾人创业就业意愿,根据残疾人的需求实施定向、定项培训,开办了竹编灯笼技术培训班、盲人按摩技能培训班、电商培训班等,为残疾人创业就业打下基础。
据统计,今年以来,营山共完成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800余人次,实现居家灵活就业543人,发放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创业直补资金54.3万元,全县实现残疾人就业3076人。11家股权量化基地,入股残疾人461人,入股资金289万元,解决残疾人就业228人,累计实现分红69.54万元。全县20余家专合社和企业入驻营山县残疾人电商中心,发展乡镇、村级服务网点25个,带动85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榜样引领 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
6月6日,营山县委、县政府召开“最美残疾人”“最美残疾人工作者”表扬大会。李小明、廖进先、李兴琼等5人获评“最美残疾人”,每人获得3万元奖金,还可申报残疾人创业基金。县中医医院党总支书记李联钦、县残联副理事长伍艳等5人被授予“最美残疾人工作者”称号,由县政府记嘉奖1次,所在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加3分。同时,有10个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15名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受到表扬。
营山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何德一说:“为展现广大残疾群众自强不息的时代风采和残疾人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我们深入挖掘一批优秀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先进典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营山县残联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三大职能”,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代表服务管理、政府残工委办公室“三大作用”,不断提升新时代残疾人工作者政治引领、依法治理、专业服务等“七种能力”,强化抓班子带队伍、主责主业、大局和全局等“九种意识”,奋力推进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022年,营山县残联在回龙镇试点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实施残疾人文化体育公园改造提升、残疾人托养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康复之家、村残协建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项目,实现辅具适配、文化建设全覆盖,落实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帮助安置残疾人进厂、扶持残疾人发展生产。回龙镇成为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样板,示范带动全县残疾人事业发展。
不仅如此,营山县残联还巩固培育了47家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基地,成为了全县残疾人创业就业典范,推动残疾人集中就业、项目就业和产业就业又好又快发展。
目前,尊残、助残、扶残的优良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残疾人事业的浓厚氛围逐步形成,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为营山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23年,我们将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统揽工作全局,围绕为残疾人创造幸福安逸生活,守正创新、加压驱动,不断提高为残服务质量和水平,奋力书写新时代营山残疾人事业发展新篇章。”何德一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