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玲 记者 杨德慧)林麝别名香樟、獐子、香子等,野生林麝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雄性林麝分泌的麝香是名贵的中药材,也是一种高级香料,由于其市场前景好,价格高,素有“软黄金”之称。近年来,雅安市汉源县以丰富自然资源和优良生态环境为依托,积极探索产业发展路径,全力推进林麝人工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带动广大群众增收致富。
近日,走进位于马烈乡的汉源县瑞祥林麝养殖厂,养殖厂内建有一排排平房,每个房子里包含独立的卧室,卧室内离地50公分还搭了一张“床”,每个院子里都有露天运动室,这些平房的主人正是林麝。它们时而闭目养神,静如处子;时而上蹿下跳,动如闪电。
养殖厂主人杨检琼像往常一样拿着饲草料喂养林麝,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家从2016年开始修建圈舍养殖林麝,这几年,不断培优壮大林麝养殖特色产业,目前养殖基地占地3000多平方米,成功从最初的10余头发展到现在的30余头林麝。
“去年取了麝香,还卖了一些小崽,收入就是二三十万,生活还是有奔头了,虽然苦了这么多年,现在越来越好了。”马烈乡新华村杨检琼对记者说。
刚开始养林麝的时候,杨检琼什么都不懂,书本上的养殖技巧能看明白的不多,小感冒拿着都没有办法,她经常到处奔走“取经”。
“加入了汉源县林麝养殖协会以后每个月要培训我们一次,该怎么喂,该怎么管理,他们还要给我们请专家,请教授,给我们讲课。现在对喂养林麝的一些小病,自己都能够处理 ”杨检琼说。
汉源县林麝养殖协会副会长张春贵表示,汉源林麝起步在2013年,到现在已经9年了,存栏达到1600多头,全县有20多家企业和个人。
杨检琼家合作的公司是四川林赐麝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家以林麝养殖、繁育、产品利用为主集现代农业科技研究开发公司,林赐麝业主动融入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立足行业探索“公司+农户”模式,实现了与养殖户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为地方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平时公司还是要给我们提供很多的技术指导,公司主要给我们提供种源,还有以后调配种源,麝香的销售。”杨检琼说道。
四川林赐麝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人员程波说:“他们养殖了起来,汉源县的规模发展大了对我们公司后期深加工有很大的好处,互惠互利,农民也挣到钱了,我们公司也有足够的原材料来开发新的产品。”
从曾经夙兴夜寐的试养,到如今规模化发展,林麝养殖不仅带给杨检琼满满的成就感,还使她对壮大林麝养殖产业发展、带动更多群众走产业发展之路充满了信心。谈起未来打算,杨检琼心中早有谋划。
林麝养殖是农民稳定增收的有力保障,是实现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的重要之路。近年来,汉源县坚持以“公司+农户”模式撑起农民的“致富伞”,压实“责任链”、做强“产业链”、做优“服务链”,全力建设林麝产业园区、示范实践基地、产业人才培训室、产品研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等,为林麝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