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远华 特约通讯员 唐明平
眼下正是收榨菜的时节,仪陇县铜鼓乡万亩有机桑园里套种的榨菜喜获丰收,每亩产量2000多斤。县内食品加工企业以每吨1150元的价格敞开收购,让业主笑开颜。
2月9日,笔者在铜鼓乡看到,这几天,该乡龙家店、凌云山、九龙山等蚕桑基地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各自协调本村的劳动力帮助业主收获榨菜。九龙山村为业主徐荣琼调配了8名村民,大家的动作利索麻利,不一会儿,地里就是一堆堆形状圆整、色泽翠绿的榨菜。
桑园里套种的榨菜丰收
“去年种了100亩左右,预估每亩产量大概是2000斤左右。”徐荣琼开心地说。
九龙山村 2000 亩的桑园,共有7位业主在里面套种榨菜。从下种到收获,业主与邻里乡亲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务工村民袁素琼告诉笔者:“业主在桑园地里种这个榨菜非常好,我们来帮她收,给我们80块钱一天,巴适得很。”
由于桑园面宽量大,从前期的栽植到后期的管理再到销售,都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来实施。九龙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平虎说:“榨菜完全不愁销路,我们利用村集体经济组织这一平台,在去年栽榨菜的时候,就和县上食品加工企业签订了协议,当天收获完毕,直接运到企业。”
“桑园地里套种榨菜,是一种生产成本较低而经济效益较高的种植方式,每亩能增加千元以上的产值,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铜鼓乡副乡长张娇说,当地推行的“桑园+榨菜”复合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桑园综合效益,也增加了业主、村民和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减少了桑园松土、除草、施肥等环节,实现了蚕桑产业和经济作物相互促进的目标,助力了乡村振兴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