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芦山:不耕地 不开沟 “懒人法”种麦如何实现高产又增收?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3-02-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杜铠兵 文/图
  春风十里,麦苗青青。2月10日,记者随雅安市政协常委、四川农业大学教授罗培高走进了芦山县万亩粮经复合园(隆兴片区)的一片麦地。与常见的麦田不同,这里的小麦从坡地绵延至平坝,田间不开沟,残留的稻茬随处可见。
  这样的麦田能高产吗?“我们采用的是‘懒人法’,水稻收割后利用冬闲田播种一季小麦,单产还比传统小麦高。”罗培高教授回应了记者的疑惑。

image.png

芦山县万亩粮经复合园区。

  诀窍之一在品种。记者在现场发现,目前园区种植的是一个名为“川农32”的小麦品种。“‘川农32’在9月底就能播种,相比普通小麦播期提早了40天左右,可充分利用9月、10 月的光热资源。”团队成员谭飞泉副教授告诉记者,有效利用空窗期可实现小麦与水稻的轮作生产“无缝衔接”,大大延长了小麦的生育期,提高了土地、气候资源的利用效率。
  好品种还需搭配好技术。针对“稻套麦”模式,罗培高教授团队还总结出了一套“懒人法”式的配套技术。在水稻收获前1—2天,便用无人机或人工抛洒的方式将小麦种子撒进地里,收割机收割水稻时便会将种子翻进土里,并将水稻秸秆粉碎后覆盖在田间。这种模式无需耕地,同时由于播种早,小麦苗期长势好,能够对杂草起到天然抑制作用,因此大大节约了农资投入。“不仅操作简单,每亩还可节约130元左右的生产成本。”罗培高教授说。
  过去在芦山,农户之所以在冬季将土地空着,不愿耕种,是由于产量低效益差。而经过测算,通过“稻套麦”模式的应用,“川农32”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可提高65%,达到每亩500公斤左右。种出的小麦不仅可以作为糕点、面条的原材料,还可以结合地区产业,作为优质的酿酒专用粮,为农民增收提供新的渠道。

image.png

罗培高介绍小麦生产情况。

  “这改变了我对传统农业的印象。”在当天下午举行的雅安市政协“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座谈会上,雅安市政协二级巡视员王锐在听取罗培高教授的汇报后感叹,科技兴粮才是提升粮食生产水平的关键,而小麦种植示范基地运行模式实践作为农校合作的典范,有操作性、有生命力,值得推广。
  据芦山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伟介绍,该县有耕地10.5万亩,粮食生产以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为主,“稻套麦”模式在芦山的尝试,正是当地稳粮增收的创新举措。下一步,芦山县将持续推进粮经复合园区建设,继续抓好撂荒地治理,同时着力于科技兴粮,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实现粮油产业提质增效。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