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唐枭 特约通讯员 唐明平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何登鹏先生与彭燕小姐喜结良缘……”近日,在仪陇县福临乡插旗山村一农家小院里,一场“崇尚节俭”的婚礼仪式在村“红白理事会”和本地婚礼司仪的主持下进行。整场婚礼仪式感满满,同时一股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吹进了新人的农家小院。
福临乡插旗山村简约婚礼现场
村里有了“红白理事会”
婚礼仪式上,新人的父母为他们送上了“家风家训”,村干部则为新人及宾客们送上了“村规民约”和《倡树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倡议书。婚礼宴席不仅选择了当地公益厨师团制作的“平价菜”,还将规模控制在了10桌以内。“村上‘红白理事会’推荐的公益厨师团操办婚宴,节俭又卫生。”新人父亲何永兵满意地表示,办宴席的费用至少比酒店少了一半。新人何登鹏直言:“我们选择了简办婚礼,虽然仪式简办,真情却不减,既避免了一些矛盾,也为我们省下了一些不必要的费用。”“以前村里人娶媳嫁女就是几十桌盛宴,整个婚礼办下来十分铺张浪费。今天这场婚礼虽然简单,但是一直强调要孝敬老人、传承家风,我们看着也感到很有意义。”村民何桂群深有感触。
作为全县“一村一品”示范村,插旗山村村民依托柑橘、渔业产业发家致富。随着生活逐渐富裕,一些人攀比的心理逐渐凸显,总想通过大操大办“红白事”彰显实力。“为了面子,一家办得比一家铺张浪费,随礼的和操办的都有苦难言。”插旗山村党总支书记陈良礼告诉笔者,为摒弃旧习陋俗,倡导文明新风,村里在2020年底成立了由村民推选产生的自治组织“红白理事会”,倡导家中有“红白事”的群众实行“一报告、二上门、三宣传、四签约、五服务”,推动形成厉行节约、反对铺张的优良新风。
春节期间,村干部得知村民何登鹏将在2月中下旬举行婚礼,计划摆酒20多桌,风风光光地宴请好友,便在第一时间前往何登鹏家,劝说他在筹备婚礼时尽量做到重精神传承,轻仪式流程。在村干部劝说下,何登鹏将20多桌改为10桌,这场简约的婚礼不仅取得双方家庭的一致赞同,也得到了乡亲们的好评。
婚俗新风不断弘扬
近年来,福临乡把推进移风易俗作为推动清廉乡村建设的着力点,强化部门协作配合监督,会同民政、组织、纪检监察等部门,健全“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对各个村(社区)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完善,并以“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为主题,采取在各村内显著位置制作移风易俗墙绘、公益广告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的事迹。同时,结合“孝德工程”建设,开展婚宴铺张浪费现象大讨论、勤俭节约优秀家风家训征集宣传等活动,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要求村内党员干部带头不举办、不参与、不纵容任何违规举办酒宴的行为,示范引领广大群众转观念、破旧俗、立新风,查摆不文明现象,自觉破除恶俗陋习,倡导文明新风。
“近几年,通过宣传引导,村民的心理有了很大改变,少了以往盲目攀比,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村里“红白理事会”还根据需要为村民提供操办服务,很受村民欢迎。‘重登记、强责任、崇节俭’的婚俗新风不断弘扬,新婚青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切实提升。”福临乡党委副书记李熊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