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袁宇君
春意融融有佳果,山坡披绿枝挂彩。4月4日,石棉县新民藏族彝族乡海尔村,惠民专业合作社的黄果柑洗选厂正在满负荷运行。3月以来,每天有近百吨黄果柑从这里洗选、装箱,流向各大市场。
大渡河畔的石棉县,被誉为“中国优质黄果柑第一县”。近年来,该县将黄果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从品种优化、品质提升、品牌宣传、畅通渠道四个方面精准发力。通过不断改良品种、建标准化基地、成立专合社抱团发展、举办黄果柑节等有效措施,推动黄果柑提质增效。
已经成熟的黄果柑。 石棉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既要品种好 也要种得好
“黄果柑是小果型,5厘米及以上的果子有商品性,7厘米左右的果子皮薄,口感最好,这批果子含糖量已达到12以上。”石棉县坪阳黄果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徐晶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果农们虽忙,但脸上的笑容没有停过。
柑子好不好,品种是王道。为增强以黄果柑为主的柑橘产业市场综合竞争力,石棉县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等高等院校合作,引进甘平、明日见、爱媛等柑橘品种,高换嫁 接 黄 果 柑 5000 余亩,优化柑橘早、中熟品种配置,改变品种单一格局。
果子好的密码,还藏在平常的标准化种植中。若是在果树蓄力生长的季节,在黄果柑主产区,游客能看见科技特派团队的专家下沉乡镇,讲解黄果柑整形修剪、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肥水管理、果园清园管理等标准化技术措施和要点的忙碌身影。
“既要种(品种)好,也要种(标准化种植管理)好。”两个层面的“种”好,是当地提升黄果柑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采收黄果柑
吆喝不能少 品牌打造好
“除了从生产端做好良种选择和规范技术推广,提升黄果柑品质,我们还从市场端做好品牌营销和推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黄果柑热销背后,是石棉县多措并举推动黄果柑融入全国大市场的理性思考。
3月初,石棉县黄果柑电商助农文化节推介会举行,通过“产品推介+节目演出+现场展示+产品品鉴”形式,对石棉县黄果柑进行推广和销售,实现“川人带川货,雅货出川”。
同时,电商直播带货也在持续进行,50余位50-200万粉丝的带货达人组成“直播矩阵”,形成石棉黄果柑线上销售规模化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开展专题报道,通过《了不起的国货》等栏目,采取讲述文化故事、冷知识等科普内容,帮助观众了解黄果柑的深厚文化底蕴,打造黄果柑品牌效应。
走进黄果柑主产区,只见当地政府通过村村响广播、干部入户、张贴公告等形式,面对面、点对点引导果农了解当前柑橘市场营销动态,提升农户采摘销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石棉县还深化与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电商合作,主动对接善品公社、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开设黄果柑“专卖超市”,采用“京东+邮政+供销社”配送方式,确保48小时内将黄果柑送至客户手中,实现产品直卖直销,电商联动帮销。
“曾针对黄果柑进行市场调查,发现黄果柑主要销往华北、西北、东北地区,东北是最大的销售地。”石棉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科技特派员康伟告诉记者,目前,该县希望把自家的“金果果”“吆喝好”,把“中华名果”的“金字招牌”用好擦亮,让黄果柑走向更宽广的市场。
据了解,石棉黄果柑种植面积5.2万亩,今年预计产量10万吨,目前已销售4.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