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是春耕农忙时节,在合江县白米镇斗笠村,插秧、捞虾,描绘出一幅稻虾共作忙春耕喜丰收的幸福画卷。
在白米镇斗笠村苏溪稻虾共作产业园里,插秧机来回驰骋,取秧、栽播、喂秧,在各环节配合下,机耕手熟练驾驶着插秧机插秧一行行秧苗。另一边,种植户曾峻峰夫妇拉起地笼,今年初放到稻田里的虾苗已经长成商品虾可以上市销售,马上又可以放一批虾苗。据曾峻峰介绍,自从进行稻虾共作以来,每年收虾栽秧地忙碌就成为他和周边村民幸福生活的写照。
白米镇峻峰稻虾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曾峻峰说:“我们这边的龙虾田,一年生产水稻一季,每年要收小龙虾两季。现在小龙虾是供不应求,在家门口就把小龙虾卖完了,水稻是以加工成大米销售为主。”
曾峻峰流转了150余亩土地发展稻虾共作,亩均效益稳定在1500元,比过去单种水稻增收2倍,真正做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在白米镇,苏溪稻虾共作产业园覆盖了转龙湾村、向阳村、斗笠村,占地面积10000余亩,是集科研、示范、推广、生产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农业园区,年产小龙虾可达6000吨,稻虾米15000吨,综合年产值可达3亿元。
合江县白米镇农业农村办副主任谢剑说:“这种种植模式,改变了传统单一的种植方式,使农户实现了粮食和水产双丰收。同时,因为我们的稻虾米品质好,在市场上比普通大米价格要高。”
水稻田里,龙虾“钳”舞得欢;捕捞送货,村民们钱袋子鼓起来,待水稻收获和下一批小龙虾捕捞之际,这里又将是一片繁忙景象。在合江县,“稻虾共作”已经由最初利用闲置资源增加稻田效益的副产业转变为加快农业种养结构调整、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供稿:合江县融媒体中心 冯岚 黄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