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余开洋 摄影报道)4月19日,位于达州市渠县中滩镇胜利村的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农田里,农机轰鸣、人流穿梭。由农业农村部主办,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农业大学、达州市委市政府、渠县县委县政府承办的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现场观摩培训会在达州市渠县举行。来自农业农村部以及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委)种植业处、农技站负责同志,以及相关专家教授共百余人参加了现场观摩和培训班。
会议现场
2022年,国家启动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大面积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该复合种植是在传统间作、套种基础上创新而来的作物间和谐共生的一季双收的种植模式。高矮有别的植株,通过增加光照和通风效果,增强作物的抗病和抗倒伏能力。带状复合种植解决了大豆、玉米争地的问题,比起单独种植,起到稳粮增豆的作用。
在上午的观摩现场,与会人员先后在土溪镇平碾村、中滩镇胜利村观摩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示范基地、新机具、新装备展示,在中滩镇花园村观摩了油菜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现场,专家现场讲解了“油-芋-玉-豆粮经复合模式”。
活动现场气氛活跃、讨论热烈,观摩人员详细听介绍、仔细看工作,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进行了深入思考,在交流中找经验。
近年来,达州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持“稳粮扩豆,提升产能”,持续擦亮粮食大市金字招牌。2022年,达州市完成粮食播面864.2万亩、总产319.6万吨,成功摘取全省粮食产量“十连冠”;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59.56万亩,位居全省第一。
作为本次培训班的东道主,渠县作为四川人口大县、农业大县,近年来,始终胸怀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加快建设农业强县,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四川省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八度荣膺“四川省政府粮食丰收杯”。特别是高水平打造新时代“巴渠粮仓”。紧扣建设70万吨“巴渠粮仓”目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年大会战,构建“粮仓卫士”工作机制,整治撂荒地12.8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73万亩,培育现代农业园区25个,2022年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2万亩、居全省第一。
本次现场会采取现场观摩、专家授课的方式,提高观摩人员及农业从业人员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认识。
在下午的培训班上,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杨文钰围绕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东兴围绕专用机械、中国农科院研究员李香菊围绕化学除草和病虫防控分别进行了专题授课。
四川、安徽、江苏、湖南、云南、陕西、甘肃等7省,及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农业农村局、山东省禹城市莒镇吴多霞家庭农场负责同志,重点围绕带状复合种植工作进展、主要做法及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安排作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