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农新闻网成都讯(通讯员 唐文迪 伍有兴)“李艳上任以来,给村里办了不少实事、好事。特别是她通过多方协调,解决了全村大多数农户的天然气安装问题,完成了全村的组道、产业路硬化等民生事项,群众对她的工作十分满意。” 近日,成都邛崃市羊安街道白杨村老党员何玉华如是说。
作为土生土长的白杨村人,李艳对村里的感情很深。2013年年初,她放弃在广州的高薪工作,毅然回到家乡,到村上做起了代办员工作,同年年底参加村上的换届选举,李艳被选举为村委委员。2021年年初,年仅32岁的李艳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分别以全票和高票当选白杨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上任伊始,李艳就暗下决心,要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对得起组织的信任,不辜负父老乡亲的殷切期望,做村民满意的村支书。
天然气入户,“点燃”村民幸福新生活
白杨村是羊安街道的一个边远丘陵村,与眉山市彭山区、成都市新津区接壤,面积9.2平方公里,下辖10个村民小组,2020人。这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条件日新月异,安装用上清洁、便捷的天然气,成为白杨村村民心中的期盼。
为村民解“燃气之急”,成了李艳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她一次次带领村组干部入组入户,充分征求村民的意见建议,结合开展党建引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天然气进村”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民生实事”。为确保天然气安装工程尽快实施,李艳还积极主动与眉山天然气公司对接,进行现场查勘和管道的布局规划。
通过李艳及村两委干部的多次沟通协调,眉山天然气公司迅速安排工程技术人员,进村现场踏勘、实地调研,制定了初步方案。李艳又结合前期入户走访和座谈交流收集的意见建议,逐步优化方案。经过一次次现场踏勘和方案调整,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沟通协调,克服了丘陵地区埋设地管难度大等困难,保证了天然气管道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
随着燃气灶发出清脆的点火声,白杨村2组村民何朝根打开了燃气灶,燃气灶顿时跳出一团蓝色的火焰。“盼了这么久,我们终于也能用上既环保安全,又经济实惠的天然气了!”何朝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截止去年年底,白杨村的10个村民小组全部铺通了天然气管道,已有350余户村民,用上了他们期待已久的天然气。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点一滴见初心
李艳深知,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光凭个人理想、热情和力量远远不够,必须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才能更好地把乡亲们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为此,李艳一有空就入组入户,与村民交心谈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并将他们的各种诉求和建议记录下来,同时,按照轻重缓急逐一进行分类和处理。群众利益无小事,一点一滴见初心。“要把村里小事当大事,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李艳说,只要群众有诉求,我们就应该尽心尽力去解决。
有两家农户,因田边地角产生矛盾纠纷,双方在争议地块发生争吵、抓扯……刚把饭菜端上桌,还没有来得及吃上一口午饭的李艳听说后,立即赶往纠纷现场劝阻、调解……通过长达五、六个小时的耐心调解,纠纷双方终于达成协议并握手言和。李艳这才疲惫地返回村委会,而此时,早已到了吃晚饭的时间。
近几年,白杨村两委因地制宜谋划产业发展,积极引导村民利用山坡旱地发展柑橘种植,全村现已规模种植耙耙柑、沃柑、爱嫒等优良品种柑橘4300余亩。针对种植户最关心、诉求最多的如何拓宽柑橘销售渠道、产业路硬化、果园缺水等矛盾问题,李艳务实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想办法,添措施。积极主动联系果技专家,进村传授柑橘种植技术,联系爱心企业到村开展“爱心柑橘”认购,千方百计帮助种植户增产增收。同时,通过多方协调,引导支持柑橘种植大户修通产业路10余公里,硬化道路5公里,新建蓄水池30多口。
如今,走进白杨村,漫山遍野的柑橘树映入眼帘,微风吹拂,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柑橘果香。小小柑橘,成了白杨村村民的增收致富果。“我家种植了7亩多沃柑,仅此一项,每年增收5万元左右。”白杨村3组一尹姓村民喜滋滋地说。在白杨村红壤家庭农场,10多个本地村民正忙着给柑橘树梳果,六十多岁的顾大爷高兴地说:“我们家的承包地都流转给大户种植了,子女们也放心出去打工了,剩下我们这些留守在家的老人,平时把孙子送到学校,还能在村里种植大户的柑橘园务工挣钱,日子过的挺好的!”
“下一步,我们仍将积极回应群众期盼,一如既往用实际行动办好民生实事,千方百计拓宽群众增收门路。积极梳理盘活各类资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的组织构架,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基层善治。”展望未来,李艳信心满怀地说。
202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