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平昌:写好“牛文章”奔向“牛日子”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3-05-18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柯学 特约通讯员 杨超
  “哞……哞……”5月11日,在平昌县得胜镇四川畜旺牧业投资有限公司(海福特)养殖基地,放眼望去,一头头体格健壮的海福特牛,正悠闲地吃着饲草,工人师傅们正忙着清理牛圈、投喂饲草。
  2021年以来,平昌县认真贯彻落实巴中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2+1”优势大品种决策部署,确立了以肉牛产业为主的“1+ 1”主导产业总体布局,按照“发展大品种、培育大产业、打造大品牌”的总体思路,坚持“一核两区三片”规划布局,突出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巴山肉牛产业发展。

5e1b21d7243ddbf1965b5914fd8f7d71_%E6%9C%AA%E5%91%BD%E5%90%8D-1.jpg

政策扶持肉牛产业增牛气
  在平昌县得胜镇顶飞家庭农场,肉牛养殖户冉明顶正在忙着为肉牛添加草料,在他的精心照料下,一头头肉牛长得膘肥体壮。冉明顶2021年开始养牛,前期由于资金短缺,便找到了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申请肉牛养殖专用贷款“兴牛贷”。
  如何行而不辍,继续做大做强做优肉牛产业?平昌县强化政策带动,优化服务保障,相继出台和印发《平昌县支持肉牛产业发展的十二条措施》《关于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决定》《平昌县支持优质肉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积极推广“政银担”合作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牛金融产品开发,持续做大做强“兴牛贷”“领头贷”、惠农e贷,全覆盖推广“活体牲畜抵押贷”,切实有效缓解养殖户融资难的问题。

合作养殖抱团闯出致富路
  李雪梅是元山镇插旗山村村民,过去一直种庄稼,如今成为当地一名养牛专业户。去年,李雪梅家里养了20头牛,总计销售收入40余万元。
  李雪梅只是元山镇养牛产业的一个缩影。元山镇大力推行“专合社+企业+农户”模式发展肉牛产业,推行统一良种供应、技术服务、防疫监管、饲料配送、肉牛收购的“五统一”模式,与周边养殖大户和普通农户建立肉牛养殖和饲草种植的合作关系,实现联农带农利益联结,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过去,养殖户往往采取‘单打独斗’的养牛方式,在自家圈养肉牛,家里拴牛的绳,也‘拴’住了村民致富的步伐,不少村民需要为饲养的肉牛操心费力,无法腾出手来去创收。”元山镇副镇长李珍明说。
  近年来,平昌县在发展肉牛养殖中,采取“龙头企业+农户”“养殖大户+农户”机制,引进雅拉德荣公司,采取“养母牛还犊牛”“大户自养+农户代养”等方式推进肉牛养殖发展,整合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实行抱团发展,增强肉牛产业经济发展后劲,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目前,已完成签约 170户,订单养殖母牛1669头,实现户均增收6万余元。

拓展业态打造肉牛全产业链
  在岳家镇观音村深山农业合作社,成堆的玉米秸秆和牧草码在地里,不远处,机声隆隆,打捆机吞吐之间,整捆的草就堆成了小山。当地通过集中流转土地种植牧草、向农户订单收购玉米秸秆等方式,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每年秋收,粮食出售完以后,秸秆还能卖给合作社喂牛,既不浪费资源,我还能赚一笔钱。”村民傅学兵说。
  目前,平昌县正全面推进优质肉牛全产业链项目建设,通过拓展牧草订单种植、秸秆收储加工、肉牛屠宰加工、特色餐饮服务等新业态,广泛带动农户就业。该县已建成优质牧草基地1.6万亩,年回收利用农业秸秆15万吨,发展规模养殖场455家、特色餐馆12家,新建响滩A级屠宰加工厂 1 家,新增就业岗位 2300余个,实现农户人均增收3万余元。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