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吃过“苦头”,也尝到“甜头” 隆昌飞哥返乡当“头雁”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3-06-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林巧 记者 洪瑜 文/图
  5月29日,隆昌市龙市镇福庆村,占地600余亩的高标准柑橘种植产业示范园内,工人们正忙着疏果,鹌鹑蛋大小的青果挂满枝头。
  当天,身穿白色衬衫、脚蹬皮鞋的徐飞匆匆赶来。“刚去开了会,平时‘泡’在果园里,这样穿可不方便。”说话间,徐飞掏出荣誉证书,原来,内江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刚刚给他颁发了2023年度“甜城英才计划”甜城乡村振兴人才荣誉证书。这让他激动又自豪:“这是对我的认可,要好好干!”
  出生于1982年的徐飞,是一名退役军人,现任隆昌皓天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作为一名“80后”,他为何选中“三农”赛道?这些年,他与“三农”擦出了怎样的火花?我们从他的身上以小见大,感受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头雁”力量。

未命名-1.jpg

徐飞(右)指导工人疏果。

受邀返乡创业 困难重重仍愿尝试
  徐飞与“三农”缘自何起?2017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徐飞,因返乡探亲的缘分,受家乡邀请在当地发展产业,这让他“初心萌动”。但徐飞有自己的思考:“创业最忌头脑发热,尤其是‘三农’行业,除了热爱,还要理性预判将会遇到的重重困难。”
  贫困村、基础设施差、产业发展薄弱、通村公路只有一条机耕道……考察的结果与他预想的一样,条件较为艰苦。“我是农村娃,家乡抛来了橄榄枝,也想回到家乡干一番事业,帮助别人也是成就自己。”于是,出于对三农的热爱和家乡情感,徐飞抱着“干好了一起换车,干不好一起卖车”的决心,跟两个合伙人一起在当地承包了100亩地种植柑橘“试水”。这成为福庆村第一个落地的产业项目。
  “隔行如隔山,交些‘学费’很正常,如果遭遇病虫害,或是遇到霜冻、干旱等极端天气,果园动辄损失数万元。”回忆起种植水果的坎坷历程,徐飞谈起了“三农”的不易,但多年的一线经验也让他有所成长:“果园更新了金秋砂糖橘、爱媛等早熟品种,避开了打霜期。我们还自制了红糖、油枯、生物菌混合的水溶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让水果口感更好……”经过几年发展,徐飞俨然成了一个“土专家”。

“交学费”练成“土专家” 受到广泛认可
  “要当‘新农人’就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今年就能拿到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的本科文凭。”肯学习是他成功的秘籍之一,最近几年,农业职业经理人证、新型农民证、绿色食品内检员证等多个证书都被徐飞收入囊中。
  如今,再看徐飞的果园,新建成30亩自动收缩大棚、可自动调温保鲜300吨水果的“大冰箱”、操作简单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前不久,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还授予他“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之星”荣誉称号。
  “我在这儿工资待遇不错,还能照顾家人,挺满足。”皮肤黝黑的黄刚金在这个果园做了3年了,他对自己的老板“飞哥”非常认可,果园中的其他农户也满是感激:“飞哥让我到果园打工,能脱贫多谢他。”“飞哥人实诚。那年春节,飞哥四处找亲朋好友借钱,按时给我们发了工资。”“疫情期间,飞哥捐了好多水果。”

打造绿色优质产品 返乡梦照进现实
  “果园就像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对于这个孩子如何健康茁壮成长,徐飞有自己的想法,“走绿色生态种植的路线,向市场提供安全绿色优质水果。”
  采用杀虫灯、以虫治虫等生物防治法,减少农药的使用;引入二维码溯源系统,让生产过程更加直观透明;申报“皓天福”地理标志商标;种植蜂糖李、明日见等高端水果,打造精品农业……徐飞正一步步将绿色种植的梦想变为现实。
  从100亩到600余亩,从栽植“小白”到行家里手,经过不懈的努力,徐飞的果园在2019年初步达到经营目标,有了“造血”能力。到2022年,果园全面挂果,进入盛果期,亩产达到2000公斤以上,产值达到600余万元。
  记者获悉,从2017年以来,徐飞的果园里先后吸纳了2名退役伤残军人、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13名农民工就业,高峰时期每天用工量能达60人左右。如今,作为四川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导师的徐飞,还为退役军人、果树种植业主和农户提供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带动周边村民发展果树种植8000余亩,解决了500余人的就业问题。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