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金泉
6月10日,开江县任市镇高桥豆制品厂的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一口口锅里的豆浆热气腾腾,工人们各就各位站在锅边,手持竹棍精心地裹制着豆笋,空气中飘荡着浓浓的豆香。
豆笋亦称豆筋,是开江县出名的地方小吃,此品以黄豆为原料经过十几道工序加工提炼而成,营养丰富、口感劲道。
开江县任市镇是豆笋的生产重镇,与其余乡镇家庭作坊式生产豆笋不同的是,该镇以规模生产见长,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地大豆的销路。
“我一二十年前返乡创业,最开始是办小作坊生产豆笋,没几年就办厂进行规模生产了。”任市镇响水滩村民、高桥豆制品厂负责人邓秀慧说,“豆笋一年四季都可生产,有筛豆、选豆、洗豆、打浆等10余道工序,每年7至8月、11月至次年1月是生产旺季,1斤豆笋批发价一二十元,利润可达2—3元。另外,1斤豆子还可出1斤豆渣,卖给养殖户和饲料厂,可卖到300多元一吨。”
据介绍,制作豆笋需要采购大量的大豆,无论是小作坊还是规模厂家都喜欢采购东北大豆,因为出“笋”率高。但是,本地大豆制作出来的豆笋口感更好、更符合本地人的口味,因而也会采购本地农户种出的大豆。
“我们镇现有6家豆笋规模生产厂家,家庭作坊只是零星分布。”任市镇副镇长李春声介绍,该镇豆笋年产值达5000万元,日产9000斤豆笋、日消耗1.4万斤黄豆。“今年,任市镇落实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任务7000余亩、净作大豆3000亩,大豆都不愁销路。”李春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