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余开洋 摄影报道)春去夏至一夜间,宕渠黄花香万里。6月20日,渠县黄花产业发展交流暨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会在——“中国黄花之乡”渠县开幕。
提起黄花,就不得不说渠县;要说渠县,也离不开黄花。
黄花,又名“忘忧草”,被人们誉为“名菜、美花、良药”,与木耳、冬笋、香菇共称为四大素山珍,极具观赏价值、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深受民间百姓喜爱。
作为中国黄花之乡, 渠县种植黄花历史悠久,清同治三年(1864)成书的《渠县志》“食货之属”载有“金针”之名,距今已有近300多年的历史。据民国版《渠县志》“特殊特产”记载:“黄花,一称吴菜,产吴家场院者味最美”现在有庆镇(原吴家场)、青龙镇望江乡、清溪场镇等乡镇既是黄花原产地,又是黄花主产区,渠县黄花已成为独具特色的优势农业产业。
小小黄花何以推动大产业?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举办“黄花节”,最开心的莫过于当地种植黄花的农户。“这好闹热哟,我们渠县黄花品质高,味道好,欢迎大家都来品尝哟!”家住清溪场百花村4组的农户贺龙海今年已经70岁,他告诉记者,从他有记忆起,家里就已经在开始种植黄花。“现在价格还可以,销路也还行,关键是政策好!”贺龙海说,他一个人在家种了2亩地的黄花,一年下来有1万多元的收入。举办“黄花节”对种植黄花的农户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可以让更多地人了解渠县黄花,他们也盼着自家的黄花能够卖个好价钱。
近年来,渠县深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以黄花为特色产业的“2+N”现代农业,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特别是在黄花产业发展上,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搞加工、创品牌、促融合,推动黄花规模化、产业化、效益化发展,实现了“小黄花”向“大产业”“大产业”向“全产业链”的华丽转变。如今,从田间到餐桌,渠县黄花被包装成40多个系列产品,申请了30多项专利,延伸到保健食品、营养代餐产品、护肤品等,提高了黄花附加值,让黄花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据渠县县委书记王飞虎介绍,截至目前,渠县建成黄花种植基地5万亩,年产鲜黄花6万吨,产值约10亿元,策划包装黄花系列产品40多个、申请专利30余项,建成烘干冷藏设施76座,吸引42家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来渠投资兴业、开疆拓土,辐射带动全县10余万农民人均增收1200元,走出了一条强农富民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