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漆楚良 周浩瀚 特约通讯员 张平
近日,笔者走进宣汉县普光镇大田村蓝莓谷,只见连片种植的500余亩蓝莓喜迎丰收:一行行蓝莓树整齐排列,一串串可爱的“蓝精灵”缀满枝头,蓝果与绿枝交相辉映,让人垂涎欲滴。
在蓝莓基地里,100多名采摘工人忙碌地穿梭在蓝莓丛林里,他们将成熟的蓝莓悉数摘下,再经过挑拣、分装等程序,包装成礼盒,呈现一派丰收的景象。
“从2016年起,我就在这里务工,主要负责蓝莓的种植管理,每年收入可达三万余元。”来自宣汉县石铁乡的管理人员王先全一边介绍自己的务工情况,一边核对工人们刚刚采摘的蓝莓数量。
随着蓝莓的成熟,周边村民不仅可以领到流转费,还能进基地务工,拿到数额不等的务工收入。“在蓝莓采摘期间,我一有空就来摘蓝莓,一天能挣到100多元!”采摘工人曾美喜上眉梢。
“今年收成不错,只是前期受到雨水影响,年产值可达100余万元。”宣汉县普光镇臻源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庞小菊说,该蓝莓基地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让当地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就地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增加收入,闲时吸纳当地务工村民30余人,采摘高峰期吸纳当地务工村民高达100余人。去年,该基地蓝莓产量达200吨,产值超过400万元,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浙江、广州等地区。同时,合作社还积极延伸产业链,加工生产蓝莓红酒、泡酒等商品,价廉物美,美味可口,深受前来观光游玩的游客青睐。
“这里的蓝莓味道非常鲜甜,我今天带着孩子来到基地采摘蓝莓,不光吃得放心,也让孩子玩得开心,确实是个亲近自然的好地方。”从双河社区来此采摘蓝莓的游客张琴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宣汉县坚定不移地实施“农业兴县”战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动蓝莓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配套建设游客接待中心、蓝莓主题乐园、蓝莓小屋等旅游设施,形成了“观光、采摘、旅游、加工”互动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