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艳秋 文/图
盛夏的川西高原,漫山遍野盛开的格桑花、酣畅飞舞的蒲公英、鲜艳丛生的狼毒花……繁花深处,道孚县铜佛山上独有一片“金黄”,7月28日,笔者顺着铜佛山环山公路一路蜿蜒向上,金灿灿的花丛逐渐映入眼帘,指示牌上赫然印着“道孚县高原黄花产业园”几个大字。
高原黄花。
园区里,八九个身着本地服装的群众手挎白色帆布袋,弯腰掐着黄花花苞。掐花苞要趁早,为了赶时间,工人一把能掐10多个,手上握不住了才将花苞放入白色帆布袋里,装满一口袋后,再交给采摘负责人翁修。翁修一次提着多袋花苞,走向不远处的冷藏车,将新鲜采摘的花苞倒入筐里后,再整齐码上冷藏车。身处金黄花海,工人们一边干活一边哼几句山歌、互相打趣,笑声传遍整个园区。虽然烈日灼热,但产业工人们戴着防晒帽和防晒口罩,一遍遍重复着采摘动作,直到上午11点半,采摘工作才算结束,半天的采摘量达到了500斤。
“今天是我们工作的第10天,我们每天上午8点种上来摘花苞,下午拿去工业园区晾晒,一天可以挣120元,还是安逸!”道孚县鲜水镇亚勒加村村民仲呷翁姆边掐着花苞边说。
采摘结束,翁修驾驶载满花苞的冷藏车缓缓驶进道孚县工业园区,待车子停放妥当,他和两个村民一起将花苞筐卸下来,整个过程忙碌而又有序。
“花苞运下来先放到簸箕里面,再将簸箕放入蒸锅,蒸3至5分钟进行杀青,然后倒在筛子里晾晒。我们这边都是让花苞在太阳下晾晒自然风干,我一直在这里守着,晚上或者要下雨时我就把它们收进库房。”翁修一边调整蒸锅一边向笔者介绍,作为黄花菜产业园的采摘工作负责人,他从2020年项目投产起,就一直在这里上班,经过三年的养护期,他发现这里的黄花基本适应了当地的气候,长势较好,一窝苗大概能出花苞100个左右。
黄花既可药用,又可食用,种植效益颇高。该产业园负责人单孜泽绒向笔者介绍,作为甘孜州唯一种植黄花的产业园区,这几年的试种已小有成效。道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国资公司也致力于将“高原黄花·忘忧道孚”这个品牌打出去,同时要将园区打造成道孚县县域旅游的地标性景点,实现“一花两吃”,以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带动道孚县经济发展、实现群众增收。
据了解,道孚县高原黄花产业园项目总投资为6200万元。产业园建设总面积2000亩,黄花种植面积1953亩,其中经济型黄花“金针早”1585.5亩去年采收3000斤,今年预计产量能达80万斤,产值将达480余万元;观赏型黄花“高山雪青”367.5亩,覆盖950亩喷灌系统;还有游客服务中心、山顶服务中心、观景台、停车场等附属配套设施。该项目的建设预计将发展一批集生态产业、休闲观光、旅游文化为一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采摘园,以此带动全县休闲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