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8月20日,在广安市广安区大安镇现代农业园区稻油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园区万亩正值抽穗期的水稻整齐一致,穗数足、穗子大,长势喜人。
“这片稻田,生产依托的是我校教授任万军团队研制的杂交稻机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顺着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手指指示方向,记者看向广阔田块。
任万军团队成员雷小龙副教授介绍,团队历时20年创新了杂交稻机插栽培根冠协同的高效群体塑造理论,构建高产优质宜机品种筛选指标与方法,在广安市示范推广了筛选出的川康优2115、川康优6308、晶两优534等优质品种,目前各个品种均表现良好。
在专家团队指导下,广安市广安区、武胜县、邻水县和前锋区等多地建起多个水稻育秧中心,应用齐苗壮根育秧技术提高育秧成苗率和整齐度,成苗率达到80%以上。
“你看机插秧的水稻行间,空缺相比传统插秧模式下少了很多。”雷小龙告诉记者,减穴稳苗机插技术使漏插率降低至6%以下,提高了栽插质量。肥水一体化管理提高了肥水利用率,仅无人机施用穗肥一项技术可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增加穗粒数。
广安作为四川省丘陵区农业生产大市代表,历来存在水稻机插栽培的难题。当前,专家团队通过品种选配、栽培技术、装备与物化产品配套等技术集成来“解题”。
此外,依托川农大专家工作站团队教师和研究生长期以来扎根广安开展技术指导和实验,既保证技术落地,推动了广安水稻产业发展,又培养了一批吃苦耐劳的技术人才。
“依托任万军教授为首席的专家服务团,我们在广安区大力推广水稻机插栽培技术,促进了水稻机械化发展,按照目前的长势情况,今年水稻丰收在望。”广安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龚兵介绍道。
“机插秧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广安区粮油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下一步,广安市将在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等技术推广、现代农业园区升级和科研合作平台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助推广安市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广安市副市长文阁告诉记者。
吴德谈到,农业科技具有公益性质,需要专家教授结合地方产业需求,将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和农业装备等应用推广到生产一线。下一步,四川农业大学将强化校地合作,围绕种业创新、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和农业机械化等关键技术、特色产业发展、产教融合育人等方面与广安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助推地方建设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